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校联考生物参考答案 (1) 被石油污染 被石油污染土壤中富含 PAHs,有利于降解 PAHs 的微生物的生长(2 分)
(2) 唯一碳源/碳源 增加降解 PAHs 的微生物的浓度(2 分) 稀释涂布平板法
1-12 BCCDC CABCA AD 13-16 ACD ABD ABC AC
(3) 微生物 L 相同时间下,微生物 L 对 PAHs 的降解率均高于微生物 P (2 分)
17.(除说明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光反应 ATP、O2、NADPH(2 分)
(2)否 气孔导度小,但胞间 CO2浓度较高(2分)
(3)叶绿素 减弱 影响 LHCII 与 PSII 结合与分离/影响 LHC 蛋白激酶活性(2分)
18.(除说明外,每空 1 分,共 14 分)
(1) 识别并裂解 免疫监视
(2)ATPIF1 基因沉默的小鼠分泌了更多的 IFN-γ(2 分)
(3) 抑制 对于野生型小鼠和 ATPIF1 基因沉默小鼠,消除 CD8+T 细胞的作用均会使肿瘤重量增加值增
大(2 分)
(4)ATPIF1 基因沉默,促进了 CD8+T 细胞分泌了更多的 IFN-γ,该细胞因子可以增强 T 细胞细胞活性,进
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2分)
(5) ⑥ ② ⑨ 该组实验黑色素瘤的重量小于上述实验 B1 组的结果(2 分)
19.(除说明外,每空 2 分,共 13 分)
(1)突变株 N(1 分) 1/6
(2)A+b:A-B=1:1(1 分) 抗虫正常株:抗虫突变株:非抗虫正常株:非抗虫突变株=9:3:3:1(2 分)
(3)全为抗虫正常株或抗虫正常株:非抗虫正常株=1:1 或 3:1 (2 分,答案有错误或不完整者不得分)
抗虫:非抗虫=3:1 或 13:3 (2 分,答案有错误或不完整者不得分)
(4) 实验方案:选取 F1 抗虫正常植株与 F2 非抗虫突变株杂交,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2 分)
预期结果:非抗虫正常植株:非抗虫突变株=1:1(1 分)
20.(除说明外,每空 1 分,共 13 分)
(1) 生态系统 垂直结构和水平(空间) 生态位
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2 分)
(2) 直接价值和间接
(3) 食草鱼摄入有机物含大量纤维素,不易消化吸收,大量能量随粪便排出(2 分)
(4) 生产者(水稻等)固定的太阳能和饵料中的化学能(2 分) 利用效率 河蟹为水稻除虫、除
草,有利于减轻农业污染,也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动物的粪便减少了化肥的使用(2 分)
21.(除说明外,每空 1 分,共 10 分)
第 1页/(共 2页) 五校联考 生物 第 2页/(共 2页)
{#{QQABBQCEggCAABBAARhCAwWgCAIQkAGACKoGAEAEIAIAABFABCA=}#}及生物乙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高安二中、瑞金一中、樟树中学、宜丰中学、丰城九中
A.引入生物乙前该种鼠的 K 值介于 a 与 b之间
2025 届五校直升班第三次联考生物试卷 B.据图可知,鼠与生物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C.A、B 点时鼠的年龄结构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总分:100 分 时长:75分钟
D.通过引入生物乙来控制鼠的种群数量属于生物防治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 24分)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6. 底栖硅藻是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底栖动物提供食物。调查分析某河口底栖硅藻群
A.B 细胞和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落随季节变化优势种(相对数量占比>5%)的分布特征,结果如下图(不同条纹代表不同优势种;空白代
B.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 KCl 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会减小
表除优势种外的其他底栖硅藻;不同条纹柱高代表每个优势种的相对数量占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C.甲状腺中的细胞和下丘脑中的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
D.机体在寒冷环境下通过血管收缩等方式途径减少散热,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下的散热量 A. 底栖硅藻群落的季节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优势种的种类和
2. 来自美国的索尔克生物研究所、荷兰的格罗宁根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发现了第二种降糖分子,它与胰岛 数量变化
素作用于脂肪细胞一样,也能有效快速地调节血糖,该研究于 2022 年1 月4 日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
B. 影响优势种①从 3 月到 9 月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包含捕食
上,表明一种名为成纤维生长因子 1(FGF1)的激素通过与脂肪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抑制脂肪分解
和种间竞争
来调节血糖。下列与此相关的推测正确的是( )
C. 春季和秋季物种丰富度高于夏季,是温度变化影响的结果
A.胰岛素与肝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抑制细胞内糖原的合成
B.FGF1 通过抑制血糖来源而降血糖,而胰岛素不具有这一功能 D. 流经河口泥滩潮间带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底栖硅藻及其
