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自然灾害 同步练习(含答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自然灾害 同步练习(含答案)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9 12:4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我国某地(约33°N,98°E)1月均温-12.8℃,7月均温.7℃,年降水量561.4mm,多年平均暴雨日数<0.2天。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可能位于以下哪个地区(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云贵高原 D.东北平原
2.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植被
3.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雪灾 B.台风 C.沙尘暴 D.干旱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甲、乙、丙、丁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 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C.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D.干旱、寒潮、台风、洪涝
5.读图可知,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6.在夏季风强的年份,我国东部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沙尘暴 B.北涝南旱 C.冻灾 D.雾霾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18时24分,土耳其再次发生7.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东经37.15°,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此次震中位置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8.土耳其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季节变化大 B.位于板块内部
C.地处板块交界处 D.植被破坏严重
9.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避震方法是( )
A.乘坐电梯离开 B.躲在广告牌下 C.撤离到开阔地 D.跳楼逃离高层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及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从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来看,我国洪涝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
A.年降水量200—400mm的地区 B.年降水量400—800mm的地区
C.年降水量大于800mm的地区 D.年降水量大于1600mm的地区
11.下列地区中,寒潮路径经过次数最多的是( )
A.云贵高原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下面是2019年11月某日全国4位网友A、B、C、D用微信吐槽自己所在地当日天气的截图,请根据截图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12.根据4位网友的吐槽内容截图推断,当时我国正处于什么特殊天气( )
A.台风 B.沙尘暴
C.梅雨 D.寒潮
13.根据4位网友吐槽内容截图推断,下面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网友B和网友C在秦岭--淮河以北
B.我国当天南北方温差大
C.网友B所在省区也是我国的北极
D.网友A所在省区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北京时间2023年2月6日9时17分,土耳其发生里氏7.8级地震,中国紧急派出两支救援队为土耳其提供援助。图是土耳其位置及世界板块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位于土耳其的大洲分界线①是( )
A.苏伊士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白令海峡
15.土耳其多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 D.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
16.我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发生时,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是( )
①在教室,应迅速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 ②在高楼,选择浴室、厕所等小空间避震
③主震过后,要迅速撤离建筑物 ④地震时使用电梯快速撤离到空旷地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图一示意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二示意中国气候类型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一,A、B所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 区域。
(2)读图一,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为来自印度洋的①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② (方向)季风,此时气候特点是 (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3)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 ;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 灾害。
(4)北京地处 (填写我国的温度带),季风气候对北京郊区发展农业的有利影响 。
(5)据图二,我国气候总体特征是 、 、大陆性特征显著。
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D 6.B
7.A 8.C 9.C
10.C 11.C
12.D 13.D
14.C 15.D 16.A
17.(1)A
(2) 东南 温暖湿润
(3)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旱涝
(4) 暖温带 北京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或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有利于农作物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获得充足的热量与水分
(5)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