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人体细胞中有许多可以提供能量的物质,下列物质中可为细胞直接提供能量的是
A. 淀粉 B. 油脂 C. 葡萄糖 D. ATP
2. 水被认为是生命的摇篮,下列关于水分子的特性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分子内能形成氢键 B. 属于非极性分子
C. 可作为良好的溶剂 D. 氢键形成会吸收热量,所以能调节温度
3. 有关生物体中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无机盐在生物体中的含量较高
B. 无机盐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C. 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
D. 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偏低时会发生抽搐
4.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揭示生物界存在一定亲缘关系
B. 揭示了细胞结构的多样性
C. 为达尔文进化论奠定了基础
D. 将动物和植物统一起来
5. 一份营养丰富且均衡的早餐应包含主食(米饭或面食)、蔬菜、肉类、奶制品和水果等,这些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糖类、脂质、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肉类中含有的脂肪是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B. 主食中富含淀粉,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C. 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可被人体直接消化吸收和利用
D. 脂肪、淀粉、纤维素都属于由同种结构单位构成的大分子
6.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液泡中含有糖类、氨基酸和无机盐等
B. 液泡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的颜色
C. 液泡的运动可作为植物细胞胞质环流的标志
D. 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
7. 下列能判断某人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发生厌氧呼吸的依据是
A. 乳酸积累量 B. CO2呼出量
C. O2吸收量 D. O2吸收量与CO2呼出量的差值
8.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载者,蛋白质的功能取决于其特定的结构,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都由两条及两条以上肽链组成
B.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脱去的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 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由约20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的
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稳定,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发生改变
9. 下图为ATP分子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TP分子中单糖是脱氧核糖
B. ATP中的单糖和嘌呤结合成的基团称为腺苷酸
C. ATP中远离单糖的磷酸基团容易脱落
D. “~”代表高能磷酸键,它的断裂会形成水
10. 红苋菜叶肉细胞中含有花青素,若将红苋菜叶片放在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对其进行加热,随着水温升高,水颜色逐渐变成红色,原因是
A. 花青素在水等无机溶剂中难以溶解
B. 水温升高使花青素的溶解度增大
C. 加热使细胞壁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D. 加热方式破坏了叶肉细胞的细胞膜等膜结构
11.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发现一种组织颜色为白色的不知名野果,该小组把这些野果带回实验室欲检测其是否含有淀粉、还原糖、油脂和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对该野果的切片进行油脂检测时需要使用显微镜
B. 检测样品中的蛋白质时,须加热使检测试剂与蛋白质发生显色反应
C. 淀粉检测时需要先加入A液,震荡摇匀后马上加入B液
D. 若该野果的组织样液中有还原糖,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会出现红黄色沉淀
12. 下图是肝细胞的质膜结构模型,①—④表示其中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酒精可在②的协助下进入肝细胞
B. 结构④中间的亲水层通常情况下呈液态
C. 细胞膜表面的糖类只能与蛋白质结合
D. 该模型可体现质膜内外结构的不对称性
13. 下图中的甲、乙、丙、丁(核糖体)分别代表四种细胞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能够合成磷脂 B. 乙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
C. 细胞内只有丙才会产生囊泡 D. 甲和乙的基质中都含有丁
14. 下列有关胞吞和胞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胞吞和胞吐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有关
B. 胞吞和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C. 胞吞过程中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能被溶酶体降解
D. 细胞通过胞吐过程排出大分子时不需要能量参与
15. 伞藻是海生的单细胞藻类,可分为伞帽、伞柄和假根三个部分,细胞核位于假根中。下图表示伞藻的嫁接实验,该实验说明
A. 伞藻的细胞核和细胞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 伞藻新长出的“帽”的形状与假根的种类有关
C. 伞藻的细胞核中行使遗传功能的物质是 DNA
D. 伞藻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假根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俄国科学家埃利·梅奇尼科夫发现了动物体内的“吞噬细胞”,建立了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吞噬学说”、并于19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吞噬细胞”在识别到外来入侵者(如细菌)后会将其吞噬进细胞内形成吞噬泡,再通过某种细胞器将其“消灭”。
16.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消灭”外来入侵者的细胞器是
