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8 22:3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古诗,默写古诗;(重点)
2.通过抓住典型景物想象画面,感受诗人当时的心境;(重点)
3.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合理想象,感悟经典意象“寒山寺钟声”的丰富内涵。(难点)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揭示诗题
1.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座高峰,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留下了无数著名的诗篇。说说看,唐代的诗人,你都知道谁?
2.在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留下的诗作屈指可数,但是仅凭一首诗,他就名垂千古,你知道他是谁吗?这首诗是哪一首呢?
3.揭示诗题:枫桥夜泊。说说题目的意思:枫桥,是一个地名,在苏州城外。夜泊,把船停泊下来过夜。
二、读好节奏,整体感知
1.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自己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诗句的节奏停顿。
2.这首诗没有什么难读的字词,我们一起来合作朗读。
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教师用朗读带节奏。
反一反,学生读前半句,教师读后半句,要求学生为教师带节奏。
3.说一说,读这首诗的感觉是什么?或者换句话说,你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表达,你会想到哪个词?(孤独、寂寞、忧愁……)
三、品味诗句,想象画面
1.这种孤独、寂寞、忧愁的感觉,是诗中哪些景物带给你的?这样的景物,为什么能带给人这样的感受?请默读古诗,参看注释,联系生活经验做做批注。
2. 愁眠的张继,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分享,品味诗的前两句
(1)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落——
月亮落下去了,夜色变得昏暗,这样的夜,给人什么感觉?
对比诗句:明月松间照。月照、月落,带给人的感觉一样吗?
乌啼——
昏暗的夜空下,听见乌鸦一声一声地啼叫。张继感受到的又是什么?
霜满天——
张继真的看得见霜满天吗?在这样昏暗的夜里,霜其实是看不见的。
那么,张继为什么会感觉“霜满天”呢?(天气冷、心里冷)
联系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加深体会。
(2)江枫渔火对愁眠
对愁眠——
这句诗里,有一个词直接写出了张继当时的心情,有没有关注到?(愁眠)
理解“愁眠”: 失眠,睡不着。
理解“对”:陪伴、伴随。
江枫、渔火——
在这样一个愁眠的夜晚,有没有谁来陪伴张继?安慰张继?这样的夜晚,能陪伴他的,只有什么?
江枫、渔火,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你仿佛看到愁眠的张继此刻又在做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四、展开想象,感悟“钟声”
1.在这样的一个月落、乌啼、霜满天的夜里,张继在一只小船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与他相伴的只有江边的那几棵枫树,只有不远处渔船里的那一盏小小的灯火。已经半夜了,张继还是睡不着啊。就在这个时候,你听!
课件播放寒山寺的钟声。
2.这钟声,从远处的寒山寺悠悠传来,传入了张继的耳朵,也敲在了张继的心头。这钟声仿佛在告诉张继什么?
学生想象写话:
寒山寺的钟声悠悠传来,仿佛在说:
张继啊张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分享,教师相机评价。
五、观照写法,提升感悟
1.齐读全诗。你发现了吗?这首诗作者描写景物的时候,也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说一说,诗中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景物则是动态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月落、霜满天、江枫、渔火是静态,乌啼、钟声是动态的。静中有动,以动衬静,更好地烘托了诗人孤独、寂寞、忧愁的心情。
2.但是,这首诗中,只有孤独、寂寞和忧愁吗?那寒山寺的钟声,也给诗人带来了什么呢?(温暖、希望、抚慰、力量……)
是的,如果只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这些景物,张继可能就只有孤独、寂寞和忧愁相伴了。正是这寒山寺的钟声,给张继带了温暖,抚慰了他孤独的心。这也正是这首诗动静结合的妙处啊!
3. 愁眠,是人们最常有的一种心情。古人愁眠时,通常会把自己的心情寄托给明月。比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4. 自从张写了《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在中国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情感的东西,那就是“钟声” !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悠悠回荡……寒山寺,也从此名扬天下了。
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