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9 22:1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一 、选择题
1.某生正在患胆囊炎, 你认为她目前最不应该享受下列哪种美味( )
A.香椿炒鸡蛋 B.羊肉炖豆腐
C.白菜粉条 D.肥而不腻的红烧肉
2.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 下列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其吸收功能不相关的是( )
A.小肠壁中含有许多肠腺
B.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
C.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D.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小宝中午放学, 买了一根油条吃,油条在小宝的消化道内被消化后的主要产物是( )
①葡萄糖 ②氨基酸 ③甘油 ④脂肪酸
⑤无机盐 ⑥维生素 ⑦水
A. ④⑥ B. ①③④ C. ①⑦ D. ①⑥
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其中与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形态结构有( )
①小肠长约 5~6 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如胰液、肠液、胆汁等
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 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
④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如图所示为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a、b 分别表示胃、小肠中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X 表
示经小肠消化后的终产物,则 a、b 和 X 分别是( )
A.胃液, 胰液和肠液, 氨基酸
B.唾液, 肠液和胰液, 葡萄糖
C.胃液, 胆汁和肠液, 脂肪酸
第 1 页(共 11 页)
D.胆汁, 肠液和胰液, 甘油和脂肪酸
6.有甲乙丙丁四种消化液, 它们都不是胰液,其他相关信息如表,则这四种消化液分别是( )
甲 能消化淀粉 丙 不能消化淀粉; 能使蛋白质得到初步消化
乙 能消化淀粉 丁 不能消化淀粉; 能促进乙的消化作用,不能促进甲 的消化作
A.唾液、胆汁、肠液、胃液 B.唾液、胃液、肠液、胆汁
C.唾液、肠液、胃液、胆汁 D.肠液、唾液、胃液、胆汁
7.下表所示 A.B、C、D 四种消化液(都不是肠液) 和功能,其中属于胰液的是( )
A B C D
消化淀粉 能 能 不能 不能
消化蛋白质 不能 能 初步消化 不能
消化脂肪 不能 与适量的 D 配合, 可促进对脂肪进行消化 不能 乳化脂肪
A .A B .B C .C D .D
8.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
B. ②分泌的消化液能初步消化脂肪
C. ③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D. ④内的消化液只有肠液、胆汁和胃液
9.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第 2 页(共 11 页)
A.消化系统由口腔、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胃只有贮存食物和磨碎食物的功能
C.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D.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多种消化酶
10.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
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o 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
B.图甲中 Ta 、Tb 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 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
C.图乙中 Tb 到 Tc 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含量不再上升, 表明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
D.图乙中 A 点对应的温度为 T0 ,因为麦芽糖含量增量最快
二 、填空题
11.消化系统的组成有消化道:口腔→咽→ → → →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 、肝脏、 和 。
12.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3 页(共 11 页)
(1)人咀嚼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是因为[1] 分泌的唾液在口腔内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的缘
故。
(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7] 进行,被吸收的营养成分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
13.如图 1 是消化系统示意简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图 1 中 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填名称)
(2)人在饭后或大量食用食糖后,血液中血糖的浓度会暂时升高,但在 分泌的 的
作用下,血糖浓度又会逐渐恢复正常。
(3)如图 2 是某人饭后约 30 分钟时, 测得的血液流入和流出某消化器官时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请
问该器官是 。
A.食管 B.胃 C.小肠 D.大肠
三 、实验题
14.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步骤 具体操作
① 饲料 配制 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 200mg 植酸酶, 配制成加酶饲料; 并将加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 成大小相同的颗粒, 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烘干后储存。
第 4 页(共 11 页)
② 鲈鱼 饲养 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 600 尾鲈鱼苗。给 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 ( )。
