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18 23:08:55

文档简介

浙江省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 物
考生须知:
本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核对条形码信息;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参加联批学校的学生可关注“启望教育”公众号查询个人成绩分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人体内环境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纤维素 B.CO2 C.胰岛素 D.神经递质2.下列哪一组病症均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
A.地方性甲状腺肿和白化病 B.糖尿病和苯丙酮尿症
C.血友病和红绿色盲 D.呆小症和侏儒症3.下列激素中能通过口服起作用的是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胰高血糖素4.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神经系统仅由神经细胞构成 B.脑和它所发出的脑神经构成中枢神经系统C.中间神经元分布在脑部和脊髓 D.控制骨骼肌运动的传出神经又称植物性神经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膜可与细胞膜和核膜直接相连 B.中心体在 DNA 复制中起作用
C.核糖体中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D.高尔基体可参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6.下列关于 ATP 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 和 RNA 的组成元素相同 B.剧烈运动时,ATP 分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
C.酶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 D.酶一般在室温条件下保存7.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C.自然选择是环境对不同性状的直接选择 D.自然选择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变化8.下列关于大脑皮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区域 B.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主要位于中央后回C.布罗卡区受损会导致患者语言理解障碍
D.手语交谈与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和语言中枢有关
9.2023 年杭州亚运会的召开再一次掀起全民运动健身的热潮,体育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较长时间的体育运动,人体会出现心跳加速、肌肉酸痛、流汗及尿量减少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运动产生的 CO2 会刺激大脑皮层的呼吸中枢
运动时心跳加速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
肌细胞产生大量乳酸不会使血浆 pH 大幅下降
流汗过多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0-11 题。
新疆罗布泊自然保护区属于沙漠性气候,炎热夏季的地表最高温度能达到 70℃且淡水资源极度匮乏, 是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2023 年 7 月,一自驾车队非法穿越该区,导致 4 人遇难。探险者会因为缺水或热衰竭导致内环境稳态严重失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而死亡。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就是内环境的各种组成成分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稳态失衡会影响细胞代谢
C.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由无机盐决定,与蛋白质等也有关系D.当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时,血浆蛋白外溢可引起组织水肿
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感受器均分布在体表
正常人体在高温下一定能保持 37℃体温恒定不变
当环境温度超过体温时,汗液蒸发是唯一有效的散热方式D.体温稳态的维持仅需神经系统参与
右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A.①处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②释放进入突触间隙需要消耗能量 C.②与④结合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②发挥作用后③会持续兴奋
第 12 题图
机体对同一生理过程可能存在相反的调节,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下列生理调节过程属于此类的是
A.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生长发育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调节新陈代谢 C.肾上腺素和胰岛素调节血糖浓度
D.汗腺分泌增多和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调节体温
右图为人体体液中物质相互交换的示意图,a、b、c、d 代表四种液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包括 a、b、d 等
B.a 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只有 c
D.b 和 c 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关于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S 型菌的 DNA 掺入到 R 型菌中,可能引起稳定的遗传变异
B.R 型菌中嘌呤与嘧啶的比值和 S 型菌中该比值一定相同
将 S 型菌的 DNA 经 DNA 酶处理后与 R 型菌混合,可以得到 S 型菌
