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物质的构成
一 、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雾气漫天 B.教室里灰尘飞扬
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 D.吹烟袅袅
2.绿茶是一种很多人喜爱的饮品。泡茶时, 会闻到茶的香味,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非常小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D.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如图所示, 是由微颗粒(1~50 纳米) 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
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组成“纳米纸 ”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 ”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 ”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4.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 ”(如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灶处释放以杀死
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车 ”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 ”分子间不存在间隙
C.“纳米车 ”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
D.“纳米车 ”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第 1 页(共 10 页)
5.分子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解析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以下现象用分子运动论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松软的面包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 分子间存在间隙
B 在空调房间吸烟时, 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烟雾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与冷水相比较, 用热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 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越剧烈
D 破镜难重圆 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A .A B .B C .C D .D
6.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思考问题, 下列对微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汽化后气体积变大——分子间空隙增大
B.红墨水的扩散实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黄豆与芝麻的混合实验——分子之间有空隙
D.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7.下列是小金同学对某些生活现象的理解, 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
B.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春天柳絮飞扬, 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 说明分子的体积变大
8.如图, 做了酒精倒入水的混合实验后,老师得出结论:总体积变小的原因是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进入 到对方分子间隙中去了.小明却认为可能是手指沾上了部分液体,所以总体积变小.要证明小明的想法
是错误的, 可以进行( )
第 2 页(共 10 页)
A.芝麻和黄豆的混合实验
C.酒精和酒精的混合实验
B.水倒入酒精的混合实验
D.黄豆和黄豆的混合实验
9.将 2 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ρ 二氧化氮>ρ 空气 )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 隔开, 抽开隔板后, 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
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 )
A.小华认为甲图放置最不合理
B.小夏认为乙图放置最不合理
C.小梦认为丙图放置最不合理
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
10.如图, 用橡皮帽将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封闭一部分空气。用力向内推动活塞到一定程度后, 再难以
推动, 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B.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空气的密度可以变大 D.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二 、填空题
11.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内, 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 这种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 这说明甲醛分子在 。甲醛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因此刚装修完的新房子最 好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后再入住, 和夏天相比,冬天甲醛气味散得 (填“更快些 ”、“更慢些 ”
或“一样快”)。
12.小丽和小亮在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后, 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为此, 小丽说:“放在我家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甚至消失, 就是这个原因。”小亮说:“阳光照
第 3 页(共 10 页)
到屋子里, 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也是这个道理。”
请分别判断小丽和小亮的说法正确吗?并分别说出理由
13.将装有两种不同气体的两个容器连通,经过一段时间, 两种气体就在这两个容器中混合均匀,这种 现象叫做扩散。在液体间和固体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例如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段时间,水 就都染上红色; 又如把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 每块金属的接触面内部都可发
现另一种金属的成分。
(1)从扩散现象可以看出,固体分子间距离较 作用力较 ,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
的位置振动,不能移动, 分子不容易脱离其它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
(2)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 ,作用力较 ,分子除了碰撞之外自由移
动.
(3)根据你的推理和想象,液体分子运动情况是怎样
的? 。
三 、实验题
14.如图甲为液体扩散实验。为了进一步探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方 案,如图乙所示,用两支相同的针筒分别抽取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然后再缓慢的抽取等量的红墨水
后迅速用橡皮帽塞紧针头,观察针筒中液体颜色变化的快慢。
第 4 页(共 10 页)
(1)该实验基于探究的问题是_
(2)该实验中如果用针筒快速地抽取红墨水, 会导致扩散实验无法验证。原因是 。
(3)对比图甲实验,小明选择针筒进行实验除了简便外, 还有哪些优点? 。(写出一点即可)
四 、解答题
15.如图所示,把一块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图甲,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将玻璃板放到 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触图乙, 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为什么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且
乙大于甲
第 5 页(共 10 页)
4.1 物质的构成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C
【解析】分子的体积很小,用肉眼几乎观察不到,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
度有关,温度越高, 运动速度越快.
