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设计】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单元整体规划+课时课件+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教学设计】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单元整体规划+课时课件+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30 08:53:09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新知讲解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8
作业布置
09
目录
03
核心素养目标
04
新知导入
01
02
单元主题概述
单元教学结构图
单元主题概述
本单元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栽培植物的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植物器官;理解它们的作用。为学生逐步建立生命世界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搭建脚手架。
单元教学结构图
凤仙花的一生
种子萌发
种子特征
选种播种
萌发条件
植株生长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形态
功能
生命延续
种子传播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对种子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概括种子内部结构共同特征,推测种子内部结构作用。
(1)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认识到种子外形各不相同,但内部结构基本相似。
(2)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1)综合运用感官、借助工具、采用解剖等方法,观察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2)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特征。
产生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新知导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春天,农民伯伯为什么播种种子?
新知导入
种子播种后在一定条件下会繁殖出新的植株,然后开花、结果。如此反复,生命得以延续。我们把这样的植物称为“绿色开花植物”。
胡萝卜
向日葵
新知导入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种子有什么特征?
新知讲解
活动1:观察描述种子外部特征
我们收集到哪些植物的种子?
新知讲解
向日葵
玉米
蚕豆
苹果
活动1:观察描述种子外部特征
新知讲解
花生
红松
冬瓜
红枣
活动1:观察描述种子外部特征
新知讲解
植物的种子各种各样,它们有什么不同?
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活动1:观察描述种子外部特征
新知讲解
手摸:软硬、光滑程度
有的种子有毒,不要随便品尝
活动1:观察描述种子外部特征
眼看:形状、颜色、大小
鼻闻:气味
新知讲解
活动1:观察描述种子外部特征
种子外部特征观察记录表 种子名称 颜色 形状 大小 气味 表面光滑程度
新知讲解
蚕豆:青绿色或棕褐色,扁扁的,肾状,表面粗糙,1.2~1.5厘米。
绿豆:浅绿色或黄褐色,圆柱形,表面光滑,2.5~4厘米。
活动1:观察描述种子外部特征
新知讲解
芝麻:黑色或白色,有个尖尖角,表面光滑,很小。
玉米:黄色、白色、黑色或紫色,楔形,表面粗糙,1.3~1.8厘米。
活动1:观察描述种子外部特征
新知讲解
小麦:黄色,卵圆形,表面粗糙,6~8厘米。
葵花子:浅灰色,长水滴形,表面粗糙,0.5~2.5厘米。
活动1:观察描述种子外部特征
新知讲解
我的发现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活动1:观察描述种子外部特征
新知讲解
种脐
种皮
种子都有种皮和种脐。种脐的外形,有的在种子侧面,有的位于种子一端。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卵形等。
活动1:观察描述种子外部特征
新知讲解
种子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发育成植物,它们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
活动2:猜测种子的内部结构
新知讲解
把我们的猜想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活动2:猜测种子的内部结构
新知讲解
取一粒干的蚕豆和用水浸泡一天的蚕豆,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
活动3:观察蚕豆种子结构
新知讲解
个体较小
表皮干且硬
个体较大
表皮柔软有弹性
活动3:观察蚕豆种子结构
新知讲解
解剖蚕豆
实验器材
镊子
放大镜
浸泡过的蚕豆
活动3:观察蚕豆种子结构
新知讲解
①用镊子将蚕豆的表皮轻轻剥掉,沿种子裂缝将豆瓣轻轻打开。
②用放大镜观察蚕豆豆瓣的内部结构
活动3:观察蚕豆种子结构
新知讲解
温馨提示
正确使用镊子: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镊子,使镊子后柄位于掌心,视需要而加上中指。注意不要太用力,以避免手发抖。
活动3:观察蚕豆种子结构
新知讲解
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放大镜使用方法
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活动3:观察蚕豆种子结构
新知讲解
用画图方式记录观察到的蚕豆内部结构
种子名称 内部结构
活动3:观察蚕豆种子结构
新知讲解
蚕豆内部结构
蚕豆内部有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种结构。
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共同构成种子的胚。
活动3:观察蚕豆种子结构
新知讲解
活动4:观察更多植物种子内部结构
解剖观察浸泡过的菜豆、花生、红豆的种子内部结构。
菜豆
新知讲解
(保护)
菜豆、花生、红豆的种子和蚕豆一样内部的胚和外部的种皮组成。种皮和胚各起什么作用?
