单元写作课——“学习之道 ”主题征文( 一)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在学习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基础上,进入写作上的“学以致用 ”; 2.指导学生会理解并使用《写作量规》。 教学重点: 目标 1 教学难点: 目标 2
教学过程
时间 教 学 环 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 、 完 善 《 写 作 清 单》 (
我对“
学习
之道
”所持的观
点,
以及对于这
个观点的理解认
识
我初步确
定这篇征文的
基本结构(文
字或图表都可
以)
我可能会用
到的几种论证方
法(不只是方法
名称,要有具体
解释)
) (
能够
的观点的事
论(简述即
) 支持我 例、理 可)
(
【按下暂停键,完成以上表格,再收看接下来的写作提示】
)
二、 写 作 立 意 提 示 二、古人云:“文贵立意。”只有先确立好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才知道要写 什么,需要些什么来写,且它的好坏关系着整篇文章的成败。 本次征文的主题为“学习之道 ”。“道 ”,可以指一条具体的道路或者一种 实际的方法,不过,从更深刻的角度来说,“道 ”是万事万物运行最根本的规 律,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内涵。同样,这里所谈的“学习之道 ”更关乎学习的本 质,其与学习主体的关系、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究竟怎样等等。 在同学们已经自定观点的基础上,老师给出同学们一些观点表述方面的提 示—— (1) 学习是建立自己与世界的联系。 观点阐释:通过学习而来的思想理念等,人们会产生对世界的独特感情与 认识,并最终确立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与世界进行联系互动。 (2) 学习是依赖性的降低。 观点阐释:有效、独立的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身、提升眼界,才能让人摆 脱求助于人的习惯和亦步亦趋的桎梏。 (3) 学习是构建网络化体系的过程。 观点阐释:构建网络化体系是学习得以深入、得以开拓的必经途径。现代 社会,碎片化学习逐渐大行其道,但是它往往只告诉你表面的事实,不告诉你 背后的原因。长期接受碎片化的知识由于不成体系,很容易遗忘、思维狭隘、 难以进行复杂和独立的思考。如何拜托碎片化思维的习惯、提升构建网络化体 系的能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4) 学习就是不断将未知转换成已知。 观点阐释:探索世界的未知,成为人类的已知,这是人类不断发现创造的 不竭动力。学习,就是在这种动力下驱使的认知和行为。由未知到已知,不仅 是学习的结果,更是学习本身最大的乐趣。 (5) 学习最大的障碍是已知的东西,而非未知的东西。 观点阐释:“学海无涯苦作舟 ”,因为未知,人类才有不断探索的愿望和勇 气,将无尽的学习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但是,如果对于一些已得到的东西沾 沾自喜或者让已知的信息、事物蒙蔽了发现的眼睛,人类可能就会失去这份探 索的前进动力。 请同学们进一步完善你的《写前准备清单》
. 出 示 并 解 读 《 主 题 征 文 写 作 量 规》 三
(
《量规》的多种作用:
正式动笔前,提供目标;
写作过程中,
行文校准;
初稿完成后,
评估升格。
)
四、 正 式 1.论证方式与论点之间的关系 文章论证方式的选择、使用常常取决于你究竟确定了怎样的核心论点或分
动 笔 写 作 前 的 提 示 论点。我们需要注意挖掘出与文章立意最契合的一面,才能灵活、有效地使用 合适的论证方式。 比如在“事实论证 ”中,同一事实的不同侧面可以挖掘出不同的观点,甚 至是从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发现具有创新性、批判性的论点来。以“大禹治水 ” 为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切入进行论证阐发,如: 2.高中生议论文架构的基本规律: 呈现观点要明确,分析问题要充分,解决问题要简洁。单元写作课——“学习之道 ”主题征文(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完成作文的评价与升格; 教学重点:依据《量规》进行评价 教学难点:评价标准与实际案例之间的具体操作
教学过程
时间 教 学 环 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 、 作 文 评 价 与 升 格 作文升格,是反思作文写作过程、提升本篇作文质量、改善作文写作水平的重 要途径。此次升格分为两部分,一是利用量规合作升格,二是利用自评表自主升格。 升格时,可以在原稿上进行圈点批注修改,便于与原稿相对比。 (1)第一次升格:小组研讨,互助升格。
小组研讨升格量表收集小组建议,在初稿上圈点批注修改。 【按下暂停键】 (2)第二次升格:写作自我反思, 自主升格。 提示:小组讨论后,会有很多新角度、新点子萌发出来,请根据自己的实际 思考填写。如果对一些问题有犹豫之处,可以寻求小组之外的其他人帮助。 ①我需要调整优化的地方有 ②我仍然坚持的地方有 【升格特别提醒】 升格八问—— 我拟的标题还能更准确、凝练、新颖一些吗? 我对学习的认识理解在文中能更清晰地表达吗? 我文章的重心与征文的主题能更加吻合吗? 我筛选的材料还能与论点关联得更紧密些吗? 我文章的结构能更加符合认知和阅读规律吗? 我的文章能更加符合议论文的基本特征吗?
