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路探秘(4.1-4.2)综合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电路探秘(4.1-4.2)综合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9 22:0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4.2 综合练习
一 、选择题
1.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纸屑。是由于 ( )
A.摩擦起电创造了新电荷使玻璃棒带电
B.绸子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使玻璃棒带正电荷
C.玻璃棒失去的电子转移到绸子上, 使玻璃棒带正电
D.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呈中性
2.摩擦起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在某些场所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列是张贴在加油站中的安
全标识,其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A.禁止方易燃物品 B.禁止梳头 8
C.熄火加油 D.禁止吸烟
3.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
丙被吸引(如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带正电, 丙带正电 B.乙带负电, 丙带负电
C.乙带负电, 丙带正电 D.乙带正电, 丙带负电
4.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 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 座椅下的开关 S1
闭合;若未系安全带, 开关 S2 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将亮起;当系上安全带时,开关 S2 闭合, 指示
灯熄灭。如图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5.如图中的电路图和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
第 1 页(共 12 页)
第 2 页(共 12 页)
A.
B.
C.
D.
6.抽油烟机有两个开关,使用时, 有时需要照明灯和排气扇同时工作,有时需要它们独立工作,如图
所示的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
(
C.
) (
D.
)A. B.
7.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甲、乙和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
如图所示, 由此判断( )
A.小球甲一定带正电 B.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C.小球乙一定不带电 D.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
8.如图所示,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 ”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 同的是
( )
A.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 ”在杯口上
B.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 ”在身上
C.从冷冻室拿出食物时,食物常会“粘 ”在手上
D.两铅块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 ”在一起
9.规范使用电流表是必备的实验技能之一。某次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接线柱选择
和读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连接的接线柱 读数
A “- ”与“0.6” 0.3A
B “- ”与“0.6” 1.5A
C “0.6”与 “3” 0.3A
D “0.6”与 “3” 1.5A
A .A B .B C .C D .D
10.如图为某品牌共享电动助力单车。使用前, 市民可通过二维码扫码开锁。之后, 转动按钮即开关 S1 闭合, 电动机启动, 助力车开始运行。在夜间行车时,闭合开关 S2 行车灯亮起。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
述要求的是( )
第 3 页(共 12 页)
A.
B.
C.
D.
二 、填空题
11.某科研队伍研制出的 PM2.5 净化器, 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1、S2 后, 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 空气, 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 C 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 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 C
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棉芯 D 吸附住,这是因为它们带有 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
12.充电宝是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
(1)充电宝在给手机充电时,相当于 (选填“用电器”或“电源”)。
(2)图中充电宝正在对两部手机充电,充电宝上的两个接口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
的。
13.如图所示, 汽车在转向前.司机会拨动转向横杆, 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 熄灭, 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 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 ,转
向杆相当干电路中的 。
14.某同学做“用电流表测电流 ”的实验,正确连接了电路, 闭合开关后,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 由
此可以看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使实验结果更为精确的做法
是 。
15.如图甲所示为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物连接图。
第 4 页(共 12 页)
(1)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 的电流。
(2)如果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测出的电流是 A.
(3)如果要用电流表测干路电流,且只允许移动其中一根导线,则
应 。
三 、实验题
16.如图所示为小华同学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连接的电路。
(1)闭合开关,你会观察到灯泡 L1 、L2 的发光情况是 。该电路存在的问题
是 。
(2)请你在原图上只改动一根导线, 使两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电流。要求: 在需要改动的导线
上画“×”,将改动后的导线画出, 导线不能交叉。
四 、解答题
17.将图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灯泡 L1、L2 并联, 电流表测量灯 L1 中的电流,开关 S1 控制 L1,开关
S2 控制 L2。
第 5 页(共 12 页)
18.在探究“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时,小明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多次更换灯泡 L1 和 L2,测量通过 A.B、
C 三点的电流, 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A 点的电流 IA B 点的电流 IB C 点的电流 IC
第一次测量 0.3 A 0.3 A 0.3 A
第二次测量 0.2 A 0.2 A 0.2 A
第三次测量 0.15 A 0.15 A 0.15 A
(1)在更换灯泡时,开关 S 必须处于 状态。
(2)同组的小红同学发现灯泡 L1 与 L2 亮度不同,小红认为这与灯泡在电路中的前后顺序有关,小明
用一个简单的操作就检验了小红的观点是否正确。小明的操作
是 。
(3)由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第 6 页(共 12 页)
4.1-4.2 综合练习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C
【解析】①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间的转移; ②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
子的带负电。
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 A 错误;
B、玻璃棒带正电, 是因为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了丝绸上, 而不是绸子上的正电荷转移到玻璃棒上,
故 B 错误;
C、玻璃棒带正电, 是因为玻璃棒上的电子转移到绸子上, 故 C 正确;
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 D 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 C
2.B
【解析】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产生静电, 会产生电火花,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根据题中所给标志的含义结合需要张贴的环境进行分析:
A.禁止放易燃物, 易燃物遇火容易发生火灾, 甚至爆炸, 故 A 不符合题意;
B、禁止梳头, 梳头时梳子与头发摩擦起电,故 B 符合题意;
C、熄火以后才能加油, 否则容易发生危险,故 C 不符合题意;
D、禁止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 故 C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3.
