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2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共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周恩来少年立志的故事。课文由三个部分组成: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立志“振兴中华”。三件事情在安排上,先写结果,再写原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要素对应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一目标。对于四年级上册的学生,目标在于“把握”而非“概括”,允许学生用己的话来简单叙述。这一单元是在第四单元“了解故事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基础上的巩固和提升,也为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打下基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承载此任务的第一篇课文。发现多件事之间的联系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难点。
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课后练习第一题,引导学生运用第四单元已学习过的“把握一件事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弄清楚课文每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借助表格,梳理三件事的关系,最后把几件事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把握多事件文章的主要内容,促进其“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这一能力的提升。第二课时教学中,重点围绕课后第二题,通过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再结合周恩来写的诗,理解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进一步走进少年周恩来。
二、教学目标
(一)在预习的基础上交流反馈,重点读准“崛”“范”等字音,会写“肃”“赞”“顾”等6个生字。
(二)借助表格,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梳理和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情,通过小组合作,发现事件之间的联系,并能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通过有感情朗读,初步感受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三、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一)学生准备:把课文读通顺,完成《作业本》第一至二题,查找周恩来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交流立志故事
1.板书“志”。引导:“志”字,上“士”下“心”。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或是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才能称“士”,而“志”就是“士”经过用“心”思考立下的志向。(板书:立志)
2.聊志向。你曾立下了哪些志向 (学生交流)
(二)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
1.过渡。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一位国家领导人,他胸怀祖国,不辞辛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就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一周恩来。(出示图片)(板书:周恩来)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他少年时代的立志故事。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①引导学生理解“崛起”:“崛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意思:山峰等突起;兴起的意思。指导学生据词定义。
②请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
③小结。“之”是“的”的意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周恩来为了中华民族的兴起,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发奋学习。
3.检查预习。
(1)听写词语。
①学生听写词语:“清晰”“胸怀”“赞叹”“疑惑”“训斥”。
②课件出示词语,学生核对。(指导: “晰”部首是“日”, “赞”的第六笔是竖提,“疑”左下部分的写法要注意)
③学生齐读词语。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组词语共同点:和题目中的“崛起”一样,这些词语都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构成。
(2)检查读音。(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正音)
屈辱 轧死 占据 抱负 光耀门楣 中华不振 有志者当效此生
(3)引导关注“抱负”的意思。(理想、志向……)
①联系课文,了解周恩来的抱负。
②小结。有志不在年高,所谓——(学生接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就是周恩来的远大志向,也就是他的远大——抱负。
(三)借助表格,梳理事件内容
1.借助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分清事件。
预设一:借助表示时间的词语“新学年开始”“十二岁那年”“一个
星期天”,理清课文共讲了3件事。
预设二:借助表示地点的词语“学校”“奉天”“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理清课文共讲了3件事。
小结。抓住表示时间、地点的词语,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出相对独立的每件事。
2.借助单元篇章页,明确学习要求。
(1)出示第四单元篇章页,回顾已知。(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校对表格,理清事件内容。
时 间 地 点 起 因 经 过 结 果
新学年开始 学校 魏校长提问 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连声赞叹
十二岁那天 奉天 伯父告诫 周恩来疑惑不解 周恩来难以忘怀
一个星期天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周恩来看见一个中国女人被中国巡警训斥 周恩来询问 周恩来体会“中华不振”
(3)看着表格,同桌互相说一说三件事的主要内容。
(四)再借表格,把握主要内容
过渡:以往我们用“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概括一件事。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方法:主要人物+事件。(板书:主要人物 事件)出示第七单元篇章页,明确学习新要求。(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1.梳理事件。选择三个同学的作业呈现在大屏幕上,通过比对,形成最简洁的概括。
预设:周恩来立下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立下读书志向)
预设:周恩来对伯父说的“中华不振”感到疑惑不解。(板书:听到中华不振)