③ 结果 记录 8 周后,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取 20 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 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 别为 759.3%、947.2%。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在烘干加酶饲料时,要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若温度过高,会导致 。
(2)步骤②空白处应填写 。步骤②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
是 。
(3)根据实验的记录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四 、解答题
15.如左图为人体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 A.B、C 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消化道中进行①的主要器官是 ,②过程称为 。
(2)C、B 及代谢废物进出乙细胞是由 控制的。
(3)某人空腹时, 血液中 C 的浓度经常高于正常水平, 可能的原因是他体内的 分泌不足。
(4)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上左图中甲细胞时,不同的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下列描述正确的
是 。
第 5 页(共 11 页)
A.图中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 56 倍
B.由甲视野到乙视野,首先应将装片向左移动
C.甲视野的放大倍数比乙大
D.甲视野比乙视野暗
第 6 页(共 11 页)
4.2 事物的消化与吸收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D
【解析】脂类是油、脂肪、类脂的总称。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 油, 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脂肪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 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
酰甘油酯, 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
胆囊炎的患者会影响体内胆汁的分泌,而胆汁主要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所以她目前不应该摄入脂肪,
肥而不腻的红烧肉含有较多的脂肪, 则她不应该摄入; 故 D 符合;
故答案为: D。
2.A
【解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A.小肠壁中含有许多肠腺,分泌多种消化液, 与小肠的消化功能有关, 错误;
B. 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 ,与吸收功能有关;
C.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 ,与吸收功能有关;
D. 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与吸收功能有关;
故答案为: A.
3.B
【解析】动物或人的消化器官把食物变成可以被机体吸收养料的过程; 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
等大分子物质, 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叫做消化。
油条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和油脂(脂肪);糖类在人体内消化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脂肪的最终产物是脂
肪酸和甘油;故①③④正确;
故答案为: B。
4.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小肠的结构与功能。
①小肠长约 5~6 米, 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小肠的结构,且小肠较长有助于吸收和消化;
②小肠内有许多种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与小肠的结构无关;
③小肠内壁有许多皱襞, 皱襞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增大接触面积,从而更好的吸收鹰眼物质, 属于
第 7 页(共 11 页)
小肠的结构形态;
④小肠绒毛壁和其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有助于吸收营养物质,属于小肠的结构
形态;
故答案为: B。
5.A
【解析】由图可知, 蛋白质在胃部进行初步消化, 在小肠内被消化为氨基酸吸收。
图中, a 代表胃液, b 代表胰液和肠液, X 代表氨基酸。
故选 A.
6.
解:参与消化食物的消化液有口腔中的唾液、胃里的胃液、小肠中的肠液、胰液和胆汁, 唾液中只含 有能够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胃液中只含有能够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 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已知甲乙丙丁都不是胰液,甲和乙 都能消化淀粉,丙和丁都不能消化淀粉;则甲和乙为唾液和肠液,丙和丁为胃液和胆汁, 又知丙能使 蛋白质得到初步消化,丁可促进脂肪消化,则丙是胃液,丁是胆汁;丁不能促进甲消化脂肪,说明甲 中不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应该是唾液,则乙是肠液。即甲乙丙丁四种消化液分别为唾液、肠液、胃液、
胆汁。
故选: C。
7.
解: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 初步消化淀粉, 据表可知 A 这种消化液能消化淀粉,不能消
化蛋白质和脂肪,由此可判断 A 是唾液。
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酶,与适量的胆汁配合, 可促进对脂肪
进行消化。由此可判断 B 是胰液。
C 消化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由此可判断 C 是胃液。
肝脏分泌的胆汁, 对脂肪有乳化脂肪,D 消化液只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由此可判断 D 是胆汁。
故选: B。
8.
A:①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A 正确。
第 8 页(共 11 页)
B:②胃分泌的消化液不能初步消化脂肪, B 错误。
C:③胰腺分泌的胰液中的有机物是多种消化酶,可作用于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食物成分, V 错误。
D:④内的消化液含有肠液、胆汁和胰液, D 错误。
故选 A.
