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第18课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第18课辛亥革命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0 08: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通过革命走向共和的道路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等形式,加深对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复杂性的理解;把 历史发展脉络与空间转换自然结合。 史料实证:通过文献史料,探究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功绩。 历史解释:从多角度阐述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 家国情怀:感受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 教学难点:认识辛亥革命的性质,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 分 钟 导入 1. 从第五单元内容导入本单元。 2. 抛出本课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8 分 钟 一 、 资产 阶 级民主革命 的兴起 1.时代背景: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3. 清政府的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加速其灭亡。 从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实际效果分析,说明清政府的真实目的 和极端腐败,其已经成为民族救亡的障碍。从人民高涨的革命情绪和
立宪派投入革命的选择得出结论,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已经成为 中国历史的选择。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积极准备。 从革命思想传播、革命团体和政党建立、革命理论形成、革命实 践的历练,几个方面介绍革命力量的不断发展。 【学思之窗探究】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 小结:革命道路是中国历史的选择,是中国人民的选择。辛亥革 命爆发成为历史的必然性。
7 分 钟 二 、 武昌起 义与 中华 民 族的建立 1.通过文字配图片的形式,展示从武昌起义到《临时约法》颁布的历 史过程。 2. 分析《临时约法》,说明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功绩。
6 分 钟 三 、 辛亥革 命的历史意 义 探究一:辛亥革命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配材料) 探究二: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什么没有发生变化?(配材料) 小结:引用习近平一段话总结辛亥革命的性质、意义和局限。
2 分 钟 小 结 引用陈旭麓一段材料,说明中国人民沿着辛亥革命开启的共和道路 不懈探索,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独立民主的新中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