活动4:观察更多植物种子内部结构
(幼苗)
花生
新知讲解
种皮

(保护)
(幼苗)
菜豆、花生、红豆的种子和蚕豆一样内部的胚和外部的种皮组成。种皮和胚各起什么作用?
活动4:观察更多植物种子内部结构
新知讲解
种皮

(保护)
(幼苗)
菜豆、花生、红豆的种子和蚕豆一样内部的胚和外部的种皮组成。种皮和胚各起什么作用?
活动4:观察更多植物种子内部结构
新知讲解
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
活动4:观察更多植物种子内部结构
新知讲解
玉米种子除了种皮和胚之外,还有胚乳,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活动4:观察更多植物种子内部结构
新知讲解
活动5:研讨
1.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新知讲解
2.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不同植物的种子内部都有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种结构共同构成种子的胚。
活动5:研讨
新知讲解
3.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等结构。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发育成植物的茎,子叶内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种子萌发提供发育所需的养分。
活动5:研讨
新知讲解
活动6:拓展
寻找不同植物的种子,做一幅种子贴画。
新知讲解
制作准备
各种种子
胶水
卡纸
刮板
筛网
镊子
铅笔
活动6:拓展
新知讲解
制作步骤
(1)确定要制作的主题,比如小动物、花草、房屋等。
(2)取一张合适的卡纸,先设计好主题,再用铅笔画出
轮廓,布局应注意均衡、大小适中、画面合理。
(3)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选取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种子。
(4)在卡纸上涂少许胶水(适量,防止干燥),用刮刀均匀地铺开。再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向各部分填放种子。
(5)根据种子的大小而定,大粒的用手或镊子,小粒的可有筛网均匀地撒在规定部分种子全部填放完后,用手把种子按牢,等胶水稍干后修整一下。
活动6:拓展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种子的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________,可发育成新的植物。
(2)种子分为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3)种子内部的胚由______、胚根、胚轴和______组成。


种皮
子叶
胚芽
课堂练习
2.判断题
(1)种皮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种子。( )
(2)种子的子叶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
(3)不同植物的种子大小、形状等有所不同,同一植物每粒种子完全相同。( )
(4)通过观察植物种子的结构,我们发现种子都有种皮和胚乳。( )




课堂练习
3. 请在图中,将种子各部分名称的序号填入相应空格内。
A.种皮 B.子叶 C.胚根 D.胚芽
A
B
C
D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但种子都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四部分。
板书设计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幼苗是由胚发育来的。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作业布置
制作一幅种子贴图,比一比,谁做得好。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单元(或主题)名称 植物的生长变化
主题概述 本单元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栽培植物的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植物器官;理解它们的作用。为学生逐步建立生命世界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识搭建脚手架。
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1)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2)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3)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4)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5)技术、工程与社会 二、学习内容: 5.2.4说出植物某些共同特征;列举当地植物资源,尤其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 5.4.5描述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构成。
5.6.8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6.1.1描述植物的生存和生长需要水、阳光、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6.1.2描述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 7.1.1举例说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维持植物生存的作用。 8.1.1举例说出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举例说出植物通常会经历由种子萌发成幼苗,再到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的过程。 8.1.2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繁殖后代。 8.1.3列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的实例。 12.2.3尝试设计和制作某种产品的简化实物模型,并反映其中的部分科学原理。 三、学业要求: ●能概括植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能设计简单方案,探究水、阳光、空气、温度等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能设计简单方案并实施操作,搜集植物生存、生长所需条件的证据。 ●能说出植物有基本生存需要,认识到植物某些结构具有帮助其维持自身生存相应功能。 ●认识不同环境下的植物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特点。 ●能分析不同环境中植物的不同外部形态特点对维持其生存的作用。 ●能收集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外部形态特征的信息。 ●认识生物通过生殖、发育和遗传实现生命的延续。 ●能分析植物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相应特点。 ●能记录、整理和描述常见植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对栽培植物以及观察植物的生命周期产生兴趣。 ●教师引导下,用常用工具制作某种产品简化实物模型,能反映其中部分科学原理。
