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走进花果山--《9加几》
【教学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9加几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激趣引入,做好数学推理的铺垫
师:老师课前了解到咱班的同学口算能力特别强,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敢不敢挑战?(读出算式,起立抢答)10+1= 10+2= 10+3= 10+4= 10+8=
师:你们怎么算的这么快呀?生:10+几就是十几?
师:是这样吗?试试看10+6= 10+5= 10+9= 10+7=
师:看来10是我们的好朋友,找到它,计算就能又快有准确。【思考】10加几的加法作为本节课的教学起点,让学生清楚地感受到10加几等于十几这种方法又准又快的优越性,为学生应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做好铺垫和准备,同时感受“十”这一计数单位在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动手操作,探究算法
(1)师:光明小学运动会结束后,老师表扬获胜的运动员,我们一起来看,赛跑比赛中获胜的同学登上赛跑光荣榜,投沙包比赛获胜的同学他们登上投沙包光荣榜。(板贴光荣榜)仔细观察这两个光荣榜,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生:赛跑有9人获胜,投沙包有6人获胜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多少人?生:这真是一个好问题,谁能列出算式?生:9+6=15师:板书:9+6=15?(2)师:老师还没讲,我们同学就会计算,真是太厉害了,那是不是等于15呢?需要同学们来验证一下,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生1:一个一个地数师:这个方法简单,还有吗?生2:我想用接着数的方法师:这也是一个好方法,还有吗?生3:我想用移一移,找我们的好朋友10。
师:我们同学真厉害,想到这么多方法,那我们就用小棒来表示同学,用你的方法来摆一摆,算一算9+6是否等于15.要求:学生先自己思考摆小棒,同桌俩都完成了再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汇报交流,明确算法
师:你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生:数一数师:你先摆了几根,(9根)表示谁?(赛跑获胜的同学);然后呢?(我又摆了6根表示投沙包的同学)生1:1.2.3.4.5.6.7.8.9.10.11.12.13.14.15师:最后验证了9+6是不是=15?生:是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我是接着数的,我先摆9根,再摆6根,接着数10.11.12.13.14.15.师:接着数,这是一个好方法。师:还有吗?生3:我也是先摆9根,再摆6根,从6里面移一根和9凑成10,,10+5=15。
追问:为什么移动1根?移动两根行吗?生:不行,9+1=10,9+2不等于10
师:也就是我们先想:9+()=10(板书)然后再分:把6分成1和5(板书)继续追问:把9和1凑成10再计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生:10是我们的好朋友,10+几=十几。师:对啊,我们先算:9+1=10,再算10+5=15 (板书)
师:我们利用课件来课件来梳理一下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我们先想:9+()=10,然后再分,把6分出一根与9凑成10,最后先算9+1=10,再算10+5=15.(边想边说边记录)
师:像这样先把一个数凑成10再计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凑十法实际上就是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来计算,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
优化算法
师:孩子们真棒,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9+6=15,那凑十法与数一数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生:凑十法,因为10是我们的好朋友生:凑十法,数一数太慢了。【思考】设计10人光荣榜,通过观察赛跑光荣榜9人,联想到移动一人到赛跑光荣榜就有10人,找到好朋友了。用小棒来建模,通过摆小棒展示了用“凑十”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并且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凑十”的方法。让每个学生经历“直观操作—交流方法—抽象数字符号表示凑十计算”的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凑十法的表象,加深对凑十法计算算理的理解,体会把计算9+4转化成计算10+3的计算方法使计算既对又快,感悟到运用转化可以帮助提升运算能力。
练习巩固,提升运算能力
师:9+6我们会算了,9+4、9+7呢?请拿出你的课堂练习纸,先读一读题目要求,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生交流
师:你是怎么圈的?怎么算?交流:(1)拆小数凑大数(2)拆大数凑小数师:我们同学真聪明凑十法的方法也时多样的,可以把9凑成十,也可以把另一个加数凑成十。四、发现规律,渗透数学推理
生交流自己的算式并且板贴到黑板上(尽量全班争取把9+2到9+9都有)
师:这些算式你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他们排列起来?师生交流排序:可以按照第二个加数从小到大排列,或者按照和从小到大排列。师问: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是9加几师:是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内容就是——9加几(板书课题)
师:为了让孩子们观察地更清楚,我们把这些算式移到屏幕上,再仔细观察这一列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生: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也变大。师:你们都是竖着观察的,再横着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生: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1师:少的1去哪了呀?生:给9凑成10了。
师:对,在计算9加几的时候,就是从第二个加数里减去1给9,剩下几就是十几。
师:同学们不仅知道了怎么计算9加几,还发现了9加几里隐藏的规律。老师相信你们今后再计算9加几时,一定会又快有准确。【思考】有目的地讲这些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列出来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中的规律。当学生回答出第一个加数都是9,第二个加数越来越大,和也越来越大的时候,作为一年级的学生,能够发现到这种程度,也就达到初步渗透函数思想的目的;二是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发现一般规律,通过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来实现数学推理核心素养的渗透。
谈收获,拓展思考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多,希望同学们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最后老师给大家留一个思考题: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