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课《会变的小手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并能够掌握贴、扎、剪等设计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探究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对手套进行联想,并简单变形和装饰,创作出新的艺术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逐渐树立自己动手、美化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对手套进行有趣的联想。
教学难点:
运用变形与装饰的手法,把手套设计出新的艺术形象。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手套)你知道小手套的梦想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点视频)小手套的梦想是想变成什么?(小孩 树 鸟 鱼)
师:小手套变成了小女孩,变成了鸟,变成了鱼,它的梦想是怎样实现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会变的小手套》(板书:会变的小手套)
讲授新课
手套的功能手套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妈妈做家务需要她;医院的医生需要它;赛场上的拳击手需要它。(点屏幕)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生活中出现了各种材质不同,造型奇特的手套。
联想探究瞧!老师也有喜欢的手套,它粉粉的颜色让我联想到一种小动物。看(加重语气)老师是怎么把它变出来的?
师:“三个手指折起来,留下两只大耳朵(兔子)同学们反应的真快!来再换个方法!“小手指扎起来,扎起一个小嘴巴”(小狗小狐狸小鹿)哇!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那老师这都是用了什么变形方法?生:折 扎(板书:变形:折 扎)
师:又来了一只胖手套,(戴手上)看它像什么?
师:(动作引导)(恐龙 鲨鱼 鳄鱼)同学们根据手套的外形联想到了这么多形象。那我们就变一个恐龙试一试,谁有办法让恐龙变得更凶猛?生:(粘上锋利的大牙齿)
师:哦,添加装饰,粘贴牙齿(板书:装饰:剪贴)来,我们给它粘上锋利的牙齿,哇,立马变得好可怕,大家跟着王老师的手势给这只可怕的恐龙配个音好不好?(哇 哇)看我们玩的这么开心,跑过来两个手套兄弟,他们心连着心,(边做边说)手拉手,趴在沙滩横着走。(螃蟹动作)生:(螃蟹)
师:“沉入海底游啊游”(手套放手掌上,放低点,边说边做动作)(章鱼)原来从不同角度观察,小手套也会有不同的变化。这些都是小手套实现梦想的方法,它们是。。(手指黑板总结一下用折扎变形用剪贴装饰)那还有别的方法吗?
师:下面拿出自己的小手套也来变一变,摆一摆,看你还能把它变成什么?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两分钟。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变的小手套。学生上台展示,并生成了新的变形方法:翻卷、填充、绘画等。
艺术实践
温馨提示:通过刚才的展示,同学们都知道了小手套会变的秘密,下面帮你的小手套实现梦想吧,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动物、人物、植物等,把废纸屑垃圾放到指定的盘中,注意剪刀使用安全。好,大变身开始吧!
展评:“跳蚤市场大拍卖”
师:来,同学们,把你手里的作品摆上去,看着这些精美的作品,咱们来个“跳蚤市场大拍卖”吧!
师:指名找两个学生,这些作品中你有喜欢的吗?你想选哪个?为什么?(往造型 色彩 创意上引导,教师评价语)
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灵巧的双手,丰富的想象,让小手套实现了梦想。(点屏幕)生活中很多物品可以被我们重新利用,变成新的艺术品,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活力。这让我们更加坚信艺术来源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