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9 23:2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先秦某店小二:
里边请,请问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
那抱歉,客官,面条要到宋朝才能成形呢。 而且西红柿是美洲货,明朝万历年间才传入 中土。小店目前只有鸡蛋,要不您点一个
瞧您说的,辣椒到明代才引进呢,我
穿越到先秦吃顿饭,差点饿死!
什么鸟店!连碗面都没有, 麻辣烫总有吧 上一碗!
打尖!来一碗西红柿鸡蛋面
想开麻辣烫也开不成啊!
新航路开辟以前,食物物种交流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或各大洲内 部进行,也有一些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亚的小 麦、大麦等进入了欧洲。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 葡萄、苴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查等也丛亚洲传到罗马。
①交流范围有限; ①交通运输条件的落后;
它(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以往人类文明区域性分割和孤立发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类 联系起来,开始了人类文明一体化进程。
—马世力《世界史》
名称 传入时间
引入地
蒲陶、苜蓿、胡桃、 西汉
西域
胡瓜(黄瓜)、胡麻(芝麻) 南北朝
印度/西亚
番石榴、番木瓜、番麦(玉米) 宋元
由“番舶”带入
注:凡是名称前冠以“胡”字的 植物,大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 引入;凡冠以“番”字的植物, 大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
引入。 ——农史学家石声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新航路开辟前物种交流的特点和原因
特点:
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洲物种的外传
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课程标准: 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二、
三、
目 录
人口迁移
族群变化
物种交流
疾病传播
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发现
商业革命
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的出现及逐渐扩展
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引发新旧大陆 之间的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 黑奴)、传染病、文化,甚至思想 观念的交流。
旧知回顾: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纲要下第7课)


洲界 国养
一 →油亚±航行路线
→ 达·细马航行越线
· 哥伦布1482年航行路线 要哲伦精从航行路线


肃 美 珊
指 事 量
西用4
句牙
非律★群息
卡里库特
马林迪9
也哈码群岛
好望角






哥伦布
1492
1493
1498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1493年第二次航线
1498年第三次航线
1502年第四次航线
里斯本%色罗斯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1.原因(推动因素)
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出现及逐渐扩展;美洲作物(玉米、 甘薯)自身的优势。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2
.外传概况 自主梳理:物种外传的时间、种类、传播途径。
物种 传播途径 推广 物种 传播途径 推广 玉米 西班牙、 葡萄牙人 带到欧洲 16世纪中叶,在南 欧地区广泛种植; 17世纪,传遍欧洲 玉米 从西亚、中亚 传入西北 从印度、缅甸 传入西南 从菲律宾传入 东南沿海地区 ( 传入中国) 明朝传入中国; 清朝前期,在 全国各地多有 种 植 ; 乾嘉年间,大 规模推广; 鸦片战争前夕 ,遍布全国。 马铃薯 16世纪末,作为食 用作物开始推广 马铃薯 甘薯 传播比较缓慢 甘薯 番茄 由西班牙 人带入欧 洲 18世纪中叶,开始 作食用栽培;18世 纪末,新品种传回 美洲。 番茄 明朝万历年间 由欧洲传教士 引入中国 清光绪年间, 开始作为食用 蔬菜种植。 辣椒 15世纪末,传入西 班牙;16世纪传到 英国等欧洲国家 辣椒 明朝时传入中 国
类别 作物和物种
粮食 小麦、大麦、水稻 水果 苹果、葡萄、甜橙、柠檬 蔬菜 黄瓜、甜瓜、豌豆 经济 甘蔗 畜禽 牛、驴、骡、马、猪、羊、鸡
二、 其他地区的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美洲物种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归纳概括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传播概况。
三、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材料—“土芋, 一名土豆, 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 亦可蒸食。”土豆耐寒,落地就生根,入土必出芽,饱腹感更明显。公元1679年,
康熙十八年。福建松溪县发布劝农文告,点名要求当地农民大力种植“马铃薯”。在 清朝,有玉米参加轮作复种的土地,比没有玉米轮作的土地增产四分之一,水稻亩产 超过千斤是近几十年才实现的事,而甘薯亩产千斤在清代时就能轻松做到。
——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 《新全球史》统计
材料三、美洲的农作物,如烟草、玉米、马铃薯,甜菊、花生、西红柿传到欧洲、亚洲和 非洲 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一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一欧洲的家紊 加马 牛、山羊则影 响和2 . 改变了人们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和土耳其人的 生活习惯。
10
■1500年 1600年 1 7 0 0 年
2-
1.提高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材料二
8
6
4-
材料6: “1999年,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试点,由此揭开了我国
退耕还林的序 启 示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绿水青 室召开退耕还林工作电视电话
会议,确定全 山才是全 山银山山。
这一政策的孩心内谷定:在迫且必析心怀时地区,衣氏可自愿把不宜耕种的坡耕地转
变为林地草地,政府按统一标准向退耕户无偿提供粮食和现金补助,以及用于造林的种 苗和补助。退耕还林的范畴还包括退耕地还林、还草、还湖和相应的宜林荒山荒地造 林。” ——《光明日报》
三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感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材料4:在北兰山区 上现何去0件大山业典 其余全都用于出口。玉米、番薯的 上市贸易,既3.促进对外贸易和商品经济发展。作用。
(1) .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过度的垦荒导致了
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启示。
(3)加剧殖民扩张和和掠夺;
(2)加快了疾病的传播;
水土流失。