解:
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 甲带正电。由图知甲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是同种电荷,所以
乙带正电;
由图知乙丙相互吸引,说明乙丙带异种电荷, 所以丙带负电, 故 D 正确。
故选: D。
4.
解:
第 7 页(共 12 页)
由题知,S1 闭合、开关 S2 断开指示灯亮, S2 闭合,指示灯熄灭。
A.指示灯与 S1 串联,与 S2 并联, 乘客坐下时 S1 闭合指示灯亮,系上安全带时 S2 闭合,指示灯被短路
熄灭, 但出现电源短路, 故 A 不符合题意;
B、指示灯与 S1 串联,与 S2 并联, 乘客坐下时 S1 闭合指示灯亮,系上安全带时 S2 闭合,指示灯被短路
熄灭, 并且不会出现电源短路, 故 B 符合题意;
C、两开关串联,只有乘客坐下, 系上安全带 S2 闭合时指示灯才会发光, 故 C 不符合题意;
D、两开关并联后与指示灯串联, 无论是乘客坐下时 S1 闭合还是系上安全带时 S2 闭合,指示灯都会发
光, 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5.
解:从实物图中可以看出,两只灯泡并联,开关控制干路,电流表测量灯泡 L1 的电流。
A.图中, 电流从正极出发,经开关分支, 已知经电流表、灯泡 L1 ,另一支经灯泡 L2 然后共同回负极,
与实物图符合;
B、图中电流表测量灯泡 L2 的电流,与实物图不符;
C、图中电流表测量干路上的电流,与实物图不符;
D、图中电流表的连接位置错误。
故选: A.
6.A
【解析】有时需要照明灯和排气扇同时工作, 有时需要它们独立工作, 据此可知照明灯与排气扇是并
联,各有开关单独控制。
A.当两开关同时闭合, 照明灯和排气扇同时工作; 只闭合 S1 ,照明灯单独工作; 只闭合 S2 ,排气扇单
独工作,A 选项符合题意;
B、当两开关同时闭合, 照明灯和排气扇同时工作; 只闭合 S1 ,照明灯单独工作, 但不能让排气扇单独
工作, B 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两个开关同时闭合时,电灯和电动机同时工作, 但不能让电灯或电动机单独工作,C 选项不符合题
意;
D、两个开关同时闭合时,会造成电源短路,D 选项不符合题意。
第 8 页(共 12 页)
故答案为: A.
7.B
【解析】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丙肯定带正电, 因为乙和丙相互排斥,所以乙肯定带正电。甲和乙相互吸引,甲
和丙相互吸引, 那么甲可能带负电, 也可能不带电。
故 B 正确, 而 A.C、D 错误。
故选 B。
8.B
【解析】根据摩擦起电的现象分析即可。
塑料梳子梳头发时, 二者摩擦从而带上异种电荷, 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可知,头发被粘在梳子
上。
A.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 ”在杯口上, 这是大气压强的作用,故 A 不合题
意;
B.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 ”在身上, 这是因为布料和皮肤摩擦而带上电荷,
故 B 符合题意;
C.从冷冻室拿出食物时, 食物常会“粘 ”在手上, 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食物上液化成水,再放热
凝固成冰, 故 C 不合题意;
D.两铅块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 ”在一起,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故 D 不合题意。
故选 B。
9.A
【解析】根据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
根据图片可知, 当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为 0~0.6A 时, 分度值为 0.02A,此时读数为 0.3A.当选择的量程
为 0~3A 时,分度值为 0.1A,此时读数为 1.5A,故 A 正确,而 B、C、D 错误。
故选 A.