A. 液泡 B. 溶酶体 C. 内质网 D. 高尔基体
17.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吞噬细胞”在吞噬过程中
A. 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B. 细胞膜的面积会变大,是因为形成了吞噬泡
C. 细胞发生了形变,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 需要对吞噬对象进行识别,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
18. 线粒体是需氧呼吸的重要场所,以下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的是
A. 葡萄糖生成丙酮酸 B. 丙酮酸分解成CO2
C. [H]与O2结合生成水 D. 丙酮酸生成乳酸
19. 下列关于细胞骨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络结构
B. 细胞骨架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的功能
C. 植物细胞因有细胞壁的支撑,所以不需要细胞骨架
D. 胞质环流是细胞骨架运动的表现之一
20. 下图为蔗糖酶作用机理示意图,甲表示蔗糖,乙表示麦芽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丙是果糖,丁是葡萄糖
B. 与甲结合的酶形状发生改变形成酶-底物复合物
C. 图示过程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
D. 酶促反应都有一个最适温度,酶的保存也应在该温度下
21.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核能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与其含有遗传物质有关
B. 核膜只允许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通过
C. 没有细胞核的真核细胞不能进行细胞代谢,也不能存活
D. 病毒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它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2. 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的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生存。某同学从以下备选试剂材料中选择部分以验证酵母菌厌氧呼吸可产生CO2和酒精,备选试剂材料:干酵母菌粉,5%葡萄糖溶液,澄清石灰水,酸性重铬酸钾溶液,10%NaOH溶液,花生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5%葡萄糖溶液须煮沸并冷却后使用
B. 花生油覆盖在葡萄糖溶液表面可创造无氧环境
C. 可选用澄清石灰水或10%NaOH溶液检测CO2
D. 可选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23.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如图为支原体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没有内质网,但有核糖体 B.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核仁
C. 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细胞呼吸 D. 与细菌相比,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
24. 下图是酵母菌细胞中 ATP-ADP 循环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过程可发生在线粒体和细胞溶胶中
B. ②过程中有两个高能磷酸键断裂,同时释放出能量
C. ②过程释放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也能用于合成ATP
D. ①②过程的快速进行使细胞能贮存大量的 ATP 以满足生命活动所需
25. 酶在生物体的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酶的的元素组成都是C、H、O、N、S
B. 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
C. 只存在细胞内的酶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D. 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去除各种细胞的细胞壁
26. 下图所示为利用紫色洋葱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图细胞中1、3处溶液浓度相等
B. 甲图细胞必须置于清水中才能转变为乙图状态
C. 甲图细胞可以转变为乙图细胞,说明其仍具有活性
D. 若乙图细胞液泡不再增大,则不再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27. 下图中①②③表示真核细胞需氧呼吸过程中某些反应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②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B. 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和[H]
C. ③过程释放大量的能量,主要用于ATP的合成
D. 图示可以表示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过程
28.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胰腺泡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图中曲线所指代的细胞结构,相同的是
A. a和d B. b和e C. c和f D. b和f
29. 研究人员发现北欧鲫鱼在缺氧条件下体内存在如下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③中没有 ATP 的产生
B. 过程①②③均发生在细胞溶胶中
C. 鲫鱼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D. 过程①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30. 将不同家兔红细胞置于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水分子的跨膜运输示意图如下(箭头方向表示水分子的进出,箭头粗细表示水分子进出的多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丙细胞吸水能力增加
B.乙细胞状态时没有水分子出入细胞
C.图中甲、乙、丙细胞都正在发生渗透作用
D.若洋葱表皮细胞出现如图甲所示现象,则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个空格1分,共40分。)
31. (10分)图一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甲代表图中有机物共有的元素,序号Ⅱ、Ⅲ、Ⅳ、Ⅴ是生物大分子,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图二为核酸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甲代表的元素是_________;人体中,V主要分布在_________。
