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草原》是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1篇课文。本单元围绕“亲近大自然”这个主题编排了《草原》《丁香结》《花之歌》3篇课文及古代诗歌三首,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想象的天马行空、奇特瑰丽。以此为触发点,我们也将轻轻扭开想象的开关,学会将奇特的想象诉诸笔端,去构造一个奇妙的世界。
《草原》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记叙了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回味空间。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自主读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形式,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积累美的语言。
二、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着重引导学生在在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特别是那些富有想象力的片段,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积累一些写景抒情的语句。
三、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草原景美、人美。
2、学习生字新词,指导书写“勒、涩”,摘抄、积累描写草原景美的句子。
3、抓住重点词句,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一碧千里的美景,并习得抓住特点细致描写景物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赏析文中优美语句,感受大草原的美丽风光。
难点: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和蒙汉之间的深厚情感。
五、教学策略
教法:情景教学法,阅读法,师生互动法
学法:想象感情朗读法,联系生活识字法
六、教学过程
(一)调动积累,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引导交流:看到“草原”这个词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谈话导入: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草原之行后,写下了一篇题为《草原》的优美散文。文章开头便是这样一句话(出示):“这次,我来到了草原。”【动画】这句话浓缩了老舍先生怎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散文。
同学们,昨天布置大家预习《草原》,不知你们自学得怎么样,谁愿接受老师的挑战,读读字词呢?看谁读得既准确又流利。
(二)字词检查,再次激趣
1、师:同学们都养成了预习课文的习惯,相信生字词语的自学难不倒大家。我现在找两名同学,分别听写一组词语,听写完之后,我有问题请教大家。
2、听写词语。两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听写后出示答案【蒙层】 集体订正,练习书写容易出错的字词,重点指导书写“勒、涩”。【汉字】
第一组:一碧千里 勾勒 渲染 翠色欲流
第二组:襟飘带舞 响成一片 礼貌 羞涩
两名同学一起听写:舒服
3、师:仔细观察者两组词语,回顾一下预习时课文给自己留下的印象,你有什么发现?(一组是写草原之景的,一组是写草原之人的。)
4、师:“舒服”也是课文中的一个词,记得在哪句话里吗?一起读一读。“舒”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舍”,右边是“予”,“予”古义指“我”。这个字挺有意思,舍得自己的,心胸宽广就让人舒服。大家知道吗,老舍是作家的笔名,他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板书:舒庆春 舍予)听到这儿,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简介老舍生平。)【图片、蒙层】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老舍先生的这篇散文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的哪些风貌呢?自由读课文,读后试着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概括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给你留下的印象。【蒙层】
2、师:是呀,草原上的景、草原上的人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是那样美!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自然段让我们看到了景美,哪些自然段又让我们感受到草原人美? 【蒙层】
3、出示表格,以第二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理清层次。
(1)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主要写作者一行到了哪里,发生了什么事呢?
(2)出示表格,快速默读后几个自然段,根据表格圈画重点词句,填表格,理清课文层次。【表格、遮罩】
(四)品读景美,得言得意
1、师:草原的景引人入胜,草原的人热情好客。这次,作者终于来到了草原,并且用了一句朴素的话语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当时的心情——“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你从这句话的哪里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2、师:作者到底看到了怎样的草原美景,使他如此激动?他又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文字展现草原的美景呢?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把你喜爱的词句圈画出来,发挥想象,这样的词句给你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并且体会作者的表达好在哪?