我文章的遣词造句能更规范、简明、连贯吗? 我文章的标点、篇幅、书写符合要求吗? 请根据自我评估的情况,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可在初稿上圈点批注修改), (
并
形成终稿
。
) 【按下暂停键】
二 、 优 秀 作 文 分 享 及 解 读 例文 1:(核心观点:学习是建立自己与世界的联系。) 学习是建立自己与世界的联系(何悦然) 分享这篇文章的结构: 学习之道是建立自己与世界的联系。所谓和世界建立联系,就是指在学习中, 认知、思考世界,在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通过自己的努力 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与世界进行联系互动。(开篇) 学习的第一步是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 …… 学习的第二步是对世界的感知和思考。 …… 学习的第三步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 学习的最后一步是在社会的定位中实现自我价值。 …… 通过学习来探索、感知世界,在世界中寻找定位,实现自我价值,让学习的过 程更具有意义,也让自己在世界中发光发热。 作文点评:本文在谋篇布局上颇具匠心,结构严谨、议论丰富。开篇点明 主旨“学习是建立自己与世界的联系 ”之后,从对世界的认识、思考、定位三个角 度分别切入,结尾处再次回扣核心观点及分论点。整体清晰明确,逻辑分明。 例文 2(核心观点:学习是依赖性的降低。) 学习之路:走得独立,走得自在(郭晟毓) “学习是依赖性的降低 ”,这一主题并不易阐释,就主题而言,依赖什么?如何 依赖?学习如何降低依赖?都是需要严密而深入的思考,才可能理清的问题。作者 从对物质依赖的降低、对形式依赖的降低、乃至达到“无所依赖 ”的多层次思考, 透露出在学习的熏染下,对独立自在之法的认可和向往。 分享这篇文章的一个主证段—— 学习可以使内在降低对于外界的依赖。从前提上说,人为什么要学习?乃是因 为我们走路不想要人家搀扶、不想拄拐、不想因刮风下雨而止步不前,而想独立、 想自主、想自助,只能通过勤加锻炼,让自己的双腿更强健。过程上,培根说:“头 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他所说的“特药 ”就指读书,就是一种学习。而学 习不但弥补人自身的不足,使原先需要依赖他人的事可以亲力亲为,也改善环境,
让人从听天由命变为控制天时,而主宰命运。我们的祖先在进化中掌握了使用火的 方法,不至于再借助天火,改变而控制住了外界条件。“进化”正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类 集体式学习而得以生生不息的过程。人类因之成为“万物之灵长 ”而在天地间驰骋。 以上例文给了你哪些收获? 1 2 3
三 、 征 文 展 示 以校内出版物、网络平台(如校内外公众号等)、各班级语文展板为发表平台, 展示同学们习作。
四 、 本 单 元 小 结 本单元总结:主题征文任务驱动+六篇文章的学习梳理+评价升格+对于“学习之 道 ”的认识提升。
五 、 拓 展 训 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2018 年北京市西城区作文题) 古人教子曰:业精于勤,荒于嬉。 现代教育家说:研究“玩儿 ”这一丰富的源泉,是我们的任务。 以《中国古代漆器》《蟋蟀谱集成》《北京鸽哨》等“世纪绝学 ”享誉中外的文 物鉴赏家王世襄,总结自己一生时说:“我这辈子没干别的,净玩儿了。” 也有人说:玩物丧志,靠玩儿难以成就大事。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说‘玩儿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来论 述你对“玩儿 ”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