实验结果说明 S 型菌的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皮质激素促进肝细胞将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B.胰高血糖素可作为反应物参与细胞代谢
胰岛素的分泌不受神经调节
进食会引起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比值下降
右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调节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激素, 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②遍布全身血液,并定向作用于甲状腺B.激素③可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加
C.如果体内激素③含量过低会促进激素①和②的释放 D.生长激素的分泌不受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调控轴的调节
第 14 题图
第 17 题图
阈电位是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浓度的细胞培养液中用同种强度的阈下刺激(低于阈电位)分别以单次和连续的方式去刺激神经纤维,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 18 题图
A.在静息电位一定的情况下,阈电位绝对值高的神经元更容易兴奋 B.单次刺激和连续刺激都可以引起神经纤维受刺激处部分 Na+通道打开C.连续多个阈下刺激可以叠加并产生动作电位
D.增大刺激强度,则图中 b 点上移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变化依次如图中甲、乙、丙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阶段细胞内发生了中心体的倍增B.乙阶段有些细胞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C.丙阶段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D.乙→丙阶段细胞内不会发生染色体组数变化
第 19 题图
针灸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治疗疾病手段,低强度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的足三里穴位,激活迷走神经—肾上腺抗炎通路,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从而抑制由脂多糖引发的炎症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感觉神经元兴奋时膜内 K+高于膜外
第 20 题图
穴位在被针刺时感到疼痛,属于非条件反射
肾上腺素能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抑制炎症反应D.在针灸治疗过程中,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共 60 分)
21.(10 分)为研究红光(R)和远红光(FR)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科研人员以白光作为对照组(R/FR=5.5),并设置 FR1(R/FR=1.2)和 FR2(R/FR=0.8)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
不同红光远红光配比对植株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叶面积cm2 地上部分干重 g 地下部分干重 g 叶绿素含量g·kg-1 净光合速率 -2 -1 CO2μmol·m ·s 气孔导度mol·m-2·s-1
对照组 550.64 1.68 0.18 0.29 7.14 0.44
FR1 811.24 2.31 0.21 0.21 6.31 0.30
FR2 1446.44 2.76 0.31 0.24 5.32 0.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为测定叶绿素的含量,可通过 ▲ 法分离色素,并比较滤纸条从上到下第三、四条色素 带的 ▲ 。其中第三条色素带的颜色是 ▲ 。
假设脱离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有 20%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原料用于淀粉、蛋白质和 ▲ 的合成,还有 80%三碳糖在叶绿体 ▲ (填“内”或“外”)转化成为蔗糖,若合成一分子蔗糖则需进行 ▲ 轮卡尔文循环。若蔗糖的输出受阻,则蔗糖合成速率会 ▲
(填“升高”或“降低”)。
由表中可见,FR1 和 FR2 处理情况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原因是:①叶绿素含量下降,光反应下降,产生的 ▲ 减少,导致三碳酸还原减少。②表中 ▲ 下降, CO2 吸收减少,CO2 固定减少,导致三碳酸还原减少。
FR1 和 FR2 处理情况下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下降,而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干重均高于对照组, 其原因可能是 ▲ ,导致积累的有机物较多。
22.(10 分)蚕豆病是由 G、g 基因控制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因红细胞中缺乏 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导致进食新鲜蚕豆后发生急性溶血,且成年人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儿童。某机构对 6954 名婚
检者进行蚕豆病筛查,共发现 193 例患者,其中男性 158 例,女性 35 例。下图为某家族蚕豆病遗传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 22 题图
根据上述材料可推测蚕豆病遗传方式最可能为 ▲ ,该病的发生除了与基因有关,还与
▲ 有关。
Ⅱ5 个体的基因型为 ▲ ,Ⅱ5 和Ⅱ6 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为 ▲ 。
蚕豆病发病根本原因是控制 G6PD 的基因发生 ▲ ,导致该酶缺乏,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出现溶血性贫血。
Ⅲ7 个体在进食新鲜蚕豆后意外发生了急性溶血,研究发现是其体内某基因表达受抑制导致的, 则其发病的遗传机制可能是 ▲ (填“DNA 甲基化”或“组蛋白乙酰化”)。
(

23
题图
