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9 20:2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阅读《文明观影守则》,完成练习。(8分)
文明观影守则
文明观影应该怎么做?携带大件行李的顾客请将行李放在寄存的guì zi( )中;进出时请有序排队,不在楼梯处拥挤。小朋友请不要 luàn bèng luàn tiào( ),大声xuān huá ( )。观影时请保持场内安静,不fēng kuáng ( ) jiào rǎng ( )不随意接听电话。不吃dà suàn( )、臭豆腐等有异味的食物。请保持场内公共卫生,不吸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给工作人员zēng tiān( )麻烦。
1.根据拼音将词语写在括号中。(4分)
2.文段是围绕“ ”这句话展开叙述的。(2分)
3.这则文段没有选取以下哪个方面的事例来表达“文明观影”的中心意思?(2分)( )
A.行李寄放 B.进出场顺序 C.观影秩序 D.公共卫生
二、选择题。(14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及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窸窣(zú) 嘟囔(nang) 增加
B.蒜薹(tai) 啪嗒(dā) 谚语
C.瞟见(piao) 玛瑙(nǎo) 袖子
D.山坳(ào) 烹调(heng) 缩水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的,不敢疏忽,生怕出错。
B.每到梅雨时节,长江中下游一带便阴雨连绵,水位上涨,滔滔不绝。
C.我们先要自己以身作则,然后才能理直气壮地指出别人的缺点。
D.别看他平时不声不响,到了关键时刻,他往往会有惊人之举。
3.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两句是( )
①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跳舞。
②有春的春雨细腻,有夏的夏日炎炎,有秋的秋风萧瑟,还有冬的冬梅傲雪。
③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④王爷爷在巴掌大的平台上打太极。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相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夏天里的成长》中心句是“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B.《盼》是一篇记叙文,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具体展示小孩子“盼”的心理。
C.《盼》围绕中心“雨衣”,依次写了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三件事。
D.《夏天里的成长》告诉我们要抓住时间汲取知识,积累经验,否则将一事无成
5.把下列句子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竹根在坚硬的地底下,利用漫长的寒冬默默生长,暗自孕育笋芽。
②我告诉他们,胖笋子当然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
③孩子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会长出这么多粗壮的胖笋子呢
④等春天一到,甘霖降下来,它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
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①②④
6.给下面的天气预报加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央气象台10月9日报道,这两天,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降水,天气干燥;再加上冷空气势力偏弱,大气扩散条件比较差,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开启“雾霾模式”。10日至12日,华北中南部、黄淮及长江中下游等地的部分地区将出现雾霾天气,空气污染加重。
A.污染加重,小心! B.迎“霾”模式,开启!
C.令人烦恼的“干燥” D.忽如一夜“冷”风来
7.围绕“暖”这个话题写作时,下列哪一组最适合作为写作素材( )
①冬天的晚上,一家人一起吃火锅②北方有暖气,冬天在房子里很舒服③我感冒了,妈妈给我煮小米粥喝④天气很冷,我很想喝杯热水暖一暖⑤春天到了,阳光很温暖⑥手工课上,我学会了织围巾,织了一条暖和的围巾送给妈妈
A.②③④ B.①③⑥ C.③④⑥ D.③⑤⑥
三、综合实践。(7分)
六年级某班以“走进民间文学艺术之谚语”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小雪同学为班级黑板报写了一段文字,其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她修改。(2分)
【A】中华民族制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谚语是其中之一。【B】谚语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形象、生动地展示。它是民间语言的精华,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
【A】 。
【B】 。
2.人们留心生活实践,发明了许多关于节气和农耕的谚语,如“ ,不热不大。”夏季,光照和雨水增多,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农田里的庄稼到了生长的关键时期,农民更需要多一点时间做好管理,以待丰收。谚语“六月六, ”“处暑不出头,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3分)
3.下列句子与“勤劳而智慧的农民”这一中心意思无关的一项是(2分)( )
A.许多谚语都是农民伯伯根据生活实际创作出来的。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C.多数的农民都是皮肤黝黑、双手粗糙。
D.他们疲于奔命,往往忽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