教材分析 如同动物具有生命周期现象一样,植物也具有生命周期现象。它们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这一过程循环往复使得它们的种族得以延续。不同植物生命周期的具体表现不同,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大部分是由种子繁殖后代的,种子如何发育成一株植物?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又有什么意义呢? 本单元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栽培植物的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认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器官;理解它们在植物生长、生存、繁殖后代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关于生命周期的认识。 本单元共8课,大致分为3个部分。 第1~2课,引导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并在实际种植中体会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知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 第3~7课,主要涉及植物的根、茎和叶、花、果实和种子及种子传播的学习,其中第3-6课是引导学生对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植物器官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在此基础上研究植物各个部分的作用,知道植物的形态结构与作用有关,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第5课和第6课是重点关注传粉现象及种子的传播,引导学生理解地球上每一种生物的生存都与环境密切相关,不同环境下的植物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特点,意识到植物能适应周围的环境。 第8课,是对凤仙花一生生长变化的总结,也是对整个单元学生亲历的科学实践过程的总结。
学情分析 植物会长高、长大,许多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开花结果,这样一些事实,四年级的学生都知道,但还不曾去深入地探究。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关于生命世界的认识。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盛,乐意通过动手,了解大自然,对各种不同的植物更是有着非常强烈的欲望和好奇心。美丽的凤仙花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但大多数学生的种植经验不足,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教师要给予关注和指导,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种植成就感,为接下来对植物的研究奠定基础。
单元目标 一、科学观念 1.正确说出绿色开花植物通常经历的生命周期,能用植物生命周期的知识解释生命的延续。 2.识别植物的营养器官及其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和繁殖的作用。 3.总结植物维持生命需要的基本条件。 4.理解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理解植物能适应周围的环境。 二、科学思维 1.熟练掌握推理、建模等方法研究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与作用并提出合理的解释。 2.逐渐形成推理论证意识。 三、探究实践 1.熟练掌握解剖、观察、实验等方法研究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特征与作用,合理使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植物生长变化。 2.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感官观察研究植物体的形态特征,基于观察记录有依据地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及规律。 四、态度责任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持续保持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探究兴趣。 2.能与多人分工合作进行探究活动,能够以事实为依据陈述自己的观点、接纳他人的观点,面对有力证据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
单元结构化活动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测试性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2.制定观察凤仙花生长计划。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 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或问题) (一般1-2个)达成评价1实 验 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了解蚕豆种子构造和胚的作用。1实验课种植凤仙花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条件。1.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2.如何观察记录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 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空气、水和温度等条件。 能合理使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植物生长变化。1实验课种子长出了根①描述种子萌发过程。 ②认识根的形态和功能。①种子发芽的过程是怎样的? ②根对植物有什么作用?知道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根有输送和固定作用。