C. 若定期给糖尿病患者注射 FGF1 达到治疗效果,患者可能会出现肥胖症状 他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D. 在治疗胰岛素受体异常而引起的糖尿病时,胰岛素与 FGF1 可起到相同的疗效 7.我国热带雨林物种丰富,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成为科学家们竞相研究的“伊甸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3. 已知赤霉素(GA)能诱导合成a-淀粉酶,促进种子萌发,而脱落酸(ABA)能抑制种子萌发。某研究
A. 热带雨林生态环境优越,某种群在入侵初期单位时间内的增长倍数一定
小组利用 GA、ABA 和 6-甲基嘌呤(mRNA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的种子进行处理,设计了甲(喷施 GA
B.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群落中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和蒸馏水)、乙(喷施 GA和 6-甲基嘌呤)、丙(喷施 GA和 ABA)三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
C. 某种群数量在短期内保持稳定,则其年龄结构不可能为增长型
严格控制无关变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D. 重捕方法不当导致部分标记个体死亡,会使估算数值偏大
A.甲组喷施一定量的蒸馏水,目的是控制无关变量
8. 放牧强度可影响人工草地的能量流动。下图表示某亚热带人工草地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牧草净初级生产量的
B.ABA 与GA 在诱导合成α-淀粉酶方面具有抗衡作
变化。其中 G0为不放牧,G1~G3为放牧强度逐渐增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用
C. 该实验证明 6-甲基嘌呤抑制了与 GA 合成相关基
因的转录
D. 该植物种子的萌发既受基因的调控,也受激素的
调节
4.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菜田中蚜虫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
B. 若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则种群密度将保持不变 A. 5~10 月最适放牧强度为 G2,可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总能量最多月份是 6 月
C.正反馈调节机制有利于维持种群密度的相对稳定 B. 据图推测,8 月份不放牧草地物质循环速率通常快于放牧草地
D.气温和干旱等气候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密度无关
C. 8~10 月不放牧草地净初级生产量较低的原因可能是缺少动物粪尿的施肥作用
5. 某草场由于某种鼠的大量啃食发生退化,引入生物乙后鼠害得到有效控制,如图为一段时间内鼠种群
D.为保持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草地要合理利用,控制载畜量
9.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C. 海水立体养殖模式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
A. 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D. 由 M 到N 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5%
B.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CO2的形式进行的 二、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
C.北极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高 选对的得 4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题的得 0 分)
D.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其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3. 某流动沙丘在形成后的数百年间依次出现了以下优势种∶美洲沙茅草(Ab)、北美小须芒草(Ss)、北美
10.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乔松(Ps)、多脂松(Pr)。科学家实地调查了四个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沙丘中四种植物幼苗的出土情况
A. 生态工程就是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提高生产力或改善环境 (图a),以及在实验室条件下统计了该沙丘中种子捕食者(某啮齿类动物)对四种植物幼苗出土率的影
B. “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主要利用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模式 响(图 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在污水、污染土壤净化过程中,可利用生物来回收期中的铜、镉等金属元素,不仅需要遵循循环原理,也符合
整体的生态学原理
D. 在植树造林时,按照种植一种植物方式所构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低,一般不可取,因此采取混合
种植方式,在此过程中主要遵循生态工程自生原理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
消 CO2排放总量,实现相对“零排放”。如图为碳循环示意图,其中 A、B、C、D 组成生物群落,
①~⑦表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达到“碳中和”时,①②③⑤过程释放的 CO2总量等
于④过程固定的 CO2总量
A. 在演替的整个阶段中,植物幼苗出土率的高低是优势种的决定因素
B. ④过程主要指光合作用,联系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 关
B. 限制 Ps、Pr 在演替早期成为优势种的原因可能与该啮齿类动物的捕食喜好有关
