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测能力)(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单元检测卷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测能力)(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20 11:1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测能力)
【满分:12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现象能说明“面动成体”的是( )
A.时钟的钟摆摆动留下的痕迹
B.旋转一扇门,门在空中运动的轨迹
C.扔出一块小石子,石子在天空中飞行的路线
D.一根舞动的苂光棒
2.一个的角放在10倍的放大镜下看是( )
A. B. C. D.无法判断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②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③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④若,则点B是线段的中点.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如图,将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三角形,若,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5.如图,点C,D在线段上,下列四个说法:
①可以用表示;
②射线与射线表示两条不同的射线;
③以A为顶点小于平角的角共有6个;
④若,则.
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6.已知:;②;③;④,其中能够得到射线OM是的平分线的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7.如图,点C是AB的中点,点D是BC的中点,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有( )
①;
②;
③;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已知与互补,下列说法:
①若是锐角,则一定是钝角;
②若,则;
③若,,则与互余.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9.已知点M是线段AB上一点,若,点N是直线AB上的一动点,且,则的( )
A. B. C.1或 D.或2
10.已知,,OM平分,ON平分,则( )
A.50° B.20° C.20°或50° 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当时钟指向时间为时,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__________度.
12.如图,线段,点C是上的一点,,点D是的中点,则线段的长为________cm.
13.如图,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若且于点F,则________.
14.如图所示,,OC在的内部,,若与互余,则______.
15.如图,已知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1)若点D在线段AB上,则__________;
(2)已知,,若点D在直线AB上,且,则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60分,解答题应写出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6.(8分)如图,已知线段.
(1)按要求作图:反向延长线段至C,使得;
(2)在(1)的条件下,取的中点D,求的长.
17.(8分)观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①,内部有一条射线,则图中有个角;
(2)如图②,内部有两条射线,,则图中有________个角;
(3)如果内部有10条射线,那么图中有_________个角.
18.(1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数学课上,老师给出了如下问题:
如图,,平分.若,请你补全图形,并求的度数.
同学一:以下是我的解答过程(部分空缺)
如图,
,平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二:“符合题目要求的图形还有一种情况.”
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将同学一的解答过程空缺部分补充完整,能正确求出图中的度数.
(2)判断同学二的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若正确,请你在图中画出一种情况对应的图形,并求的度数.
19.(10分)观察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共有几条线段?说明你分析这个问题的具体思路;
(2)请你用上面的思路来解决“十五个同学聚会每个人都与其他人握一次手,共握了多少次”这个问题;
(3)十五个同学聚会,每个人都送给其他人一张名片呢,共送了几张?
20.(12分)如图,以直线AB上一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将一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注:)
(1)如图①,若直角三角板DOE的一边OD放在射线OB上,则_______;
(2)如图②,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一个位置,若OC恰好平分,求的度数;
(3)如图③,将直角三角板DOE绕点O转动,如果OD始终在的内部,试猜想和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1.(12分)已知线段,(a,b为常数,且),线段在直线上运动(点B,M在点A的右侧,点N在点M的右侧).P是线段的中点,Q是线段的中点.
(1)如图①,当点N与点B重合时,求线段的长度(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②,当线段运动到点B,M重合时,求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3)当线段运动至点Q在点B的右侧时,请你画图探究线段,,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时钟的钟摆摆动,属于线在面内动,不能说明“面动成体”,故不正确;
B、旋转一扇门,门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属于“面动成体",故正确;
C、扔出一块小石子,石子在天空中飞行的路线,属于点动成线,不属于“面动成体”,不正确;
D、一根舞动的苂光棒,属于线动成面,不属于“面动成体”,不正确.
2.答案:B
解析:由分析可知:一个角度数为,在10倍的放大镜下观察,这个角的度数为,故选B.
3.答案:B
解析: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故选项①正确;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选项②错误;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故选项③正确;
若,点A、B、C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所以点B不一定是线段的中点,故选项④错误.
故选B.
4.答案:A
解析:将三角形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三角形,

