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 酸和碱 复习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 酸和碱 复习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18 08:1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 酸和碱 复习选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四学制)第三单元 酸和碱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不属于稀盐酸和稀硫酸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
A.都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都能与黑色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蓝色溶液
D.都能与镁条反应生成氢气
2、硼烷的结构像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五硼烷(B5H9)为传统火箭燃料,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小。下图是三种巢式硼烷的分子模型,其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M的名称为九硼烷
B.五硼烷中B、H元素质量比为5:9
C.六硼烷由6个硼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D.硼烷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清洁能源
3、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
A. 酸都能电离出H+ B. 酸都含有酸根
C.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D. 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4、生活中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
A. 柠檬汁(2.0~3.0) B. 苹果汁(2.9~3.3)
C. 牛奶(6.3~6.6) D. 鸡蛋清(7.6~8.0)
5、下列方法中不能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的方法是(  )
A.通入二氧化碳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降温 D.加入碳酸钠溶液
6、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称11.5g氯化钠
C. 测溶液酸碱性 D. 熄灭酒精灯
7、某同学帮助校园绿化工人做花圃土壤分析,结果发现其pH小于7。为改良土壤应选择的合适物质是( )
A. 氯化钾 B. 烧碱 C. 硝酸铵 D. 熟石灰
8、能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所用试剂为( )
A. 碳酸钠粉末 B. 硝酸银溶液 C. 氯化钡溶液 D. 氧化铜
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 CO与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 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
D.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酸雨”
10、下列金属中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Zn B.Al C.Mg D.Ag
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蒸发
C. 过滤 D. 测溶液pH
12、几种常见物质的 pH范围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物质 A.酸奶 B.鸡蛋清 C.牙膏 D.肥皂水
pH范围(常温) 4-5 7-8 8-9 10-11
A. A B. B C. C D. D
13、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 )
A. B. C. D. 的水溶液
14、生活中常见物质,pH小于7的是( )
A. 食醋 B. 食盐水 C. 糖水 D. 肥皂水
15、科学知识中有许多的“一定”和“不一定”,下列关于酸和碱叙述正确的是(  )
A.碱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碱一定能使所有酸碱指示剂变色
B.酸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酸不一定能使所有酸碱指示剂变色
C.酸与碱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D.酸不一定能与所有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碱一定能与所有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1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B. 滴加液体
C. 加热液体 D. 测溶液pH
二、填空题。
17、A~E及甲、乙均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都是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B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21%,反应①和②均放出大量的热,D是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请回答:
(1)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D物质的俗称________。(写一种)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3)若物质E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D与乙发生的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 。(任意写一个)
(4)若物质E是红褐色沉淀,则D与乙发生的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 。(任意写一个)
18、在清洗餐具时常加入少量洗涤剂,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功能;碱性洗发水易去油污,但对头发有损坏,于是人们通常用洗发水洗净头发后,再用护发素护理,由此可知护发素的pH________ 7。(填“>”、“<”或“=”)
19、把过量的稀盐酸加入盛有少量镁粉、铁粉、铜粉、氢氧化钾的混合物的小烧杯中,经充分反应后,加水稀释并过滤,在滤纸上剩下的物质是   ,所得滤液中最多可能有   种溶质。
20、为探究实验室用大理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的液体酸碱性,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对滤液进行探究,老师提示:除了题中给出的方法外,选用不同类的试剂进行探究,请填写空格。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分别进行以下操作: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由紫变红 滤液呈酸性
加入适量锌粒 ________
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1、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使其中的无色液体与烧瓶中的固体接触反应,可观察到U型管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 。
(2)化合反应 。
三、综合题。
22、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1)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________。(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操作①为________。
(2)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________,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电解无水MgCl2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3)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________ 。
23、实验室有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军测量其溶质质量分数的操作如下: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其质量为25.5g,往其中注入一定量上述烧碱溶液,并滴入1滴酚酞溶液后,又称量锥形瓶,质量为37.5g;
②取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逐滴滴入上述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液.再次称量锥形瓶,质量为51.0g
请解答下列问题:
(1)所取烧碱溶液的质量=________ g。(注:滴入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
(2)反应所消耗的稀硫酸质量=________ g。
(3)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列出计算过程)
(4)问题讨论:小亮做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与小军的结果有差异。于是小亮测自己实验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pH=6.2,则小亮的结果比小军的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 。
四、计算题。
24、将14g不纯的氢氧化钾样品(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0.8g水,充分溶解后,继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8.7%的硫酸钾溶液200g。
(1)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样品中氢氧化钾的质量 。
(3)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 酸和碱 复习选题含答案
人教版(五四学制)第三单元 酸和碱
一、选择题。(16题)
1、下列不属于稀盐酸和稀硫酸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