1实验课茎和叶①观察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作用。 ②实验观察茎叶作用。 ④推测根茎叶特征与生长环境相适应。茎叶对植物的生存分别起什么作用?①植物的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②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③植物的叶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④根茎叶特征与生长环境相适应。1实验课凤仙花开花了①观察花的结构。 ②观察雄蕊和雌蕊特点,分析其作用。凤仙花的花是什么样的?①知道花的结构一般包括花萼、花瓣、雌蕊、雄蕊。 ②雄蕊和雌蕊是花主要结构。雄蕊上有花粉,花粉落到雌蕊上,雌蕊可发育成果实和种子。1实验课果实和种子①了解果实结构及各部分作用 ②会区分果实和种子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有什么作用?知道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果皮起保护作用,种子繁衍生命。1实验课种子的传播①了解植物传播种子方式及意义。 ②了解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植物的种子是怎么传播出去的?①植物繁殖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 ②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有着直接联系。1实验课凤仙花的一生知道什么是生命周期。 从凤仙花的一生观察中,我们获得哪些收获?凤仙花的生命周期是先种子萌发,再长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最后死亡。整个生长过程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学设计
一、素养目标
1.科学观念:
(1)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认识到种子外形各不相同,但内部结构基本相似;
(2)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2.科学思维:
对种子内部结构进行观察和比较,概括种子内部结构共同特征,推测种子内部结构作用。
3.探究实践:
(1)综合运用感官、借助工具、采用解剖等方法,观察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2)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特征。
4.态度责任:
产生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科学观察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并通过比较得出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
难点:比较分析得出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并推测其作用。
三、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 ☆
观察种子外部特征 能找出不同种子外形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能 基本能 不能
猜测种子内部结构 能画出种子内部结构猜测图 能 基本能 不能
观察蚕豆种子结构 能说出干蚕豆种子和浸泡过的蚕豆种子不同点 能 基本能 不能
能说出蚕豆种子内部结构 能 基本能 不能
观察更多植物种子内部结构 能说出不同植物种子内部结构相同之处 能 基本能 不能
知道玉米内部有胚乳 能 基本能 不能
学习收获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农民伯伯为什么播种种子? 明确: 种子播种后在一定条件下会繁殖出新的植株,然后开花、结果。如此反复,生命得以延续。我们把这样的植物称为“绿色开花植物” 2、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种子有什么特征? 由诗句导入,了解学生对种子萌发的熟知情况。进而聚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关注学生对植物种子萌发的了解。
(二)探究活动 一、评价活动一:观察描述种子外部特征 1、我们收集到哪些植物的种子? 小组展示,交流: PPT展示常见的植物种子,如向日葵、玉米、蚕豆、苹果、花生、红松、冬瓜、红枣等。 2、植物的种子各种各样,它们有什么不同? 提示: 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眼看:形状、颜色、大小 手摸:软硬、光滑程度 鼻闻:气味 有的种子有毒,不要随便品尝。 小组观察,并记录。 种子外部特征观察记录表种子名称颜色形状大小气味表面光滑程度
3、教师根据学生观察情况,适当补充: (1)蚕豆:青绿色或棕褐色,扁扁的,肾状,表面粗糙,1.2~1.5厘米. (2)绿豆:浅绿色或黄褐色,圆柱形,表面光滑,2.5~4厘米。 (3)芝麻:黑色或白色,有个尖尖角,表面光滑,很小。 (4)玉米:黄色、白色、黑色或紫色,楔形,表面粗糙,1.3~1.8厘米。 (5)小麦:黄色,卵圆形,表面粗糙,6~8厘米。 (6)葵花子:浅灰色,长水滴形,表面粗糙,0.5~2.5厘米。 4、通过观察,我们有什么发现? 明确: (1)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2)种子都有种皮和种脐。种脐的外形,有的在种子侧面,有的位于种子一端。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卵形等。 二、评价活动二:猜测种子的内部结构 1、种子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发育成植物,它们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测。 2、把我们的猜想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 三、评价活动三:观察蚕豆种子结构 (一)干蚕豆和浸泡过的蚕豆比较 1、学生小组实验观察 取一粒干的蚕豆和用水浸泡一天的蚕豆,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的不同。 2、观察交流 (1)干蚕豆:个体较小、表皮干且硬 (2)浸泡过的蚕豆:个体较大、表皮柔软有弹性 3、解剖蚕豆 通过观察,浸泡过的种子体积膨胀,容易解剖。 (1)实验器材 浸泡过的蚕豆、镊子、放大镜。 (2)实验步骤 ①用镊子将蚕豆的表皮轻轻剥掉,沿种子裂缝将豆瓣轻轻打开。 ②用放大镜观察蚕豆豆瓣的内部结构。 (3)温馨提示 ①正确使用镊子 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镊子,使镊子后柄位于掌心,视需要而加上中指。注意不要太用力,以避免手发抖。 ②放大镜使用方法 方法一: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4)实验记录 用画图方式记录观察到的蚕豆内部结构。 (5)实验交流与发现 蚕豆内部有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种结构。