预设:周恩来来到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看到中国人敢怒不敢言,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的沉重分量。(板书:看到中华不振)
2.发现事件之间的联系。
(1)出示《作业本》第78页的学习提示。交流事件之间的联系并说理由。
预设一:发现三件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华不振”的两件事之后,才有了修身课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预设二:发现三件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华不振”,所以才在修身课上回答魏校长,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小结。三件事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课文先写了结果再写原因。(板书:结果 原因)
3.自主调整,概括主要内容。
(1)学生尝试把三件事连起来,说课文主要内容。
点拨一:把三件事连起来说,注意三件事的关系,当结果在后时,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来连接事件。
点拨二:当结果在前时,用上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来连接事件。
点拨三:学生汇报时,关注表达,用上合并、删除、改换等方法,把主要内容说通顺,说清楚。
(2)明确评价要求,同桌互说互评。
三件事完整得三颗★,连起来说通顺得两颗★。
预设:周恩来目睹了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的中国妇女遭到中国巡警的欺凌,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深深感受到了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分量,所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3)小结。阅读写多件事情的文章,我们可以先理清楚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想一想事件之间的联系,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说通顺,这样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五)走进修身课,初步感受志向
过渡。读一篇文章,不能只是概括,不能只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时要进入具体的情节中。所以我们先进入周恩来立下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场景。
1.课文中魏校长提问:“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请把学生们的回答都画出来,读一读。
为家父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2.你觉得这个问题还可能有怎样的回答
为出人头地而读书。为成名而读书。为有一份好工作而读书……
3.演一演当时的场景。
(1)引导学生关注周恩来回答问题的语气,圈出“坚定而有力”, 指导说好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
(2)引导学生关注魏校长赞叹周恩来的话,相机理解“有志者当效此生”的含义。
(六)课堂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1.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了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和爱国情怀。下节课我们重点围绕课后第二题,通过查找相关资料, 去进一步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2.布置作业。思考课后第二题,查找资料,尝试读懂周恩来的诗。
附板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主要人物 事件
周恩来 1.立下读书志向 结果
2.听到中华不振
3.看到中华不振 原因
(整理者:萧山区银河实验小学 沈技;
审核者: 萧山信息港小学 陈森燕)
本课时助学设计(预学单、拓展资料及其它等)
统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2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共2课时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比、结合资料,深入理解“中华不振”,探究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周恩来的爱国之情。
(二)读诗歌,借助资料理解诗句意思,进一步感受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三)写自己读书的目的,做到理由清楚。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社会状况,自学周恩来的诗。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了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和爱国情怀。课后请同学思考一个问题,谁还记得?
(二)精读细品,感受“中华不振”
过渡:是的,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为什么会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这个问题。
1.交流反馈。
(1)预设一:主要抓“训斥——哭诉”对比,体会到“中华不振”。
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①点拨。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中华不振”?
从“训斥”感受巡警的欺软怕硬:巡警是在什么情况下训斥了谁
从“哭诉”感受妇女的可怜:原本指望……不但不……反而……
②引导。按常理,巡警应该怎么处理 现在出现了这不合常理的处置方式,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朗读指导。作为中国的巡警,不帮助同胞惩恶扬善,伸张正义,反而因害怕外国列强而欺侮同胞,这就是——(学生答)中华不振!
(2)预设二:主要抓“紧握拳头——劝慰”对比。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①点拨。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中华不振”?
从“紧握拳头”感受围观者的愤怒。如果你是围观者,你当时会想什么
从“劝慰”感受围观者的敢怒不敢言。内心愤怒,却不敢……只能……
②关注反问句。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大家都不敢怎么样。
比较以上两句话,体会反问句语气更加强烈,更能说明围观的人敢怒不敢言。
③朗读指导。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学生答)中华不振!你能将围观着的“敢怒不敢言”读出来吗
2.小结。同学们,这样的场景实在让人愤怒——这,就是因为“中华不振”!
3.全班朗读,体会情感。
引读:让我们把这份怒火、耻辱和无奈都送进这一字一句中,读出当时的场景。
这位可怜的妇女,在自己的国家,亲人活活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却无处申冤欲哭无泪,这是——(学生读)中华不振!
作为中国的巡警,不帮助冋胞惩恶扬善,伸张正义,反而欺软怕硬,这是——(学生读)中华不振!
作为围观的每一个中国人,面对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人欺凌,却敢怒不敢言,全是因为——(学生读)中华不振哪!