3、汇报交流。
预设: “那里的天……表示我的愉快。”抓住“可爱、清鲜、明朗”,读出愉悦之情。
“在天底下……小丘也是绿的。紧扣“一碧千里”,体会辽阔碧绿之美,读出欣喜之情。擦除蒙层呈现明朗的清鲜明朗、辽阔碧绿的草原。【图片、蒙层】
“羊群一会儿……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读中悟出比喻的妙处以及“绣”字的灵动。羊群缓慢移动,呈现“绣”的画面。【动画】
“那些小丘的线条……轻轻流入云际。” 通过“柔美、翠色欲流”体会草原像一幅画那样美。
4、回顾写景内容,想象品味景美。
师:同学们读得入情入境,老师也想把作者看到的美景读出来,好吗?你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默默地想,草原的哪些美景先后映入了你的眼帘?播放第一自然段音频。【音频】
5、师:明朗的天,碧绿的草,柔美的小丘,走动的羊群,(边用放大镜关灯从上往下移动)【放大镜】此情此景让人陶醉,如果真的置身其中,你会说些什么?干些什么?
6、师:作者又是如何表达他的感受呢?
欣赏、体味作者抒发感受的句子。
师生合作,美读品味。
细细琢磨优美的文字,老舍先生带着我们欣赏到了美丽的草原风光,带来了美好的心理感受。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优美的文字。
(1)老师读描写景物的句子,学生读抒发感受的句子;
(2)学生读描写景物的句子,老师读抒发感受的句子。
8、理清文路,指导背诵。
(1)回顾第1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草原的这些景物的?【蒙层】
(2)交流小结:作者是按从上(天空)到下(草地)的顺序来描写的;每写完一处景物,即时抒发自己的切身感受,传达对草原的喜爱、赞美之情。
要关注描写顺序,学习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
(五)扶放结合,感受人美
1.默读第2~5自然段,思考:草原人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学生交流。(板书:远迎、相见、款待、联欢、话别)【选词填空】
2.导学引路,细品“远迎”场面,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语句,圈出重点字词,简要写写阅读感受。
(2)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课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①“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蒙层】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感悟:从“男女老少”体会迎宾的人之多;从“各色衣裳”体会蒙古族人民对客人的尊重;从“风吹来似的”“群马疾驰”“飞”感受蒙古族人民迎客心情的迫切,性格的豪放,待客的热情。
理解“襟飘带舞”。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男女老少” “各色衣裳”再加上“群马疾驰”,才有“襟飘带舞”,将此情此景比作彩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既表达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又表达出了作者的欣喜之情。【蒙层】
②“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在“远迎”前板书:热情。【蒙层、图片、音频】
(3)指导抓住重点词读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3.扶放结合,合作探究后四个场面,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1)小结学法,布置自学要求:默读下面四个场景,先圈画最能表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词句,写写自己的感受,然后再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将你的感受在四人学习小组内交流,最后试着通过朗读将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2)学生自学,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①相见。“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交流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主人的热情好客,引导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客人”和“主人”:“刚才你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对方在说什么吗?为什么握住手不放呢?为什么笑个不停呢?“在“相见”前板书:激情。【图片、蒙层】
②款待。“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师生先共同介绍,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的相关知识,了解民族特色,再交流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结合句子理解“拘束”的意思。在“款待”前板书:盛情。【图片、蒙层】
③联欢。课件出示,欣赏歌舞、套马、摔跤等民族风情,如临其境,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奔放、多才多艺的特点。在“联欢”前板书 “尽情”。【图片、蒙层】
④话别。“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先从字面理解句子的意思,再联系上文,说说“蒙汉情深”体现在哪些方面,“天涯碧草”又是指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指导学生深情朗读。在“话别”前板书:深情。板书: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图片、蒙层、动画】
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
(六)回顾全文,感受情感
1.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个场面朗读,读出各自的感悟。
2.讨论:作者先写草原的风光,再写蒙古族人民。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不仅写了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什么?(再读抒情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草原美景的热爱,对蒙古族人民的热爱。)
3.小结:是的,草原的景是美的,内蒙古族人民更是可爱的,他们热情好客,性格豪放,能歌善舞。作者短短的一次访问,增进了两族人民的情谊,让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这美丽的大草原。【选词填空】
【(七)拓展延伸,激发深情
1.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视频】
2.小练笔:再次步入美丽的草原,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吗?仿照课文写一写。【图片】
要展开想象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再写一写自己的“惜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