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共同构成种子的胚。 四、评价活动四:观察更多植物种子内部结构 (一)解剖观察浸泡过的菜豆、花生、红豆的种子内部结构。 1、实验准备 浸泡过的菜豆、花生、红豆种子,镊子,放大镜。 2、小组分工实验解剖观察。 3、交流与思考 菜豆、花生、红豆的种子和蚕豆一样内部的胚和外部的种皮组成。 种皮和胚各起什么作用? 课件依次出示菜豆、花生、红豆的种子结构图: 明确: 种皮保护胚,胚能发育成新的植株。 (二)观察玉米种子 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又是怎样的? 1、组织学生继续解剖观察。 2、交流观察结果 玉米种子除了种皮和胚之外,还有胚乳,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活动一:综合运用感官观察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特征,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活动二:先让学生猜测种子内部结构,为后面的解剖验证做铺垫。 活动三: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观察蚕豆种子的外部和内部结构。 活动四:通过解剖观察比较,了解更多种子内部结构。 活动一:通过活动,学生能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外形各不相同,但都有种皮和种脐。 活动二:学生能用画图方式记录自己猜测。 活动三:能完成观察及解剖任务并说出蚕豆种子的外部和内部结构。 活动四:能说出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知道玉米结构中有胚乳。
(三)研讨 1、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2、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 不同植物的种子内部都有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种结构共同构成种子的胚。 3、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明确: 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等结构。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轴发育成植物的茎,子叶内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种子萌发提供发育所需的养分。 通过研讨,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和提升。 对学生表现积极及时予以肯定。
(四)拓展 1、任务: 寻找不同植物的种子,做一幅种子贴画。 2、制作准备 各种种子、胶水、刮板、铅笔、卡纸、筛网、镊子。 3、制作步骤 (1)确定要制作的主题,比如小动物、花草、房屋等。 (2)取一张合适的卡纸,先设计好主题,再用铅笔画出轮廓,布局应注意均衡、大小适中、画面合理。 (3)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选取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种子。 (4)在卡纸上涂少许胶水(适量,防止干燥),用刮刀均匀地铺开。再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向各部分填放种子。 (5)根据种子的大小而定,大粒的用手或镊子,小粒的可有筛网均匀地撒在规定部分种子全部填放完后,用手把种子按牢,等胶水稍干后修整一下。 指导学生创作,让学生观察画面中用了哪些植物的种子,种子的外部特征与画面中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对有创意作品进行表奖或粘贴欣赏。
(五)知识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谈收获、启示,实现科学育人。 鼓励学生多谈收获,及时给予表扬。
五、成果集成
通过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认识到种子外形虽各不相同,但内部结构基本相似;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六、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1、填空题
(1)蚕豆种子由________和种皮组成,其中种皮起到了___________的作用。
(2)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___________开始新生命的。
(3)玉米种子内部结构包括胚和________。
2、判断题
(1)观察蚕豆种子结构时,为了方便剥去种皮,要先将蚕豆种子煮熟。( )
(2)种子里孕育着生命,所以植物都是靠种子繁殖后代的。( )
(3)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发芽开始新生命的。( )
(4)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棵植物。( )
(5)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
3、选择题
(1)观察蚕豆的内部结构时,我们在解剖种皮时用到的器材是( )
A.放大镜 B.烧杯 C.镊子
(2)晚上,小科把黄豆浸泡在水里,第二天一早小科发现黄豆( )
A.腐烂了 B.颗粒变大了 C.长出胚芽
(3)在植物种子结构中,能够为种子的发育提供营养的是( )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4)在观察蚕豆种子的结构时,下列方法不宜采用的是( )
A.用放大镜观察 B.放到嘴巴里面尝 C.剥开种子观察
【综合实践类作业】
制作一幅种子贴图,比一比,谁做得好。
参考答案
1、(1)胚 保护 (2)种子 (3)胚乳
2.(1) (2) (3) (4)√ (5)√
3.(1)C (2)B (3)C (4)B
七、板书设计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幼苗是由胚发育来的
八、教学反思
记录种子内部结构的内容,要让学生用图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猜想,以及观察到的干蚕豆与浸泡过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 指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要强调突出主要特征,不要过于追求图画的艺术美。对于干蚕豆与浸泡过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的记录要关注胚根、胚芽的变化。 做种子贴画,可以先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出设计图,再将种子粘贴上去。也可以根据设计图,在另外一张纸上制作种子贴画。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