键成分是 C 和D
C. 演替早期阶段的生物可能提高了沙丘土壤的有机质、水分及无机盐含量,提高了演替后期各种植物幼苗的
C. D 为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
出土率
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D. 演替阶段为中后期时,单位时间内四种植株中多脂松的新增个体数最多
D. ⑦过程大幅增强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增强④过程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14. 图 1是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 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内卷叶螟的变化示意
12.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
图,其中字母表示各种能量值,M是摄入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M、N 表示
2
营养级[单位为 kJ/(m · a)]。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 1 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结构
B. 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值为 P,卷叶螟呼吸消耗的能量值为 R
C. 卷叶螟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以用图 2 中的 M2表示
A. 图中 M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 2488 kJ/(m2· a)
D. 利用标记重捕法可估算该水稻田生态系统内青蛙卵的种群密度
B. 养殖的海带数量过多会造成牡蛎减产
15.二化螟以水稻茎秆纤维为食,褐飞虱主要刺吸水稻茎叶汁液,二者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害虫,在水
处 净光合速率(CO2/μ 胞间 CO2浓度(μ
稻上寄生后导致水稻产生的防御性挥发物发生变化,“气味”有所不同。稻螟赤眼蜂可将卵产在二化螟的虫卵内。 气孔导度(mol·m
-2·s-1) 蒸腾速率(mmol·m-2·s-1)
-2 -1 -1
理 mol·m ·s ) mol·mol )
科研人员通过实验得到了稻螟赤眼蜂被吸引至 A、B 两侧不同“气味”的水稻的百分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CK 12.36 0.14 1123 1.33
T1 16.21 0.12 1052 1.33
T2 21.79 0.07 747 0.81
T3 19.88 0.04 588 0.61
T4 21.98 0.07 1232 0.81
回答下列问题:
A.褐飞虱和二化螟的生态位不完全相同,种间竞争并不激烈 (1)不同光质配比直接影响光合作用 过程,该过程的产物是 。
B.褐飞虱的存在降低了二化螟虫卵被稻螟赤眼蜂寄生的风险 (2)由表数据可知,环境 CO2浓度 (是/否)为限制 T4组净光合速率的因素,理由是 。
2+
C.该实验说明了“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3)若 Mg 含量增加,则会增加叶绿体中 含量,使吸收光能增加。为进一步研究光质配比对光
D.稻螟赤眼蜂与二化螟之间是寄生关系,对彼此而言互为非密度制约因素 反应的影响,研究人员对类囊体膜上 PSII光复合体开展研究。研究发现 PSII光复合体含有光合色素,
16. 某地湖泊由于大量生活及工业污水导致每年 5、6 月份浮游藻类大量繁殖而产生“水华”现象,科研 PSII光复合体上的蛋白质 LHCII 通过与 PSII结合或分离来增强或减弱对光能的捕获(如图所示)。LHCII
人员利用甲、乙两种本地沉水植物进行了相关修复实验,测量水样中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 与 PSII 的分离依赖 LHC 蛋白激酶的催化。弱光下 LHC 蛋白激酶活性 (增强/减弱),导致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LHCII 与 PSII结合,有利于对光能的捕获。依据该研究结果可推测,不同光质配比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可
总氮 总磷 叶绿素 能与 有关。
(mg/L) (mg/L) a(mg/L)
对照水样 1.73 0.07 22
甲 1.25 0.051 3
18.(14分)研究发现调节 T细胞某些基因的表达可以提高其抗肿瘤疗效。为探究 ATPIF1基因对 CD8+T
乙 1.41 0.039 12
细胞(一种细胞毒性 T细胞)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A. 选择本地物种进行生态修复体现了生态工程建设的协调原理
(1)活化的细胞毒性 T细胞可以 肿瘤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B. 甲、乙植物减弱“水华”现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该湖泊中总氮的含量对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更大 (2)实验一:研究人员选取了同等数量同等周龄的野生型小鼠(A)和ATPIF1 基因沉默的小鼠(B),检测A、
D. 叶绿素 a 含量越多说明生产者越多,湖泊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B 两组小鼠 CD8+T 细胞分泌 IFN-γ(一种细胞因子,可增强 T 细胞活性)的量,结果如图。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实验说明 ATPIF1 基因沉默的小鼠比野生型小鼠的 CD8+T 细胞活性更
17.(10 分)人工光植物工厂可控制光照、温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水芹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因 强,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与野生型相比, 。