又,
,故选A.
5.答案:B
解析:①不可以用表示,该说法错误;
②射线与射线表示两条不同的射线,该说法正确;
③以A为顶点小于平角的角有,,,,,,共有6个,该说法正确;
④若,无法确定与,的关系,则无法判断,该说法错误;
其中正确说法的序号是②③;故选B.
6.答案:B
解析:①若OM在的内部,,则OM是的平分线,若OM在的外部,则OM不是的平分线,故①错误;
②若OM在的内部,,则OM是的平分线,若OM在的外部,则OM不是的平分线,故②错误;
③,
OM在的内部,
又∵,
OM是的平分线,故③正确;
④,
OM在的内部,
但无法证明,
OM不一定是的平分线,故④错误,故选B.
7.答案:B
解析:由图形可得,
,而与不一定相等,
不一定等于,
故①错误,不符合题意;
点C是AB的中点,



故②正确,符合题意;
点D是BC的中点,


故③正确,符合题意;

故④错误,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成立的有:②③.
故选:B.
8.答案:D
解析:①若是锐角,则一定是钝角,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②若,则,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③若,,则与互余,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3个.
故选:D.
9.答案:C
解析:当N在射线BA上时,,不合题意
当N在射线AB上时,,此时,
当N在线段AB上时,
由图可知,,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当OC在的外部时,如图1所示:
,,OM平分,ON平分,
;
当OC在的内部时,如图2所示:
,,OM平分,ON平分,
;
综上,的度数为20°或50°,
故选:C.
11.答案:;;
解析:①,
故答案为:;
②,



故答案为:;
③当时钟指向时间为时,时针走过小时,分钟走过分钟,
时针与0点的夹角为,
分针与0点的夹角为,
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故答案为:.
12.答案:9
解析:,,

点D是的中点,

.
故答案为:9.
13.答案:
解析:将绕点A逆时针旋转得,
,,
,
,
.
故答案为:.
14.答案:或
解析:,与互余,

如图,当OD在的内部时,

如图,当OD在的外部时,

综上所述,或.
故答案为:或.
15.答案:(1)AD
(2)1或3
解析:(1)点D在线段AB上,如图:

故答案为:AD;
(2),,且,
当点D在线段AB上,如图:

当点D在线段BC上,如图:

故答案为:1或3.
16.答案:(1)见解析
(2)4
解析:(1)补全图形如下图.
(2)如图,


D是中点,

.
17.答案:(1)3
(2)6
(3)66
解析:(1)图①中有,,共3个,
故答案为:3.
(2)在内部画2条射线,,则图中有、、、、、,
共个不同的角;
故答案为:6.
(3)按逆时针方向,以射线为角的始边,
则题图①中分别以射线,为角的终边共有两个角:,;
以射线为始边,射线为终边有一个角:,
所以题图①中角的个数是;
同理,题图②中角的个数是;
经过观察,可以发现角内部射线的条数总比第一个加数小1,
当内部有10条射线时,角的个数是:
.
18.答案:(1)45;;110
(2)正确,画图见解析,20°
解析:(1),平分
.

.
即.
故答案为:45;;110;
(2)正确.所画图形为:
,平分,
.

.
19.解析:(1)图中共有10条线段,分析思路如下:
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共4条;
以B为端点,且与前面不重复的线段有:、、,共3条;
以C为端点,且与前面不重复的线段有:、,共2条;
以D为端点,且与前面不重复的线段有:,共1条;
答:图中共有条线段;
(2)将人演化成点,根据(1)结论可知,
握手的次数为:,
答:十五个同学聚会每个人都与其他人握一次手,共握了105次;
(3)十五个同学聚会,每个人都送给其他人一张名片,即每个人都送了14次,

答:十五个同学聚会,每个人都送给其他人一张名片呢,共送了210张.
20.解析:(2)如图②,因为OC平分,,
所以
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3).
理由如图③因为,,
所以
.
21.答案:(1)
(2)
(3)或
解析:(1)因为P是线段的中点,Q是线段的中点,
所以,,
.
(2)因为P是线段的中点,Q是线段的中点,
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3)如图①,
当点M在点B的左侧时,,
所以;
如图②,当点M在点B的右侧时,,
所以.
综上所述,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