9.C
【解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 指肠、空肠、回肠) 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
这一段称上消化道, 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A.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核消化腺组成,口腔是消化道的一部分;故 A 错误;
B、胃有贮存食物的功能,牙齿有磨碎食物的功能; 故 B 错误;
C、小肠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 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故 C 正确;
D、肝脏分泌的胆汁具有乳化脂肪的功能, 但胆汁不是消化酶; 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C。
10.C;
二 、填空题
11.食道; 胃; 大肠;胃腺; 胰腺; 肠腺
【解析】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中,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的物质, 需要经过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完成消化和吸收功能的是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是消化的通道, 其中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消化腺包括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唾液腺、肝脏和胰腺) 以及
位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胃腺和肠腺)。
故答案为: 食道 胃 大肠 胃腺 胰腺 肠腺
12.(1)唾液腺
(2)小肠
【解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 指肠、空肠、回肠) 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门)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 这一段称上消化道, 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
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 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脏和胰脏。
第 9 页(共 11 页)
(1)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故答案为: 唾液腺;
(2)人体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是小肠;故答案为: 小肠;
故答案为:(1)唾液腺;(2)小肠。
13.(1)肝脏
(2)胰脏;胰岛素
(3)C
【解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 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
道内, 包括胃腺和肠腺。
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 有肠液、胰液、胆汁,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在小肠内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
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1)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内,通过胆管输送到小肠内促进脂肪的消化,
胆汁不含消化酶。因此, 图中肝脏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2)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加速血糖分解, 从而降低血糖浓度。正常人进食一小时左右, 食物中的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消化成葡萄糖,并 被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 因此血糖浓度升高, 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的调节作用,引起胰岛分泌的胰岛 素增加,调节血糖代谢, 从而使血糖浓度仍维持在正常范围。所以人在饭后或大量食用食糖后, 血液
中血糖的浓度会暂时升高,但在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下, 血糖浓度又会逐渐恢复正常。
(3)淀粉首先被口腔内的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 再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 内被初步消化为氨基酸, 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脂肪在小肠内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所以小肠是消
化的主要场所。
故选 C。
三 、实验题
14.(1)温度过高酶会失去活性
(2)加酶饲料;鱼苗生长速度快,实验现象明显
(3)植酸酶能加快(或“促进 ”)鲈鱼的生长
【解析】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进行分析.
第 10 页(共 11 页)
(1)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会使酶失去活性;
(2)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植酸酶) 的不同引起的, 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 (植酸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步骤②应该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加酶饲料; (3)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 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本实验中投喂普通饲料的是对照组、投喂加酶饲料的是实验组,由实验结果“对
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 759.3%、947.2%”可知: 植酸酶能够促进鲈鱼的生长.
故答案为:(1)酶失去活性;(2) 等量的加酶饲料 ;(3)植酸酶能够促进鲈鱼的生长
四 、解答题
15.
解:(1)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①过程是在消化道内将淀粉分解为可以被吸收的物质 C 葡萄糖的消化过程,该过程进行的主要器官是小肠。②过程是葡萄糖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
程,为吸收过程。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因此 C 葡萄糖、 B 氧气及代谢废物进出乙细胞是由细胞膜控制的。
(3)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的浓度,某人空腹时,血液中 C 葡萄糖的浓度经常高于正常水平, 可能的原
因是他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
(4)A.图中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 16×40=640(倍),A 错误;
B、显微镜成的像移动的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故从甲到乙要先向左移动玻片标本,B 正确;
C、图乙中的图像比图甲中的图像大, 是因为乙视野所用镜头的放大倍数比甲视野所用镜头的放大倍数
大, C 错误;
D、乙视野放大倍数大, 看到的细胞体积大,视野变窄, 透光量减少, 因此乙视野比甲视野暗。D 错误。
故选: B。
故答案为:(1)小肠;吸收。
(2)细胞膜。
(3)胰岛素。
(4)B。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