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学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学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8 10:28:35

文档简介

(共71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单元内容要点
两个“二”:两个战争策源地(欧洲战争策源地和亚洲战争策源地)、
两次重要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
三个“一”:一次经济大危机、一次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罗斯福新政)、一个宣言(《联合国家宣言》)
四个“三”:三个法西斯国家、三个阶段(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二战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二战达到最大规模)、三次重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三个投降时间(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时空坐标
思维导图
视频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导航
1.知道德军突袭波兰、苏联以及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间、影响及二战的主要战场。
2.了解德国军队在北欧、西欧的侵略活动及结果。
3.掌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过程及重大意义。
4.知道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与诺曼底登陆的过程和影响。
5.掌握雅尔塔会议召开的时间、参加国及首脑、内容。
6.知道意大利、德国、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投降的时间。
7.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取得胜利的重大意义。
1
知识点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1.中国全民族抗战: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
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及太平洋战场等。
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
(1)德国进攻北欧和西欧(欧洲西线战场):
(2)苏德战争(欧洲东线战场):
①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
②1940年5月,德军出其不意地突入法国北部,法国在6个星期内就被打败。
③德军对英国实施了猛烈的轰炸,英国军民坚持战斗。
①爆发: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仅几个月时间,德军便占
领了大片苏联领土。②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德军逼近莫斯科。苏
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中国抗日战争中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是平型关大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是莫斯科保卫战。
(3)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场):
(4)中国的贡献(中国战场):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次日,美、英对日
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
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
了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闪电战”又称“闪击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常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速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是世界战争史上的革命。
二战全面爆发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27天内征服了波兰,4小时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材料1 一战后的近20年,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衡。德国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材料2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利用经济危机造成的国际动荡局势,遥相呼应,疯狂扩军备战,大肆对外扩张。
材料3 20世纪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疯狂侵略扩张……但英法等国对法西斯侵略弱小国家的行动采取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材料4 “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希特勒《我的奋斗》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绥靖政策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
阅读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思维延伸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具体原因: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意大
利法西斯势力进一步发展,德、日两国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
争策源地。
(3)客观原因:英、法等国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
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4)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下潜伏的矛盾。
二战爆发
德国
入 侵扩展疆域
苏联
建立“东方战线”
1941.6 闪击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
意大利
1940.6 不宣而战
波兰
1939.9 闪 击
德意日正式结盟 (1940.9)
莫斯科保卫战
西线 攻势
1939.9宣 战


敦刻尔克大撤退
卢、荷、比
挪、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
波兰
捷克斯洛伐克






苏 联
1939年9月,
德国闪击波兰。
标志二战
全面爆发
英国
和法国
被迫对
德宣战
问题探究
如何理解“全面爆发”
而非“开始”?
为什么德国选择在1941年6月突然掉头向东对苏联发动进攻
思维延伸
(1)英国人民的坚决抵抗,德国的海军实力又不及英国,如果再拖延下去,德国的侵略计划就要被打乱。
(2)即使德军在英国登陆,德军也只能占领英国本土,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将落入美、日等国之手。
(3)当时苏联的战备在不断加强,希特勒既怕苏联强大,又怕英、苏走向联合,所以决定先征服苏联,再挥师西进。
(4)之所以选在6月进攻苏联,是因为苏联的冬季十分寒冷,为了避免出现拿破仑远征俄国的遭遇,希特勒希望在冬季之前结束战事,所以在6月开始了对苏联的侵略。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名师点拨
1936年10月25日,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协调外交政策的同盟条约,建立柏林一
罗马轴心。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在德国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
条约》,确立了三个轴心国的同盟关系。
名师点拨
长期以来,英、法实行缓靖政策,妄图牺牲他国利益换取一时太平,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后不久,法国对德投降,英国也遭受
了重大损失。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即大规模的、全面的侵华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由此拉开序幕。
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5月,意大利占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1936年7月,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建立起西班牙法西斯政权。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8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1939年春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至此,法西斯集团掀起的战争已经席卷五亿人口,蔓延欧、亚、非三洲土地。然而,以英法为首的主要国家依然姑息养奸,采取绥靖政策。企图牺牲小国利益,换取自身和平。
二战是“全面爆发” 而非“开始”
合作探究
德国
法国
英国