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钙、磷等矿质元素,具有较高食用价值。研究不同光质配比(红光:蓝紫光) 对水
芹光合作用指标数据如下表(注:CK 为白光对照组,T1—T4 为不同光质配比,各组输出功率相同)。表:
不同光质配比对水芹光合参数的影响
(3)若将两个 Bt抗虫基因转入雄性不育突变株 N的染色体中,再将获得具有抗虫性状的转基因雄性不育植
株 N 与不抗虫的纯合正常株油菜杂交,F 表型及比例为 ,选取 F 中全部抗虫正常株自交,就油菜的抗虫性
(3)实验二:研究人员在 A、B 两组小鼠的腋下注射黑色素瘤细胞,再将野生型小鼠均分为 A1、A2 两组, 1 1
状分析,F2的表型及比例为 。(不考虑染色体互换)
将ATPIF1 基因沉默的小鼠均分为 B1、B2 两组。3 天后,对 A2、B2 的小鼠注射 CD8+T 细胞抗体,以消除
(4)实验二 F2的表型及比例若为抗虫正常株;抗虫突变株;非抗虫正常株:非抗虫突变株=3:1:3:1,科研
小鼠 CD8+T 细胞的作用(实验操作如左下图)。14 天后,对比 4 个组小鼠的黑色素瘤的重量,结果右下
人员猜测其原因是含抗虫基因的雄配子不育。请从上述实验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验证该假设,简要写出实验
图。 方案和预期结果: 。
20.(13分)江南最大的天然湿地——下渚湖,河水清澈,水草丰茂,白鹭点点,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
(1)湿地中阳光、清风、芦苇、游鱼、白鹭等共同构成了一个 ;其中植物种类多样,如水中有沉水植
物、浮游植物、挺水植物等,堤岸边有杨、柳等,这反映了群落的 结构。这样的分布使群落种群
的 重叠较少,其意义是 。
(2)利用下渚湖湿地独特的物种组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当地政府开发了生态休闲旅游路线,增加了当地农民
的收入,提高了经济效益,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3)在食物链“植物→食草鱼→白鹭”中,与食草鱼相比,白鹭的同化量和摄入量的比值明显较高,最可
据右图可知,沉默 ATPIF1基因可以 肿瘤生长。消除 CD8+T细胞的作用对小鼠肿瘤重量变化的影响
能的原因是 。
是 。
(4)技术人员依据泥鳅可以利用残饵、鱼粪为食和循环经济原理,将稻田养河蟹和稻田养泥鳅两个生态系
(4)综合实验一、二,解释 B1组小鼠黑色素肿瘤细体积小的原因: 。
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稻护蟹,蟹吃饵料、杂草、昆虫,泥鳅吃残饵、蟹粪,泥鳅粪肥田的“稻-蟹-
(5)黑色素瘤细胞通过表达 PD-L1 与T 细胞表面的 PD-1 特异性结合,抑制 T 细胞的增殖分化,致使肿瘤细
泥鳅田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 。泥鳅吃蟹粪,泥鳅粪肥田,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
胞免疫逃逸。根据该机制研发的多种抗 PD-LI 抗体,已作为治疗肿瘤的药物用于癌症治疗。研究人员猜测
大大提高了能量的 。该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经济与生态效益,请分析原因 。
抗 PD-L1 抗体与 ATPIF1 基因沉默在治疗肿瘤上具有叠加效果,在上述实验完成的基础上,请从下列选出合
21.(10分)多环芳烃(PAHs,由 C、H两种元素组成)常存在于石油污染物中,具有“致癌,致畸、致
适的选项设计完成一组实验并写出预期结果,证实该推测。
突变”作用,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科研人员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PAHs的微生物,
①黑色素瘤细胞 ②抗 PD-L1 抗体 ③CD8+T 细胞抗体 ④A1 组小鼠 ⑤A2 组小鼠
进行了相关实验,相关流程如图 1 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⑥B1 组小鼠 ⑦B2 组小鼠 ⑧检测 IFN-γ的量 ⑨检测黑色素瘤的重量
实验步骤(填序号): 小鼠 注 射 检 测 。
预期结果: 。
19. (13 分)油菜为可自花授粉也可异花授粉的二倍体植物(正常株)。我国科研人员获得了油菜的雄性不
育突变株 N(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 B、b 控制),并利用突变株 N 进行了下列杂交实验:
实验一 :将突变株 N 与正常株油菜杂交,F1全为正常株,F1自交,F2中正常株:雄性不育突变株 = 3 : 1 。
实验二:将一个 Bt 抗虫基因转入雄性不育突变株 N 的染色体中,获得具有抗虫性状的转基因雄性不育植株。
有抗虫基因用 A+表示,无抗虫基因用 A-表示,将不抗虫的正常株油菜与转基因雄性不育突变株 N 油菜杂交,F1
(1)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 PAHs 的微生物,科研人员常从 的土壤中采样,这样做的原因是 。
表型及比例为抗虫正常株:非抗虫正常株=1:1,选取 F1中抗虫正常株自交,统计 F2的表型及比例。依据上述
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2)根据降解 PAHs 的微生物的特性进行培养基的配制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 PAHs作为 ,然后将土
(1)实验一作为母本的是 ,将实验一的 F2随机授粉,F3中雄性不育突变株所占的比例为 。 壤样品进行图 1中过程①的选择培养,其目的是 ;再对降解 PAHs的微生物进行过程②的纯培养,据
(2)在实验二中,若 F2表型及比例为抗虫正常株:抗虫突变株:非抗虫正常株=2:1:1,则其 F1的抗虫正常 图分析,所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
株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 。若 F2表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转基因油菜中插 (3)科研人员从土壤中分离到 2种降解 PAHs的微生物,并对两者的分解能力进行了检测,相关结果如图 2
入的抗虫基因 A+与 B、b 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所示。据图 2分析,在降解 PAHs 方面,两种微生物中能力更强的是 ,判断依据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