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谢”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感悟道理。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揭示课题
1. 教师出示饰品——葫芦,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 认识“葫芦”两个字,指生分别读。
2. 这两个字组成词语之后,读音上会有什么变化呢?(贴“葫芦”擦去“芦”的声调)。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3. 生活中还在哪儿见过葫芦?
教师出示准备的资料。(葫芦摆件、葫芦酒壶、葫芦茶壶、葫芦娃、葫芦岛)
4. 葫芦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葫芦有关的文章。(贴课题:我要的是 )一起来读读课题。(学生齐读)有个人一心想要葫芦,可最后,一个葫芦也没得到,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主要内容
1.师生开火车朗读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从前,有个人种了( ),叶子上长了( ),他不治,后来( )。
根据老师的提示,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
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 学习第一段导语:看图,交流葫芦长得怎么样? 指生读第一自然段。
(1) 思考:句子中“一棵葫芦”和课题中的“葫芦”意思一样吗?(生答)预设:课题中葫芦指果实,这句话中的葫芦指葫芦苗。
(2)同学们观察书上第一幅图,联系上下文,说说 一棵完整的葫芦包括哪些部分 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生上台按生长顺序说 (葫芦藤 绿叶 小花 葫芦)。
(3)葫芦藤是什么样的。葫芦藤:藤和葫芦一样,都是草字头你还知道什么藤?出示黄瓜藤西瓜藤图片
(4)这棵葫芦长得怎么样呢? 指生读。(出示图)
第二句: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呀!
师:可爱的小葫芦我觉得可爱用的真好呀,写出了葫芦可爱的样子 这句话像这样的词语你还有发现吗?生答:细长的葫芦藤 雪白的小花
比较句子:不用这些词语行不行?
A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B 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小花。
仿写: 你还知道细长的 雪白的
出示:细长的( ) 雪白的( )
预设:细长的眉毛、柳枝、树叶雪白的棉花、梨花、云朵 把细长、雪白放进去,读出那种感觉。
(5)老师发现”长满”读得特别好,在这一段,老师还发现了一连串的动词,请同学们用横线标出来。全班交流。
(6)识记“谢”字。生活中,你什么时候用到谢 “花谢”和”感谢”的意思一样吗 谢组词。再读,读出生机勃勃的样子。
(7)指导朗读。出示: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教师引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这两个句子的标点符号分别是什么?指生把两个不同标点符号的句子的味道读出来。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每天”“ 看几 次”指导朗读,体会种葫芦人的内心的喜爱与渴望。
(8)语用:用上“多么......啊!”的句式来夸一夸葫芦藤、叶子、小花。(预设:多么细长的葫芦藤啊!多么嫩绿的叶子啊!多么雪白的小花啊!)
(9)是呀,只有葫芦藤、小花、叶子长得好了,小葫芦才能长得好啊。带着对小葫芦的喜欢再读这段话。
2. 学习第二段。
(1)导语:可是,有一天,他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生读第二段。
(2)识记“蚜”字,交流“蚜”的识记方法。出示蚜虫图片
(3)那个人看到了叶子上的蚜虫,心里是怎么想的?
出示: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指导学生关注到句子的标点,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
(4)那个人对虫子不屑一顾,却只看什么(小葫芦)谁来读读?盯是什么意思?识记“盯” 盯:出示 “丁”的古文字,这个“丁”它最早呢是一个木钉子的样子,人们把这个木钉子的下面做得很尖,这样力量就可以集中到一点,把钉子给钉进去,给这个丁前面加了一个目,就表示我们的眼睛也集中到了一点去看,这就是盯。那个人的眼睛只集中到了葫芦。用“盯”组词、造句。
(5)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自言自语的说,他的话怎么读?(运用第一段学习的朗读方法)那你能听出种葫芦那个人的什么心情?指导读出“快长啊!快长啊!”的 急切心情。
3. 学习第三段。
(1)邻居看到叶子上的蚜虫怎么说的? 指生读出着急的心情。
(2)出示: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指导学生读出问号和句号的不同语气。
(3)分角色朗读。
4.学习第四段。
(1)他不听邻居的劝告,结果怎么样了?第二幅图和第一幅图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指三个学生读)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都落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读了这三句话,你又发现了什么?
预设:葫芦不是一下子同时落下的,数显蚜虫变多了,叶子被虫子吃,变黄,无法给葫芦送营养,小葫芦也变黄了。最后才一个一个落下来。指导重音朗读,抓住“更、慢慢地、一个一个”感受蚜虫、叶子、小葫芦之间的联系。
(2)看图比较第一幅图,看种葫芦人的表情,想想一下,他现在什么心情?会怎样说呢(体会难过、后悔的心情)
(3)那葫芦的生长与叶子到底有没有关系?
小结:叶子为葫芦的生长提供养料,叶子和葫芦是紧密联系的。课文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深刻道理。
四、回读全文,复习生字。
1. 学生回读全文。
2 . 朗读小诗。
藤上花谢挂葫芦,蚜虫吃叶却不治。紧盯葫芦赛南瓜,邻居劝说感奇怪,蚜虫多了叶变黄, 葫芦慢慢往下落。
五、学习“谢”字。
1. 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师范写。
2.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六、实践作业:
第二年,种葫芦的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你猜他会怎样做呢?请续编故事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 相互联系 葫芦长满
可爱 变黄 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