10.
解:经分析可知,电动机和行车灯并联, 且各有一个开关控制。
A.由电路图可知, 开关 S2 闭合时,会造成电源短路,故 A 错误;
第 9 页(共 12 页)
B.由电路图可知, 只有两开关均闭合时电动机和行车灯才能工作, 它们不能独立工作, 故 B 错误;
C.由电路图可知, 闭合开关 S1 时行车灯亮、电动机不工作,故 C 错误;
D.由电路图可知, 电动机和行车灯并联, 且各有一个开关控制,故 D 正确。
故选: D。
二 、填空题
11.
解: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 C 后, 会带上负电荷, 然后被棉芯 D 吸附住,这是因为它们带有异
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结果。
故答案为: 异种。
12.
解:(1)充电宝在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宝相当于电源;
(2)充电宝可以同时给两部手机充电,在充电过程中, 由于两部手机是互不影响的,所以两部手机之
间是并联接入充电宝的。
故答案为:(1)电源;(2)并联。
13.并;开关
【解析】(1)如果用电器相互影响, 那么它们串联;如果不相互影响, 那么它们并联;
(2)在电路中,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 一个损坏, 另一个正常工作,说明它们不相互
影响, 即并联; 转向杆拨动可以控制转向灯的亮灭,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
14.量程选择过大; 改选小量程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电流的测量,电流表的使用及读数方法 等考点的理解。
图中可以看出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因此该实验的问题是选择的量程过大, 应该换用小量程,
即 0~0.6A 的量程。故答案为 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过大,换用 0~0.6A 的量程。
15.(1)L1
(2)0.36
(3)移动 b 导线的右端,使它连接到电流表的“ - ”接线柱上
【解析】(1)电流表应该与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第 10 页(共 12 页)
(2)根据图乙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 然后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3)根据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
(1)根据图甲可知,电流表与灯泡 L1 串联在同一支路上, 因此它测量通过灯泡 L1 的电流。
(2)根据乙图可知,电流表选择量程 0~0.6A,分度值为 0.02A,则示数为 0.36A.
(3)如果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那么电流表要串联在干路上,根据图甲可知, 此时需要: 移动 b 导线的
右端, 使它连接到电流表的“ - ”接线柱上。
三 、实验题
16.(1)L2 发光,L1 不发光; 电流表 A1 将灯泡 L1 短路
(2)
【解析】使用电流表方法:要使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要让电流从电流表“+”接线柱流入,从“- ” 接线柱流出;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能把电流表不经过其他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的
两极上。
(1)根据图示实物图, 电流表 A2 正负接线柱接反,因此灯泡 L1、L2 的发光情况是 L2 发光,L1 不发光;
该电路存在的问题是:电流表 A1 将灯泡 L1 短路;
(2)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电流表分别测干路和支路电流, 连接电路图即可;
故答案为:(1)L2 发光,L1 不发光;电流表 A1 将灯泡 L1 短路;
四 、解答题
17.解:如图所示:
第 11 页(共 12 页)
【解析】(1)电流表必须与被测的用电器串联;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 而支路开
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2)根据(1)中的规律分别判断各个电器元件的位置, 然后连接实物图即可。
(1)电流表测量灯泡 L1 的电流, 那么它应该与 L1 串联在同一支路上;
(2) 开关 S1 控制 L1 , 那么它也应该和 L1 串联在同一支路上;
(3) 开关 S2 控制 L2 ,那么它应该和 L2 串联在同一支路上。
结合题目元件的位置,那么并联电路的分流点应该在开关 S2 的右端,而汇流点在灯泡 L2 的左端,如下
图所示:
18.(1)断开
(2)改变灯泡在电路中的前后顺序, 然后观察灯泡的亮度
(3)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解析】(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断开, 避免因电路时通时断造成用电器烧坏;
(2)根据题目的描述分析要改变哪个因素,然后进行相应操作即可;
(3)根据表格数据总结串联电路电流的大小规律。
(1)在更换灯泡时,开关 S 必须处于断开状态。
(2)小明用一个简单的操作就检验了小红的观点是否正确。小明的操作是:改变灯泡在电路中的前后
顺序, 然后观察灯泡的亮度;
(3)由表中数据可知,三个点的电流大小都相等,那么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第 12 页(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