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与民族交融 教学方案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的知识主线是中华文明在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的进一步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上承秦汉帝国、下启隋唐帝国,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基础。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为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情况及其意义。东汉末年由于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军阀混战,形成三国两晋政权更迭局面。
这期间除了西晋短暂的统一,多数时间都是长时期的政权分立,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政治典章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时期。政治上,国家由长期分裂再次走向新的大一统;经济上,北方人民为了躲避战乱流亡南方,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南方,促进了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地图和教材,梳理三国、西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等时期朝代更替的基本史实,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特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力。
2.通过分析归纳南方经济开发的原因、表现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意识和方法。
3.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与影响,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的开发。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设计意图)《滚滚长江东逝水》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也是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的卷首语,其悲壮慨叹的主题把学生带入历史,用视频歌曲方式吸引学生感性兴趣。
【讲授新课】
问题探究一: 阅读课本画出三国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顺序示意图(5分钟)
问题探究二:江南的开发(12分钟)
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关中自汧、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ー,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总之,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史记·货殖列传》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魏晋之前,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南方经济落后。
阅读材料,说说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东晋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増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治、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
——《中国历史纲要·上》
扬州(略当江南大部)“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约相当今宁绍平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
——《宋书》
学生回答问题预设: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民族融合。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人民的辛勤劳动。
教师总结:
①江南经济发展原因
◆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北民南迁,带去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人民的辛勤劳动。
再思考 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②江南开发的表现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ong),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鄠(hu) 、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角度,通过史料实证的方法来看待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巩固练习【史料实证】
史料 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地势低下潮湿)……地广人稀,饭稻羮鱼,或火耕而水耨(除草的工具)”。汉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沿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转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摘编自李文澜《唐代长江中游水患与生态环境诸问题的历史启示》
思考:根据史料指出南方经济开发的历史进程,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试答:
过渡:在南方经历东晋和南朝的时期,北方先后经历了十六国和北朝,接下要讲的孝文帝改革,正是发生在北方北朝时期。出示政权更迭示意图,确定北魏在历史上的时空,培养时空定位的能力。
问题探究三:北魏孝文帝改革(10分钟)
教师出示《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帮助学生建立时空概念。
改革的背景:
◆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初步结束北方分裂割据局面,民族融合加强。
◆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
改革的内容:
◆迁都洛阳,改籍贯
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今山西大同),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汉化政策
穿汉服: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说汉话:朝中禁鲜卑语,改说汉语,30岁以上暂缓。
改汉姓:改鲜卑姓为汉姓,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
与汉族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孝文帝)规定宗室诸王正妃“应取八族及清修之门”,并强制性地命自己的几个弟弟分别娶陇西李氏、荥阳郑氏、范阳卢氏及鲜卑勋臣八姓之首穆氏之女为妃。
——何德章《伪托望族与冒袭先祖》
改革的意义
(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东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南朝四代,政治上仍沿袭晋朝的旧习而不能振作,但经济上则因大量北方人口的南迁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北朝统治下的北方,虽然是政权分立、战乱频仍,却也促成了民族间的大融合,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大一统的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
◆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为结束分裂,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课堂小结】
课堂检索
【夯实基础】
1.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
A. 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 B. 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
C. 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 D. 中外交流与政权分裂
2.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正确的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3.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南渡”直接推动了( )
A.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B. 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大交融
C. 江南地区的大开发 D.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对接高考】
4.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
A. 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 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 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5.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说:“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A. 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 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 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