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环节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人教版九年级 化学
第六单元 课题二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学素质大赛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教学素质大赛
01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分析
02 教学过程展示 课前导入
课堂互动
课后复习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学生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已经对氧气的三种实验室制 备方法有所了解,因此本节课想要设计成让学生通过回忆、归纳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式。学生首先明确本节课的目的是成功制备出二氧化碳气体,进而分析达到这一目的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即药品如何选择、装置如何设计、如何操作以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带着这三个问题,学生采取分析、讨论、动手实验、评价交流等方式逐一解决,并适时归纳小结,最后亲自动手制备二氧化碳气体,体验成功的喜悦。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教学素质大赛
01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分析
02 教学过程展示 课前导入
探究解疑
梳理归纳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1、与前面所学课程《氧气制取的研究》一起构成初中阶段有关气体制取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2、是培养学生对药品选择、装置优化、方案改进的探究思路创新的最佳素材。
3、在课程标准中位置:一级主题有科学探究和身边的化学物质;二级主题有学籍基本实验技能高和地球周围的空气。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知识上,有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收集;
方法上,初步学习了实验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和方法;
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还处于模仿阶段,动手和分析能力都比较弱。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掌握实验室制取 CO2 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所选药品、装置的原因;
提高和锻炼学生收集加工简单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设计制取和收集装置,改进实验方案;
学会通过学生实验、讨论、阅读、实验方案等探究式学习,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解释收集到的信息---得出结论”整个参与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认识体会过程性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求实、创新、科学的信息素养。
积累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经验。
探究成功乐趣,养成终身学习意识。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实验室制取 CO2 化学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制取方法。
教学重点
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设计思路出发,探究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1、实验引导探索科学法
2、比较法
教法
活动探究、对比探究、合作交流、讨论归纳。
学法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梳理归纳
01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分析
02 教学过程展示 课前导入
探究解疑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猜谜语
课前导入
左侧月儿弯,
右侧月儿圆;
弯月能取暖,
圆月能助燃。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的方式,营造活跃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挖掘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探究解疑: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知识回顾
药品 反应原理 固态
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固 固+液
反应条件 加热、催化剂 常温、催化剂
收集装置
验证方法
验满方法
2KMnO4
K2MnO4+MnO2+O2
2KClO3
2KCl + 3O2
MnO2
2H2O2
MnO2
2H2O+O2
探究解疑: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研究思路
反应原理
制取装置
收集装置
验证、验满方法
利用气体的化学性质
反应物及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气体的密度、溶解性以及气体是否与水反应
反应物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
设计思路:通过给出研究思路,让学生自主思考各思路所依赖的条件,提高学生自主思考总结的能力。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药品选择的条件:
反应条件太苛刻
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反应速率适合
探究解疑:3、药品的选择的条件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设计思路:承接下个环节-----让学生选择药品。
教学
过程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药品选择
(那种方式制取二氧化碳更加合理呢?为什么?)
探究解疑:4、药品的选择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设计思路:通过让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并结合前面所给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药品,。
教学
过程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探究解疑:5、自主设计交叉实验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做一做:
药品:碳酸钠、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
仪器:3支试管
注意:1、先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半药匙的碳酸钠、2至3粒石灰石,再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2、观察的重点是比较三个反应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设计思路:通过给出碳酸根离子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资料,让学生自主设计交叉实验选择合适的药品。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探究解疑:6、对比选择合适的药品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说一说:
想一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最佳反应是 (填序号)
实验药品
1、Na2CO3与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低
2、CaCO3与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3、CaCO3与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
3
设计思路:通过对比实验,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对比的思维来探究实验原理。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探究解疑:7、探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理一理: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原理应考虑的因素:
1、制得的气体要较纯;
2、反应条件要容易满足;
3、反应速率要适中;
…….
)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装置选择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实验室制备CO2的发生装置的确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反应物状态 固—液
反应条件 不需要加热
探究解疑:8、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设计思路:承接前面的制取气体的学习,启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药品:CaCO3 和 稀 HCl
反应原理:CaCO3 + 2HCl = CaCl2+CO2+H2O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装置选择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确定CO2气体的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
二氧化碳的密度-----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能溶于水,会与水反应
探究解疑:9、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导入
装置选择
探究解疑:10、选择合适的制取CO2的装置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相信你会选择
现提供如下装置选择怎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呢
A
B
C
D
E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预习
探究解疑:11、自主探究并设计最优装置
自主探究
(解释设计思路)
可控制反应速率
可随时添加药品
可随时开始停止
简易装置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预习
探究解疑:12、主要实验步骤
相信你会操作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实验室制取CO2的主要步骤:
1、按要求连接好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入固、液体药品;
4、收集并验满气体。
设计思路:通过视频展示让学生自己总结实验步骤,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培养终身学习素养
梳理归纳
梳理归纳
相信你会总结
收获
感悟
知识
方法
目 录
设计
思路
教学
过程
教学分析
课前预习
梳理归纳: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比较表(学生课后自己完成)
梳理归纳
探究解疑
氧气 二氧化碳
反应原理
实验装置
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
设计思路:让学生课后学会自己总结归纳知识点,从而加深对制取气体的理解,从而达到自主复习的目的。
板书设计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1.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2. 反应原理:CaCO3 + 2HCl = CaCl2+CO2 +H2O
二、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确定
1.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
2. 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验证和验满方法
1. 检验方法: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反之,则不是。
2. 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反之,则未收集满。
课后反思:
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发展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养成基本的科学素养,更要注重提升信息素养,而且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中,既强调突出结论,又重视过程,力求不断调动学生的认识需求和情感需求,以实验或例证为依据,立足于启发学生思维来进行讲解和安排讨论,使学生自己寻求知识结论,同时并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识中学习新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