四、阅读理解。(41分)
(一)夜雪(10分)
[唐]白居易
已讶①衾枕②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③。
【注释】①讶:惊讶。②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③折竹声:指大雪压折竹子的声响。
1.这首诗没有从下面哪个感官角度来写雪?(2分)( )
A.触觉 B.视觉 C.嗅觉 D.听觉
2.诗人“知雪重”,是从 、 、 几个方面来表现的。(3分)
3.用自己的话描绘“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的画面。(3分)
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第一句从体温感知衾枕已冷来侧面表现雪下得大。
B.一夜过去,诗人因寒冷未眠,久坐窗前,直到天亮窗明
C.“折竹声”于“深夜”而“时闻”,凸显了冬夜的寂静。
D.“时闻”二字说明诗人彻夜无眠,表现其孤冷寂静的心情。
(二)为什么夏天那么热还会下冰雹(14分)
冰雹,俗称雹子,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它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我国各地每年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雹灾。2005年6月,一场罕见的特大冰雹突袭北京:许多汽车在这次特大冰雹中遭了殃,车窗穿孔,车顶被砸成了麻子脸。
在春末和夏季,有时早晨天气还非常晴朗,可是中午前后突然下起了冰雹。夏天的气温那么高,为什么会下冰雹呢?而冬天天气寒冷却不下冰雹,这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你在夏天爬过山的话,一定记得在山顶上,早上和晚上是非常凉快的,还要穿毛衣和棉衣。在海拔4~5千米的山顶上有着终年不化的积雪和冰川。这就说明了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也在不断下降。在高山顶上如此,那高空应该更是这样吧!事实上,高空中的云,即使在夏季,温度也在0℃以下。
夏天太阳炙烤大地,在大气层中,有着大量的水汽的热气流,迅速地向高空上升。这时,地面上虽然很热,但是高空中却依然很冷。当湿热空气进入高空并冷却下来时,它夹带的一小部分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当小水滴继续变冷时,就被冻成小冰晶了。小冰晶从高空降落下来,在降落的同时兼并了很多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在自己身上冻结,就成了冰粒;有时候在下降的过程中,遇到一股由下往上吹的强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升气流,又再一次把它带回到空中去。这些小冰粒在高空中再度受冷,与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碰撞在一起,并兼并它们,把小水滴冻结在自己身上,因此它的表面又包上了一层冰。就这样,它在空中不停地翻腾,不断与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相碰撞,穿上一件又一件冰做的外衣,到一定的重量,上升气流无法再把它带到高空时,就一落千丈,从高空中降落下来——下冰雹了。拾起冰雹,用刀子剖开,你会发现它的纵剖面层次分明,那是冰雹在高空中所穿的几层冰衣服与雪服。
冰雹是在积雨云和强烈的空气形成对流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而在冬天,空气比较稳定,上下的“气流差”不像夏天那样大,空气垂直对流运动不像夏天那么强烈,积雨云不容易发生,所以冰雹不容易形成。
1.第1自然段中加点词“麻子脸”在文中的意思是 ,这个词语形象地说明了 。(2分)
2.读完全文,我知道本文是围绕“ ”这句话展开说明的。仔细阅读第4自然段,将冰雹的形成过程补充完整。(4分)
水汽→( )→( )→( )→冰雹
3.第4自然段中加点短语“一件又一件”能改成“一件”吗?请结合短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4.第5自然段中画“”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5.根据文中信息,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冰雹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
B.高空和地面的温度相差无几。
C.冰雹的直径可能是几毫米,也可能达十几厘米。
D.冰雹一般发生在春末和夏季。
(三)苦夏(17分)
冯骥才
四季是来自宇宙的最大的拍节。在每一个拍节里,大地的景观便全然变换与更新。四季还赋予地球以诗,故而悟性极强的中国人,在四言绝句中确立的法则是:起,承,转,合。这四个字恰恰就是四季的本质。起始如春,承续似夏,转变若秋,合拢为冬。合在一起,不正是地球生命完整的一轮?为此,天地间一切生命全都依从着这一拍节,无论岁岁枯荣与生死的花草百虫,还是长命百岁的漫漫人生。然而在这生命的四季里,最壮美和最热烈的不是这长长的夏吗?
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这由于,我们儿时的伴侣总是各种各样的昆虫。蜻蜓、天牛、蚂蚱、螳螂、蝴蝶、蝉、蚂蚁、蚯蚓,此外还有青蛙和鱼儿。它们都是夏日生活的主角;每种昆虫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甚至我对家人和朋友们记忆最深刻的细节,也都与昆虫有关。比如妹妹一见到壁虎就发出一种特别恐怖的尖叫,比如邻家那个斜眼的男孩子专门残害蜻蜓,比如同班一个最好看的女生头上花形的发卡,总招来蝴蝶落在上边;再比如,父亲睡在铺了凉席的地板上,夜里翻身居然压死了一只蝎子。这不可思议的事使我感到父亲的无比强大。
在快乐的童年里,根本不会感到蒸笼般夏天的难耐与难熬。唯有在此后艰难的人生里,才体会到苦夏的滋味。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一如这长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苦夏。
但我至今不喜欢谈自己往日的苦楚与磨砺。相反,我却从中领悟到“苦”字的分量。苦,原是生活中的蜜。人生的一切收获都压在这沉甸甸的苦字的下边。然而一半的苦字下边又是一无所有。你用尽平生的力气,最终所获与初始时的愿望竟然去之千里。你该怎么想?