(三)结合资料,走近少年恩来
1.提问。面对这一幕幕,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交流。(预设:为什么在中国的领土上,中国人会无处申诉 )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社会背景。
3.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当时是20世纪初。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从鸦片战争开始,一再妥协退让,相继与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就要被欺负,所以在我们国家出现了外国人的租界。文章中所写的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在当时叫“租界”。外国列强打着租借的幌子,在租界里横行霸道。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这样的标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清政府无力保护自己的子民,不敢得罪洋人,造成洋人和二毛子(为洋人办事的中国人)横行霸道、欺凌百姓。
4.小结:在租界的见闻,让少年周恩来真正体会到什么叫“中华不振”。于是才有了修身课上铿锵有力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拓展阅读,学习诗歌。
过渡:长大后,周恩来去日本留学,临行前写下一首诗。
出示诗歌: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1)交流反馈。
“邃密群科济世穷”,周恩来要深入研究各种科学,要挽救国家的危亡。
“面壁十年图破壁”,写出了周恩来想刻苦钻研,在学有所成之后,像破壁的巨龙一样,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
(2)是的,有的人只是说说而已,而周总理真的一生都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
出示资料:1927年他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等多次战役,1946年之后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国家总理,还曾兼任外交部部长,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一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他仍然坚持工作。他一生严于律已,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
(3)出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齐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四)交流理想,写清理由
过渡:少年周恩来生活的时代,中国积贫积弱,所以他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目前中国正走向民族复兴,已经变得强大起来了,你们读书又是为了什么呢
1.反馈交流。
预设1:“找到好工作,挣大钱”等功利的读书志向。教师引导:为
了更好的生活无可厚非,但是更高远的目标也许会让你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实现更高远的人生目标。
预设2:只能简单说明自己的志向。教师引导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理由。
2.修改。重点写清楚理由。
(五)总结全文,推荐阅读
1.总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周恩来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周恩来把自己的全部生命奉献给了祖国,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2.出示周恩来总理生平中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提示: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周恩来传》, 了解我们的好总理奋斗的、光辉的一生。
附板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华不振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作业讲解第三课时
1、教材简要分析
本文讲述了周恩来少年立志的故事。课文由三个部分组成: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立志“振兴中华”。三件事情在安排上,先写结果,再写原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发现多件事之间的联系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学习的难点。
1、课后小练笔技巧点拨
学习了这篇课文,在我们的心中一定涌动着为祖国的振兴,为人民的富强而发奋读书的激情,那么,就结合自己的志愿,确定好自己的理想。
首先要讲清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接着就要说一说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现在应该怎样去做。也可以写将来实现了理想,自己会做些什么。
结合范文,分析小练笔要点:
1、课堂作业本重点讲解
1. 第二题“根据拼音写汉字”讲解
(1)“兄”“凶”“胸”
“兄”表示兄弟中的长者,与“弟”相对。
“凶”表示残暴的,凶恶的。
“胸”本义指胸膛,这里指周恩来胸中怀着祖国。
(1)“震”“镇”“振”
“震”有诸多意思,其中一个意思特指地震。
“镇”在这里表示安定,“镇静”即表示镇定。
“振”共有三个意思,显而易见,这里指第三个意思,兴起。
1. 第三题“标点符号”讲解
、
答案:
(1) , :“ ? ?”
(1) ? 。
解析:
(1)疑问语气后用“?”,周恩来说的话便是“问道”后的内容,所以要加上“”
(1)这一题较简单,只需要分析出句型即可,第一句是疑问句,用“?”,第二句是陈述句,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2张PPT)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课时
BY YUSHEN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为什么会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BY YUSHEN
◆默读第15—17自然段,划出表现“中华不振”的句子,圈关键词,写写感受,作好批注。
学习活动一
精读细品,感受“中华不振”
BY YUSHEN
中华不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BY YUSHEN
精读细品,感受“中华不振”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大家都不敢怎么样。
中华不振!
反问
BY YUSHE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面对这一幕幕,你有什么疑问吗
BY YUSHEN
结合资料,走近少年恩来
当时是20世纪初。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从鸦片战争开始,一再妥协退让,相继与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就要被欺负,所以在我们国家出现了外国人的租界。文章中所写的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在当时叫“租界”。外国列强打着租借的幌子,在租界里横行霸道。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这样的标牌: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清政府无力保护自己的子民,不敢得罪洋人,造成洋人和二毛子(为洋人办事的中国人)横行霸道、欺凌百姓。
BY YUSHEN
结合资料,走近少年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读诗歌,借助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
◆想一想:从哪里可以看出周恩来少年时代这样立志,长大后也是这样去践行的
学习活动二
BY YUSHEN
1927年他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八一南昌起义等多次战役,1946年之后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一直任国家总理,还曾兼任外交部部长,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一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他仍然坚持工作。他一生严于律已,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
结合资料,走近少年恩来
BY YUSHEN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BY YUSHEN
◆独立思考自己读书的原因。
◆选择其中一种表达方式写清楚自己的读书志向和理由。
学习活动三
交流理想,写清理由
我的理想是: 因为(举事例) 我希望 我曾经看到(举事例):
所以我的理想是:
1924年,任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17年青年时期;赴日留学,1920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新中国成立后,
任政府总理,兼外交部长。(共9张PPT)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三课时
BY YUSHEN
本文讲述了周恩来少年立志的故事。课文由三个部分组成: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立志“振兴中华”。三件事情在安排上,先写结果,再写原因,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一、教材简要分析
BY YUSHEN
语文要素: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人文主题:家国情怀
BY YUSHEN
小妙招:
1.讲清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2.说一说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现在应该怎样去做。
3.将来实现了理想,自己会做些什么。
二、课后小练笔
BY YUSHEN
范文指引
是什么?