比利时
色当
巴黎
被占领
1940年6月,德军
绕过马其诺防线
进入法国
法国沦陷
德国
法国
英国


比利时
法国沦陷
戴高乐将军流亡到英国,领导“自由法国”运动
戴高乐
苏德战争
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几个月内苏联丧失大片国土。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乡村
苏德战争爆发:二战的扩大。
欧洲东线——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




苏 联
芬兰







奥地利



爱沙尼亚
拉托维亚
立陶宛
南斯拉夫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


比利时
罗马尼亚
匈牙利
保加
利亚




○列宁格勒
○莫斯科



苏 联









1941年12月7日晨(夏威夷时间),日本未经宣战,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日,日本在2个小时内出动350余架飞机突然袭击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军基地,炸沉炸伤美军舰艇40余艘,炸毁飞机200多架,毙伤美军4000多人,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击沉,舰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难。
1941年12月8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太平洋战场——珍珠港事件(1941年)
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东方
战场
亚洲战场——抗日战争(1931—1945年)
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总是屡屡得手?
1.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具体表现为英法的“不干涉”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等。
2.战争初期,由于法西斯国家比较成功地采取了袭击的战术,而受侵略的国家战争准备不充分,战术思想落后,许多国家是仓促应战,所以被动挨打。
3.战争初期,还由于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没有很好地团结起来,协同合作,共同对付法西斯敌人。
①珍珠港是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它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瓦胡岛南部,是太平洋上的交通区组。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
②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③命题方向:常用来考查珍珠港事件的发动者、时间和影响。
“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
2
知识点二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背景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时间 1942年1月
文件 《联合国家宣言》
国家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
地点 美国首都华盛顿
内容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影响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不是联合国成立的标志,而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标志。
2.战争形势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3)诺曼底登陆:
①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
②结果:苏联军民英勇抗敌,大败德军。
③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④意义: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交通的枢纽,是接连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的交通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坚守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红军奋勇杀敌,殊死抵抗,与德军展开了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子、每一层楼的争夺战,寸土必争,战役进行的非常惨烈,其中巴甫洛夫中士率24名战士在一座楼房里,抗击德军一个师反复冲击达58天,守住了大楼,创造了一个战争的奇迹,最终使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光荣的城市。
德军第6军团司令保卢斯率领残部向苏军投降
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消灭的德军达150万
巷战
“每一个角落,或者每一个角落周围都藏着死神,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毛骨悚然的了。”
——《战败者的记录》
1944.6.6.
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
名师点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二阶段(1915-1916年),大战的战略主动权开
始转向协约国一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欧洲第二战场的含义
思维延伸
是相对于欧洲第一战场——苏德战场而言的,指英、美等反法西斯
盟军在欧洲开辟的反击德国法西斯的战场。即以英国为基地,横渡
英吉利海峡,在欧洲大陆西部登陆,开辟了一个与苏德战场相呼应
的第二战场,直接对德军作战。
名师点拨
①图片反映的是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的场景。此次作战的目的是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北部夺取诺曼底这个战略性登陆场,开辟打击德国的第二战场。
②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从此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极大地打击了德国的军事力量,加快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③命题方向:常用来考查诺曼底登陆的意义。
“诺曼底登陆”
①本图展示了1943-1945年的欧洲、北非战场形势的变化,了解苏联红军、美英法等军的进攻方向,知道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联合作战的史实。
②结合示意图重点把握斯大林格勒战役、意大利无条件投降、诺曼底登陆、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法西斯投降等史实。
“1943-1945年的欧洲、北非战场示意图”
①本图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侵略活动和同盟国军队对日本法西斯侵略活动的反击。
②结合示意图了解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亚洲太平洋战场示意图”
3
知识点三 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雅尔塔会议:
背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
目的 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时间 1945年2月
参加者 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地点 雅尔塔
内容 ①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②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1945年雅尔塔会议和1919年巴黎和会的相似之处
名师点拨
(1)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明显。
(2)重新确立战后亚欧政治版图。
(3)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
(4)都有损害中国权益的做法。
怎样评价雅尔塔会议
思维延伸
(1)积极作用:进一步协调了盟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
加速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2)消极作用:体现大国强权意志,损害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
会议的基本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政治版
图,逐步形成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
2.波茨坦会议
(1)时间:
(2)参加国:
(3)内容:
3.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7月。
美、英、苏三国。
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
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2.日本无条件投降
(1)原因:
(2)投降:
3.德国无条件投降:
①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猛烈反攻。
②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
③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
①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②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摧毁德国法西斯的巢穴----攻克柏林战役
1945年5月8日,德国代表签署投降书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战事结束。
5月9日
成为欧洲胜利日
希特勒,摄于1945年3月20日,40天后自杀身亡
德国投降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长崎和广岛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苏联军对日军发动进攻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歼灭了日本关东军,加速了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到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日本停战诏书(原件)
二战结束
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名师点拨
《开罗宣言》发表于1943年12月初,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
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
还中国。
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投降的时间
名师点拨
意大利:1943年。
德国:1945年5月8日。
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
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
口卷入其中。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
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
的影响。
列表记忆二战中的重大事件
方法技巧
误区警示
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不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
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归纳提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它带给人们怎样的启迪
思维延伸
(1)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相互支持。
(2)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群众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历史前进的真正推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①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②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行动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③命题方向:常用来考查雅尔塔会议的“三巨头”、内容及其影响。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①本图展示了日本签署投降书的情景。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签署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
②命题方向:考查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时间、意义等。
“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①本图展示了苏联红军经过顽强战斗终于攻克柏林,将苏联国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的情景。
②柏林战役后,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苏军攻克柏林”
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这两座雕塑
打结的手枪 铸剑为犁
热爱和平、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课后活动:
1.下列历史事件,哪些发生在1941年?在正确选项后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德国入侵苏联( )
日本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 )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雅尔塔会议召开 ( )
2.阅读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谈一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1.答案:
德国入侵苏联(√)
日本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雅尔塔会议召开(×)
2.提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损耗
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造成生灵涂炭,几千方人失去了生命;
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022年辽宁抚顺、本溪铁岭、葫芦岛)1944年6月,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之中的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44年6月,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再结合所学可知,在意大利宣布投降后,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之中,C项正确;凡尔登战役是1916年,排除A项;莫斯科保卫战是1941年,排除B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1942年,排除D项。故选C项。
考查角度一 二战第二战场的开辟
(2022年黑龙江大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面对法西斯侵略,国际正义力量,携手合作,相互支援,共同捍卫人类的和平与安全,下列史实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有( )
①签署《联合国家宣言》②诺曼底登陆③雅尔塔会议④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宣战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②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③雅尔塔会议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④苏联出兵东北,中国东北对日宣战都展现了国际正义力量,携手合作,相互支援的精神;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考查角度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
(2022年四川自贡)《全球通史》对下图有如下描述:“1943年2月,苏联人
接受了12万德军的投降。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说明该战役
( )
A.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 粉碎了纳粹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C. 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D.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43年2月,苏联人接受了12万德军的投降。此后苏联人全线反攻,迫使德国人反攻为守”并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争夺苏联南部城市斯大林格勒而进行的战役,时间自1942年6月28日至1943年2月2日为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而且直接造成了苏联与德国总体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D项正确;1939年9月,德国突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排除A项;1941年--1942年的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纳粹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B项;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排除C项。故选D项。
考查角度三 二战重要转折点
谢谢观看!
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