u7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 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 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 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 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的交换并来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根据课文和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
欧洲具有主导性、中介性;
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
时间具有长期性;方向具有双向、互补性;
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
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
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酒”。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
移植到锡兰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
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
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
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
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纷纷出现,并推
广到北美的波士顿、纽约、费城。从此,欧洲和北美的社会生
活中有了喝咖啡的习惯。人们在咖啡馆休闲聊天,咖啡馆成了
社交的重要场所。
1.绘制咖啡在世界各地传播的路线图。非洲 → 阿 拉 伯 → 欧 洲 → 亚 洲 → 美 洲
①改变了欧美等地的社会生活习惯;
②咖啡馆成了社会的重要场所,形成了各地特有的咖啡文化;
③丰富了物质生活,有利于世界文化交流融合。
2.谈谈咖啡的传播产生了哪些影响
本课小结
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甘薯)
蔬菜作物(番茄、辣椒)
农作物(粮食、水果、蔬菜等)
禽畜(鸡、牛、驴、马、猪、羊等)
提高粮食产量,世界人口激增
改变饮食习惯
推动经贸发展
影响生态环境
美洲物种 的外传
其他地区 物种在美 洲的推广
食物物种 交流带来 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
后的食物物
种交流
积极
特点
消极
【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白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从西亚向东亚、欧洲、
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传播,黑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从南太平洋向南亚、
东亚、非洲、欧洲等地传播,所以两种作物是小麦(西亚)、甘蔗(南太平洋新 几内亚群岛),故选C 项;玉米原产于美洲,图中美洲是传入地,排除A 项;玉
米原产于美洲,水稻原产于中国,图中美洲、中国是传入地,排除B项;水稻原
产于中国,图中中国是传入地,排除D项。
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 )
A. 小麦、玉米
B. 玉米、水稻
C. 小麦、甘蔗
D. 水稻、甘蔗
【典例研析】 (2022·山东高考·11)图3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
【典例研析】 (2022·全国·高二单元测试) “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
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 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表明( )
A. 物种交流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 B. 外来物种引起了当地环境恶化
C. 物种交流是西方对外侵略手段 D. 外来物种导致当地物种的减少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的豆类、番茄、辣椒、花生和番茄等,在西欧、
中国等地区的种植与推广,丰富了世界人民的餐桌,改善了世界人民的营养结构,
促进了人口的增长等,表明物种交流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A项正确;材料并未
强调外来物种引起了当地环境恶化,排除B项;物种交流是西方对外侵略手段与
“提供了蛋白质” “提供了维生素”和“支撑着众多的人口”等不符,排除C 项 ; 材料不能说明外来物种导致了当地物种的减少,排除D 项。故选A项。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新世界流向旧世界的物种有玉米、番薯、火鸡、豆荚
类等,从旧世界传入新世界的物种有小麦、包心菜、柠檬等,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后食物物种交流具有双重性,B项正确;材料只能看出新旧世界间的物种交流,
不能体现新旧世界以和平、平等交流为主,排除A 项;根据材料可知,物种交流
的 种 米 主 两 且 大 立 口 比 全 公 伍 · 材 料 没 友 体 现 本 汤 阅 题 往 会 所 学 级 记 可 知
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 新旧世界以和平、平等交流为主
B. 物种交流的结果具有两重性
C. 手工业产品是物种交流的主体
D. 交流渠道海路陆路并行
【典例研析】 (2022·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关于以下图片
鸡豆英类番茄南瓜辣椒在
想查
班城五精本期用麻疹
新世界
旧 世 界
【典例研析】 (2022·全国·高三单元测试)下图是1675年的一幅油画,园艺师
正在向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敬献第一个在英格兰长出的菠萝。菠萝原产于南美洲, 在当时的英国被称为“国王的水果”。据此可得出( )
A. 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 南美洲已经成为英国殖民地
C. 工业革命促进农业的发展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第一个在英格兰长出的菠萝。菠萝原产于南美洲”
可知,原产于南美洲的菠萝传入英国并成功种植,油画时间是1675年,结合所学可
知,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A 项正确; B项与史实不符,南美洲主要
为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排除B项;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765年,时间不
符,排除C 项 ;D 项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 项。故选A 项。
【典例研析】 (2022·河南·高三阶段练习)在中世纪,原产于亚洲的香料成为欧
洲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16世纪以来,欧洲民众对香料的癖好席卷一切:鱼、肉、 果酱、汤,甚至饮料都掺入香料。这说明( )
A. 价格革命使欧洲人的生活水平下降 B. 美洲开发改变了欧洲的饮食风尚
C. 欧亚贸易拓展影响了欧洲人的口味 D. 新航路开辟使民众消费转向奢侈
【答案】C【 详解】从材料可知16世纪以来欧洲的菜肴中大量使用了各种香料,
而这些香料大多盛产于亚洲,这是新航路开辟后亚洲、欧洲各国之间联系更为密
切带来的影响,C项正确;价格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出现黄金白银价格下
跌而物价上涨的现象,与材料中欧洲人饮食菜肴中调料增加无关,排除A 项;16世
纪欧洲菜肴中的调料,大多是从亚洲进口的,欧洲从美洲掠夺的主要是黄金、白银
和棉花,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16世纪欧洲菜肴中调料增加,不能表明调料多了就
是民众消费奢侈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
【典例研析】 (2022·河南·高三阶段练习)杰里·本特利在《简明新全球史》 一
书中指出,1500年,亚欧大陆从黑死病的折磨中复苏,人口约为4.25亿。到
1600年,人口达到5.45亿,1800年人口突破9亿,人口的增加大部分要归功于
由全球交流带来的饮食营养的改善。材料反映了( )
A. 工业革命推动人口增加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 全球贸易体系有序发展 D. 物种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1500年……,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
口达到5.45亿,1800年人口突破9亿,人口的增加大部分要归功于由全球交流带
来的饮食营养的改善。”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间的物种交换和人口的
迁移,世界各大洲之间的物种的交流,提高了人们的饮食和营养,推动人口的增
加 ,D项正确;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排除A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
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项;全球贸易体系是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