为什么?
c
c
怎么做?
BY YUSHEN
试着自己写一写,并修改吧!
小练笔修改
BY YUSHEN
三、课堂作业本讲解
“兄”表示兄弟中的长者,与“弟”相对。
兄
凶
胸
“凶”表示残暴的,凶恶的。
“胸”本义指胸膛,这里指周恩来胸中怀着祖国。
BY YUSHEN
三、课堂作业本讲解
兄
凶
胸
震
“震”有诸多意思,其中一个意思特指地震。
镇
振
“镇”在这里表示安定,“镇静”即表示镇定。
“振”共有三个意思,显而易见,这里指第三个意思,兴起。
BY YUSHEN
三、课堂作业本讲解
,
:
“
,
?
”
?
。(共21张PPT)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一课时
BY YUSHEN
你曾立下了哪些志向?
1.我想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
2.我想当一名老师,教育学子;
3.我想......
课前谈话,交流立志故事
BY YUSHEN
字翔宇,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
人物简介
周恩来(1898年-1976年)
BY YUSHEN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就是周恩来为了中华民族的兴起,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发奋学习。
理解课题
之:的
崛起:
1.山峰等突起
2.兴起
崛起
之
BY YUSHEN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
清晰 胸怀 赞叹 疑惑 训斥
晰
赞
疑
BY YUSHEN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
清晰 胸怀 赞叹 疑惑 训斥
这些词语都由两个意思相近的字构成。
BY YUSHEN
屈辱 轧死 占据
光耀 门楣 抱负
中华不振
有志者当效此生
抱负
理想
志向
周恩来的抱负
是什么呢?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
BY YUSHEN
◆默读全文,思考:课文讲了几件事 一读课文完成表格一二两列,二读课文完成后面三列。
学习活动一
时间 地点 起因 经过 结果
借助表格,梳理事件内容
BY YUSHEN
校对表格,理清事件内容
时 间 地 点 起 因 经 过 结 果
新学年开始
十二岁那天
一个星期天
学校
魏校长提问
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连声赞叹
奉天
伯父告诫
周恩来疑惑不解
周恩来难以忘怀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周恩来看见一个中国女人被中国巡警训斥
周恩来询问
周恩来体会“中华不振”
BY YUSHEN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借助篇章页,回顾已知
BY YUSHEN
校对表格,理清事件内容
时 间 地 点 起 因 经 过 结 果
尝试自己说一说三件事的主要内容。
新学年开始
十二岁那天
一个星期天
学校
魏校长提问
周恩来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连声赞叹
奉天
伯父告诫
周恩来疑惑不解
周恩来难以忘怀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
周恩来看见一个中国女人被中国巡警训斥
周恩来询问
周恩来体会“中华不振”
BY YUSHEN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BY YUSHEN
◆根据上面的表格,梳理主要人物和事件,试着用“周恩来干什么”的句式来概括每一件事。完成作业本第四题第二小题。
◆完成后再思考:三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并把这三件事串联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活动二
再借表格,把握主要内容
BY YUSHEN
主要人物缺少
事件概括不完善
缺少“结果”
BY YUSHEN
果
因
周恩来伯父感叹“中华不振”,这让他疑惑不解。
周恩来在租界看到一位中国妇女收到洋人的欺侮而无处说理,这让他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主要人物
事件
主要人物
事件
BY YUSHEN
果
因
关系
先写了结果再写原因
BY YUSHEN
果因关系
先写了结果再写原因
有什么联系?
再借表格,把握主要内容
周恩来伯父感叹“中华不振”,这让他疑惑不解。
周恩来在租界看到一位中国妇女收到洋人的欺侮而无处说理,这让他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
在课上,周恩来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因为周恩来看到不公平的现象,体会并理解伯父的话,萌生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想法。
果
因
BY YUSHEN
把三件事连起来说,注意三件事的关系,当结果在后时,用上关联词“因为……所以……”来连接事件。
当结果在前时,用上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来连接事件。
汇报时,用上合并、删除、改换等方法,把主要内容说通顺,说清楚。
自主调整,概括主要内容
三件事完整得三颗★
连起来说通顺得两颗★
BY YUSHEN
◆自由朗读1—10自然段,找出学生们的回答,思考:还会有怎样的回答?
学习活动三
走进修身课,初步感受志向
走进修身课,初步感受志向
还可能有怎样的回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BY YUSHEN
课堂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思考课后第二题,查找资料,尝试读懂周恩来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