(2)“胖人怕热,瘦人怕撞”,是因为图一中I具有_________的功能。X和I组成的元素种类相同,但元素比例不同,其中氢原子比例高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图一中IV结构具有多样性,原因之一在于其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_________不同。若图一中IV由 n 个氨基酸组成的 2 条多肽链盘曲折叠而成,则该分子含有_______个肽键,可用________(化学试剂)把该分子检测出来。
(4)Y和Z在组成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图二中_________(填数字)上。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填序号),核糖体是由IV和_________(填序号)组成。
32. (10分)下图是某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图中结构 (填序号)等,其中______结构(填序号)的膜面积最大。
(2)如果该细胞是低等植物细胞,则图中可能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它与细胞增殖有关。
(3)核糖体可分布于内质网,也可游离在____中,其装配的重要场所是细胞核中的_____。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有些可通过______进入细胞核,与DNA、RNA 结合构成______。
(4)有些蛋白质合成后,经过初步加工运入______(填序号)进行分类包装,然后通过囊泡运至细胞特定部位,囊泡运输是一种高度有组织的定向运输,整个过程需要多种信号分子和 的参与。细胞进行这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__________ (填序号)供给。
33.(10分) 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 A、B、C 表示某些物质或结构,a、b、c、d 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呈现的膜有 层,该模型的基本骨架是 (填字母)。若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图中缺少的成分是_____。
(2)A 是_______蛋白。膜蛋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之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项)等多种其它功能。
(3)图中跨膜运输方式为易化扩散的是_______(用图中符号表示)。
(4)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曲线,该曲线表示转运方式是______,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上图中的______(填编号)属于此种物质转运方式。
34. (10分)过氧化氢酶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氧和水的酶。为了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列材料进行了实验。
可选用的实验材料: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酶,二氧化锰,蒸馏水等。实验共分 2 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甲 过氧化氢溶液3mL+过氧化氢酶1mL + + +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注“ + ”表示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大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完善实验步骤:乙组的实验处理是____________。
(2)预测乙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用“ + ”表示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大小)。
(3)分析与讨论
①酶是一类生物催化剂,它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在催化反应过程中其空间结构______(填“有”或“没有”)改变。
②本实验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以用1g过氧化氢酶1min内过氧化氢消耗量(g)或______的生成量(g)来表示。
③在纺织工业中,过氧化氢酶能去除漂白织物上残留的过氧化氢,但不会水解织物纤维,这体现了酶催化功能具有 _____(特点)。
④图乙表示过氧化氢酶催化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活化能),如果将过氧化氢酶改为无机催化剂,则b在纵轴上将 _____(填“上移”或“下移”),这体现了酶催化功能具有 _____(特点)。
⑤酶制剂也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如 “多酶片”是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双层药片,内层是肠溶衣(不易溶于胃液,可溶于肠液)包裹的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外层是糖衣(可溶于胃液)包裹的胃蛋白酶。多酶片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为充分发挥多酶片的作用,使用时应_________(整片吞服/嚼碎服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绍兴市柯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B B C A A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D D B B A C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B A C C C C D 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10分)(1) C、H、O 肝脏和肌肉(写全给分)
(2) 保温、防震(缓冲)(写全给分) I
(3) 排列顺序 n-2 双缩脲试剂
(4) ②和③ Ⅱ Ⅲ
32. (10分)(1)⑩ ⑨ (2)中心体
(3)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 核仁 核孔 染色质(染色体)
(4) ⑤ 细胞骨架 ⑥
33.(10分)(1) 一 B 胆固醇
(2) 载体(转运) 催化化学反应、连接细胞、接受信息、细胞识别(答其中两个)
(3) a
(4)主动转运 h点以后该物质可逆浓度梯度转运(答出逆浓度梯度转运即可) d
34. (10分)(1)过氧化氢溶液3mL + 蒸馏水1mL(多少mL必须写出)
(2)+ (++)
(3) ①蛋白质、RNA(写全给分) 有 ② 氧气
③ 专一性 ④上移 高效性
⑤整片吞服 整片吞服可确保肠溶衣包裹的酶在肠溶液中发挥作用 /嚼碎服用会使肠溶衣包裹的酶在胃液中丧失活性(写出其中一句即给分,表达的含义相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