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9 12:5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获取电能,农民可以自用,也可将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即“自发自用、多余上网”。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太阳能光伏发电( )
A.所用资源不可再生 B.全天的发电量一致
C.高纬度地区最适用 D.所用资源属于气候资源
2.影响光伏发电的自然因素是( )
A.日照强弱 B.海拔高低
C.距海远近 D.科技水平的高低
3.在屋顶和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的共同优势有( )
①清洁环保,无污染②增加降水量③充分利用了太阳能资源④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将( )
A.改善大气质量 B.加重大气污染 C.增加居民负担 D.降低生活质量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位于京杭运河、新通扬运河和芒道河的交汇处,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源头,被誉为“江淮明珠”。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干线主干线自南向北穿越的省区依次是( )
A.浙、豫、鲁 B.苏、鲁、冀 C.苏、豫、冀 D.浙、苏、鲁
6.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优势是( )
A.水质量好,污染少 B.全线可利用地势直流
C.工程量小,可利用京杭运河河道 D.沿线地区经济不发达,用水量小
7.近年来,为确保“一江清水北送”,扬州政府可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开展输水廊道生态保护涵养工作 B.成立核心保护区,推进生态湿地恢复
C.修建梯田,退林还田 D.建设防护林,有效服务南水北调工程
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将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读“我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布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图中我国农业分布的描述,有误的是( )
A.粮食生产功能区主要位于“胡焕庸线”以东 B.水稻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
C.糖料蔗、天然橡胶在海南岛分布集中 D.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在我国东北、西北都有分布
9.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为达到建成10.75亿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的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耕地产量 B.城市建设使用耕地,提高耕地利用率
C.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D.围湖造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2022年5月15日至21日是我国第三十一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主题为“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下图为“中国径流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华北平原位于多水带 B.辽东丘陵位于平水带
C.内蒙古高原全部位于少水带 D.四川盆地位于丰水带
11.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短缺,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修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
12.为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最可行的是( )
A.实行阶梯水价提高节水意识 B.使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C.大力发展传统洗车行业 D.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读下边漫画《小鸟的悲哀》完成下列各题。
13.它反映出我国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是( )
A.过度放牧 B.乱占耕地
C.环境污染 D.乱砍乱伐
14.这种问题在黄土高原出现,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
A.暴雨增多 B.耕地面积减少
C.黄河泥沙淤塞 D.黄河上游凌汛
读左图《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比重》、右图《世界部分国家人均耕地面积》,回答下面小题。
15.关于左图的解读,错误的是( )
A.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B.可利用草地占可利用土地比重最大
C.在所有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比重最小
D.难利用土地比重大于可利用土地比重
16.右图告诉我们( )
A.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大于日本的原因是我国人口比日本少
B.人均耕地资源不足是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严峻考验
C.印度人口与我国相差不大,人均耕地远超过我国是因为印度国土面积大于中国
D.我国人均耕地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无需为耕地不足而发愁
17.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结合下面的图文资料,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D 2.A 3.C 4.A
5.B 6.C 7.C
8.B 9.C
10.B 11.C 12.A
13.D 14.C
15.D 16.B
17.可再生自然资源在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但是人类对可再生资源利用不当,也会变成不能再生资源,如材料中提到的水资源短缺,海洋渔业资源大量枯竭。因此对可再生资源我们要求科学的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