A.都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B.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都能与黑色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蓝色溶液
D.都能与镁条反应生成氢气
【答案】A
2、硼烷的结构像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五硼烷(B5H9)为传统火箭燃料,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小。下图是三种巢式硼烷的分子模型,其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M的名称为九硼烷
B.五硼烷中B、H元素质量比为5:9
C.六硼烷由6个硼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D.硼烷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清洁能源
【答案】D
3、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
A. 酸都能电离出H+ B. 酸都含有酸根
C.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D. 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答案】A
4、生活中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
A. 柠檬汁(2.0~3.0) B. 苹果汁(2.9~3.3)
C. 牛奶(6.3~6.6) D. 鸡蛋清(7.6~8.0)
【答案】D
5、下列方法中不能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的方法是(  )
A.通入二氧化碳 B.恒温蒸发部分水
C.降温 D.加入碳酸钠溶液
【答案】C
6、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称11.5g氯化钠
C. 测溶液酸碱性 D. 熄灭酒精灯
【答案】A
7、某同学帮助校园绿化工人做花圃土壤分析,结果发现其pH小于7。为改良土壤应选择的合适物质是( )
A. 氯化钾 B. 烧碱 C. 硝酸铵 D. 熟石灰
【答案】D
8、能区分稀硫酸和稀盐酸所用试剂为( )
A. 碳酸钠粉末 B. 硝酸银溶液 C. 氯化钡溶液 D. 氧化铜
【答案】C
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 CO与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 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
D.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酸雨”
【答案】C
10、下列金属中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Zn B.Al C.Mg D.Ag
【答案】D
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 B. 蒸发
C. 过滤 D. 测溶液pH
【答案】D
12、几种常见物质的 pH范围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物质 A.酸奶 B.鸡蛋清 C.牙膏 D.肥皂水
pH范围(常温) 4-5 7-8 8-9 10-11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13、下列物质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 )
A. B. C. D. 的水溶液
【答案】A
14、生活中常见物质,pH小于7的是( )
A. 食醋 B. 食盐水 C. 糖水 D. 肥皂水
【答案】A
15、科学知识中有许多的“一定”和“不一定”,下列关于酸和碱叙述正确的是(  )
A.碱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碱一定能使所有酸碱指示剂变色
B.酸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酸不一定能使所有酸碱指示剂变色
C.酸与碱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D.酸不一定能与所有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碱一定能与所有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答案】C
1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闻气味 B. 滴加液体
C. 加热液体 D. 测溶液pH
【答案】C
二、填空题。
17、A~E及甲、乙均代表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都是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B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21%,反应①和②均放出大量的热,D是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请回答:
(1)B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D物质的俗称________。(写一种)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3)若物质E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D与乙发生的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 。(任意写一个)
(4)若物质E是红褐色沉淀,则D与乙发生的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 。(任意写一个)
【答案】(1)O2;熟石灰(或消石灰)
(2)CaO+H2O=Ca(OH)2
(3)Ca(OH)2 + 2NH4Cl=2NH3↑+H2O+ CaCl2
(4)3Ca(OH)2+2FeCl3=2Fe(OH)3↓+3CaCl2
18、在清洗餐具时常加入少量洗涤剂,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功能;碱性洗发水易去油污,但对头发有损坏,于是人们通常用洗发水洗净头发后,再用护发素护理,由此可知护发素的pH________ 7。(填“>”、“<”或“=”)
【答案】乳化;<
19、把过量的稀盐酸加入盛有少量镁粉、铁粉、铜粉、氢氧化钾的混合物的小烧杯中,经充分反应后,加水稀释并过滤,在滤纸上剩下的物质是   ,所得滤液中最多可能有   种溶质。
【答案】铜粉;4
20、为探究实验室用大理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的液体酸碱性,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对滤液进行探究,老师提示:除了题中给出的方法外,选用不同类的试剂进行探究,请填写空格。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滤液样品于试管中,分别进行以下操作: 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由紫变红 滤液呈酸性
加入适量锌粒 ________
________ 有气泡产生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有气泡产生;加入适量碳酸钠;加入适量氧化铁;溶液变黄色;
加入适量氢氧化铜;溶液变蓝色
21、如图所示,挤压胶头滴管,使其中的无色液体与烧瓶中的固体接触反应,可观察到U型管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请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分解反应 。
(2)化合反应 。
【答案】(1) (2)
三、综合题。
22、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1)上述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________。(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操作①为________。
(2)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________,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电解无水MgCl2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3)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________ 。
【答案】(1)Ca(OH)2或熟石灰 ;过滤
(2)Mg(OH)2;MgCl2 Mg+Cl2↑;电;化学
(3)海水中含氯化钠、氯化镁等多种杂质
23、实验室有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军测量其溶质质量分数的操作如下:
①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称量,其质量为25.5g,往其中注入一定量上述烧碱溶液,并滴入1滴酚酞溶液后,又称量锥形瓶,质量为37.5g;
②取质量分数为24.5%的稀硫酸逐滴滴入上述锥形瓶中,边滴边振荡,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液.再次称量锥形瓶,质量为51.0g
请解答下列问题:
(1)所取烧碱溶液的质量=________ g。(注:滴入酚酞的质量忽略不计)
(2)反应所消耗的稀硫酸质量=________ g。
(3)通过计算确定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列出计算过程)
(4)问题讨论:小亮做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结果与小军的结果有差异。于是小亮测自己实验后锥形瓶内溶液的pH,pH=6.2,则小亮的结果比小军的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 。
【答案】(1)12 (2)13.5
(3)解:设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为x,
2NaOH + H2SO4=Na2SO4 + 2H2O
80 98
X 13.5g×24.5%
,解得:x=2.7g
该瓶烧碱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2.5%;
(4)偏大;滴加的稀硫酸过量
四、计算题。
24、将14g不纯的氢氧化钾样品(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90.8g水,充分溶解后,继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8.7%的硫酸钾溶液200g。
(1)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样品中氢氧化钾的质量 。
(3)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答案】(1)
(2)反应生成硫酸钾的质量为:200g×8.7%=17.4g
解:设样品中氢氧化钾的质量为x
x=11.2g
y=9.8g
答:样品中氢氧化钾的质量为11.2g
(3)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