)23.(13 分)冰毒是苯丙胺类兴奋剂,具有很强的成瘾性。苯丙胺类兴奋剂可促进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分泌,如图是其部分作用机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23 题图
据图分析,谷氨酸与 A 受体结合后,会使 ▲ 内流,引起突触后膜 ▲ ,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产生的细胞学基础是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离子产生的 ▲ 。
谷氨酸与 N 受体结合引起膜电位发生变化,会促使 ▲ 与 N 受体分离,从而打开 ▲ 通道。细胞内 Ca2+浓度升高会激活其中蛋白激酶 C,并逐步促使 ▲ 转化成 NO,NO 进入突触前神经元,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突触前神经元中 ▲ 和 ▲ ,进一步促进谷氨酸释放到突触间隙。
研究表明,细胞中 Ca2+浓度持续增加会激活相关蛋白酶、激酶等,最终导致与细胞形态、胞内运输、变形运动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 ▲ 解体,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等自由基, 从而造成神经细胞的 ▲ 乃至凋亡等严重后果。
24.(13 分)人的体液是均衡分布的。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上半身和头部由于体液充斥,内压扩张导致面部肿胀。除此之外,宇航员还会出现多尿现象。图中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调节的三种模式(甲、乙、丙表示模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24 题图
太空浮肿现象可能与全身体液重新分布有关,体液包括 ▲ 和 ▲ ,肌肉细胞代谢产生的水分 ▲ (填“能”或“不能”)直接排出体外。
宇航员多尿是由于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 ▲ ,该激素与图中 ▲ (填“甲”或“乙” 或“丙”)分泌模式相同。抗利尿激素的受体蛋白位于 ▲ 细胞膜上。宇航员排尿增加会造成脱水,机体通过 ▲ 系统和 ▲ 系统共同调节使水盐达到平衡。
宇航员体内的激素水平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从信息传送途径进行解释。 ▲
25.(14 分)夏季是热射病的高发季节,主要发生于老人、小孩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体能作业人员。热射病患者体温有时可高达 41℃,导致其新陈代谢无法正常进行。
发热时,患者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出现烦躁这可能与 ▲ 激素有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的体能作业或剧烈运动容易引发热射病,其主要原因是产热量 ▲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某人发病前表现出大量流汗的现象,请补充反射弧来描述此人流汗的缘由:热刺激→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 ▲ →传出神经→汗腺→流汗。以上现象是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之一,另一条主要散热途径是通过皮肤血管 ▲ ,血流量 ▲ 来实现。
热射病常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快速使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可有效降低 MODS 的严重程度。为了探究姜黄素能否降低 MODS 的患病程度,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生长状况相似的大鼠 ▲ 分为 5 组。将大鼠适应性饲养 1 周,温度 25℃左右,相对湿度 35%左右,每 12 小时明暗交替。
②5 组大鼠分别进行相应的处理,即第1、2 组用 ▲ 灌胃,第3~5 组分别用等量的50mg/kg、100mg/kg、200mg/kg 溶于 5%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姜黄素溶液处理,各组均灌胃连续 7 天,期间大鼠可自由饮食、饮水。
③将 ▲ (A.第 1-5 组 B.第 2-5 组 C.第 3-5 组)大鼠移至人工实验舱(环境温度 41℃及相对湿度 10%左右),处理 150min。
④热射病会引起大鼠血液中内毒素的含量升高。实验结果表明姜黄素可减少内毒素含量,并且在一定浓度内,其效果与浓度成正相关。完善下列坐标图并用柱形图表示实验结果。2023 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高中联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C C B A D C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B A A C D B B
二、非选择题(5大题,共 60分,除特别标注外,每空 1分)
21.(10分,每空 1分)
(1)(纸)层析 宽度(宽度和颜色深浅) 蓝绿色
(2)脂质 外 15 降低
(3)ATP、NADPH 气孔导度
(4)叶面积较大
22.(10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伴 X染色体隐性 年龄 、是否进食新鲜蚕豆(写对一个给分)
(2)XGXg (2分) 0(2分)
(3)基因突变(2分)
(4)DNA甲基化(2分)
23.(13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Na+(2分) 去极化(2分) 电位差/电势差(2分)
(2)Mg2+(镁离子) Ca2+(钙离子) 精氨酸
cGMP的生成 Ca2+(钙离子)内流
(3)细胞骨架(微丝、微管) 衰老
24.(13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内环境) 不能
(2)减少(2分) 乙(2分) 肾小管和集合管(2分) 神经 内分泌
(3)激素通过体液传递(传送)发挥调节作用(2分)
25.(14分,柱形图 3分,除标注外每空 1分)
(1)甲状腺(肾上腺) 大于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舒张 增加
(2)①随机平均/随机均分/平均/均分(2分)
②等量 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2分)
③B(2分)
④(3分,坐标名称 1分,第 1—5组柱形趋势 2分)
第 1 页 共 1 页
{#{QQABCQIAogAAAAAAARhCAwGiCgEQkBGACKoGwEAIMAAAQQFAB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