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署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人生的力量全是对手给的,那就是要把对手的压力吸入自己的骨头里。强者之力最主要的是承受力。只有在匪夷所思的承受中才会感到自己属于强者,也许为此,我的写作一大半是在夏季。很多作家包括普希金不都是在爽朗而惬意的秋天里开花结果 我却每每进入炎热的夏季,反而写作力加倍地旺盛。我想,这一定是那些沉重的人生的苦夏,锻造出我这个反常的性格习惯。我太熟悉那种写作久了,汗湿的胳膊粘在书桌玻璃上的美妙无比的感觉。
今年我还发现,这伏夏不是被秋风吹去的,更不是给我们的扇子轰走的——夏天是被它自己融化掉的。因为,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它酷热的极致。我明白了,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生命的快乐是能量淋漓尽致地发挥。但谁能像它这样,用一种自焚的形式,创造出这火一样辉煌的顶点?
于是,我充满了夏之崇拜!我要一连跨过眼前的辽阔的秋,悠长的冬和遥远的春,再一次邂逅你,我精神的无上境界——苦夏!
(有删改)
1.第1自然段结尾以 句结束,突出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2分)
2.(1)第2自然段是以哪句话为中心来写的?用“ ”画出来。(2分)
(2)作者从 、 两个方面来表现这一中心
3.你是如何理解“快乐把时光缩短,苦难把岁月拉长”这句话的?(3分)
4.第4自然段作者将 和 进行对比,表现作者的与众不同。而这不同的原因在于: 。(4分)
5.在作者儿时,夏天带来的是 ;长大后,作者对夏天有了不一样的感情,你从文中读出了作者对夏天的 。(2分)
6.作者说苦夏是他“精神的无上境界”,下列不属于作者领悟到的哲理的一项是(2分)( )
A.人生中经历的苦难,也是一种收获
B.苦难能够激励人的斗志,使人成为强者。
C.要像夏天一样,努力发挥自己的能量,创造人生的辉煌。
D.要抓住一切时间,努力提升自己,做出一番成就。
五、习作。(30分)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本来就是平凡且细碎的。但是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往往蕴藏着大价值,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品味生活,就能发现其中的道理。请以“小事不小”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要求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你从小事中品味到的道理。
参考答案
一、1.柜子 乱蹦乱跳 喧哗 疯狂 叫嚷 大蒜 增添 2.文明观影应
该怎么做 3.B
二、1. B 2. B 3. C 4. C 5. B 6. B 7. B
三、1.【A】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艺术,谚语是其中之一。【B】谚语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形象、生动地展示人们的生活。 2.不热不长看谷秀割谷喂老牛 3.D
四、(一)1.C 2.衾枕冷 窗户明 折竹声 3.夜深的时候才知道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时不时还能听到积雪将竹枝压断的声音。 4. B
(二)1.车顶被砸得面目全非,损坏严重冰雹威力大,破坏性强 2.夏天的气温那么高,为什么会下冰雹呢 小水滴 小冰晶 冰粒 3.不能。“一件又一件”表明小冰粒在高空中再度受冷,多次兼并温度低于0℃的小水滴,把小水滴冻结在自己身上,最终形成冰雹;而“一件”表明小冰粒在高空中只是兼并了一次低于0℃的小水滴,这与事实不符。这个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谨性。
4.作比较,解释了冬天冰雹不容易形成的原因。
5. B
(三)1.反问 赞美夏天 2.(1)女人们孩提时的记忆散布在四季;男人们的童年往事大多是在夏天里。 (2)儿时各种各样的昆虫伴侣对家人和朋友有关昆虫的记忆 3.在快乐的生活中,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在充满苦难的生活中,则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4.自己的写作时间其他作家的写作时间酷热的夏季和人生的苦夏(磨难),造就了作者超强的承受力和奋斗的精神 5.快乐 崇拜与喜爱 6.D
五、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