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课 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课程标准】
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秦朝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教材分析】
本课以秦朝建立的条件、巩固大一统的措施、秦朝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为核心内容,在整个单元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整个模块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秦朝统一六国的条件部分承接和联系了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内容;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与农民起义又与第4课《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的内容衔接。这三课一起贯穿起来构成了中国早期封建制度的雏形。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了解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理解国家兴衰存亡的一般规律。
【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1.唯物史观
通过对第3课《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建立》的学习,让同学们理解战国末期经济的长足发展是秦朝能够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战国末期各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交流的频繁、华夏民族观念的深化,进而加速了秦朝统一中国的速度,慢慢走向统一多民族的封建社会。
同时,通过对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的探究,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即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
2.时空观念
通过地图了解秦国具体的地理位置、秦国攻打六国的顺序、秦国的疆域,加强学生的印象,从而更为深刻地理解秦朝大一统的形势。通过陈胜、吴广起义进军路线图、楚汉战争示意图的解读,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
3.史料证实
在本课的教学中,大量充分地运用了史料,让学生在史料中找到有效的信息,既有利于加深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
4.历史解释
从图片和文字资料中提取关键的信息,在了解基本历史史实的前提之下学会归纳升华,学会对历史进行解释,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揭示深层次的内涵。
5.家国情怀
通过学习该课,学生增强对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自豪感和判断力,增强自身的民族认同感,理解国家兴衰存亡的规律。
【重点】 着重掌握秦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秦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掌握秦朝的暴政及其影响、秦末农民起义。
【难点】 理解秦始皇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
理解秦末暴政对国家恶劣的影响。
【教、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提升学生获取、解读、归纳和表述等方法,积累必 要的学习历史的能力。
课前教学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及预测效果
课 前 准 备 1.依据课标和学情、精选史料、精心设计教 学流程、制作教学课件。上传共享到到学生平板电脑 通过平板按时完 成老师的布置的预习任 务。 学 生 熟 悉 教 材 基础知识,对知识有 个宏观了解,提升快 速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导 入 1. 课前播放视频: 宣传片暖场。 2. 展示两段史料:“历史是延续的,但永远是变的,因革损益,随时而异,其间仅有缓速显晦之别。”——郭廷以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课前认真欣赏 视频,注意收集视频中 的有用信息。 自由发表 自己观点。 2.认真阅读材料,回答老师口头提问 1、注意多渠道 收集生活中 的有用 历史信息。 2、学生认识到 生活中处处有历史。 3.营造学习场 景。 4.导入新课
课堂互动
整 体 感 知 解析课题课标和教材分析 通览教材标题、构 建知识框架,明确学习 重点, 了解课题和单元 标题的关系,子目录与 课题的关系。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提供研究学习秦朝历史的资源 拓展学习历史的途经 1、注意多渠道 收集生活中 的有用 历史信息。 2、学生认识到 生活中处处有历史。 。
2.运用课件中文字、音频、视频资源,训练学生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得出正 确结论的方法。增加音乐资源,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3.通过史料的呈现和解读,培养学生扩大收集学习资料的途径和提高解读、整理相关资料的能力。使 学生逐步掌握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学互动来提高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一、从“诸侯卑秦”到“秦并天下”(军事统一)
展示图片并设问:地图反映出周秦之际发生了哪些变化? 展示图片并设问:地图反映出周秦之际发生了哪些变化? 展示图片并设问:地图反映出周秦之际发生了哪些变化?
展示秦国历代国君(方国-诸侯国-王国-帝国) 从表格中的不同时期君主称号的变化反映国家性质和地位的变化。 正确解读表格内容 提高解读表格的能力,发现表格背后隐藏的隐性知识
学习任务一: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从“诸侯卑秦”到“秦并天下”的原因和条件。根据课件内容材料1-10,完成学习任务一的小结 提升见微知著的能 力, 以小见大。 关注权威经典史料和考古发现互相印证和 领悟: 史料的真实性鉴别,权威性比较。
快速阅读 增加储备 概括归纳 认识到某些事件 之间的关联性。
1.原因和条件 (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2)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3)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4)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5)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6)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探究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2.过程(师出有名VS师出无名) 认真读图、听讲、思考、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辩证的看待战争的正义性 战争的胜负需要实力和策略
二、“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
学习任务二:阅读教科书第一目“秦的统一”第四段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秦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措施。 结合材料11-22完成表格内容。 关注选必修内容,提炼知识点,进行分类。 提高学生论从史出的思维意识。
1.秦朝制度推广与创新(制度统一)
三、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文化统一)
关注考古遗址
了解统一文字、车轨、货币、和度量衡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提升学生整理知 识点的能力。
周秦之际的社会转型 1.中央君主权力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集中到秦朝君主集权的“皇帝制”。 2.地方权力由分散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制到集权于中央的郡县制。 3.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商周时期的贵族世袭到秦朝官员由皇帝任命。 4.大一统:从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观念上的“天下一家”到制度上的大一统,地域上真正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经济文化层面的统一,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真正形成。 回归课题 画龙点睛 发现变化的本质。
学习任务三.总结并理解秦朝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影响。 1.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2.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3.幅员辽阔,奠定了后世的基本疆域版图。 4.确立的政治制度被后世沿用,影响深远。
历史名人评价秦始皇 注意评价者的出发点和依据。 全面客观的分析历史人物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秦朝暴政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1.穷奢极欲,大兴土木 2.求仙访药,动众巡游 3.开疆拓土,修筑长城 4.徭役沉重,刑罚严苛 5.焚书坑儒,钳制思想
四、从神坛跌入地狱(暴政与速亡)
反抗秦暴政的农民起义(战争) 争夺全国统治权的斗争
【史料阅读】贾谊认为秦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焚书坑儒 严刑峻法
课堂小结 感悟王朝兴衰的
课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