解: A.雾气漫天, 由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B、教室里灰尘飞扬,这是机械运动, 不符合题意;
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扩散现象,是分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合题意;
D、炊烟袅袅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 不合题意.
故选 C.
2.D
【详解】
泡茶时,可以闻到茶叶特有的清香, 是分子热运动(无规则运动) 的结果, 故可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无规则运动。
故选 D。
3.D
【解析】根据对分子的认识分析判断。
A.所有的分子之间都存在空隙, 故 A 错误;
B.所有的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故 B 错误;
C.细菌分子也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没有办法阻止, 故 C 错误;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故 D 正确。
故选 D。
4.D
【解析】(1)根据纳米车的作用考虑;(2)根据分子的性质考虑;(3)根据分子的大小考虑;(4)由
题给信息来回答本题.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 并不是说必须在外
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故 A 错误;
第 6 页(共 10 页)
B.分子间都存在间隙, 故 B 错误;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用光学显微镜也是观察不到的, 故 C 错误;
D.“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在外力作用下能按照人规定的线路运动, 说明了人可以控制分子运
动, 故 D 正确.
故选 D.
5.解; A.松软的面包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 这是物体结构松散, 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 A
错误;
B、在空调房间吸烟时, 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固体颗粒的运动, 不是分子的运动,故错误;
C、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高分子动能大,分子运动剧烈,故 C 正确;
D、“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隙太大已经失去了相互的作用力, 故 D 错误。
故选: C。
6.C
【解析】根据对分子运动论的认识分析判断。
A.水汽化后气体积变大——分子间空隙增大, 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红墨水的扩散实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黄豆与芝麻的混合实验,只能类比分子之间有空隙,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 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C。
7.
解: 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故选项解释错误。
B、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故选项解释正确。
C、春天柳絮飞扬, 柳絮是宏观物体, 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
D、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 说明分子的间隔变大的缘故, 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 B。
8.A
【解析】分子看不见、摸不到, 直接观察分子之间是否有空隙更不可能,但是可以借助我们看得到的
宏观物体对这个现象进行模拟, 从而帮助我们理解,据此分析判断。
第 7 页(共 10 页)
小明认为是液体沾到手上导致的,要推翻小明的想法选用固体更直观, 芝麻和黄豆可看作粒径不同的 两种分子, 分子之间间隙也不同,混合之后, 可明显看出总体积的变化,故 A 符合题意,而 B、C、D
不合题意。
故选 A.
9.B
【解析】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体相互接触后,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还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分子的定义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特性:质量小,体积小; 总是在不停的运动;彼此间有间隔;
A.图甲中, 虽然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说明气体
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甲图放置最合理;故 A 错误;
B、图乙中, 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由于重力的作用,二氧化氮气体会下沉, 所以不能
说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乙图放置不合理;故 B 正确;
C、图丙中,瓶子水平放置,抽开隔板, 气体分子彼此进入对方,说明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但
是与甲图相比, 丙图不够经典, 丙图放置不够合理;故 C 错误,D 错误;
故答案为: B。
10.D
【详解】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用橡皮帽将注射器的小孔堵住, 封闭一部分空气,用力向内推动活塞到
一定程度后,再难以推动,此时分子斥力大于引力,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二 、填空题
11.做无规则运动; 更慢些
【解析】(1)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据此分析解答。
(1)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内,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种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
这说明甲醛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2)甲醛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因此刚装修完的新房子最好开窗通风一段时间后再入住,和
第 8 页(共 10 页)
夏天相比, 冬天的气温低,甲醛气味散得更慢些。
12.
答: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过几天就变小, 说明卫生球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阳光照到屋子里,有时能看到许多的灰尘在空中飞舞,灰尘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 不是分子的运动;
所以小丽的说法是正确的,小亮的说法是错误的。
13.(1)小; 大
(2)大; 小
(3)分子既在确定位置上不停振动, 又可在一定限度内自由移动
【解析】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体相互接触后,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还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1)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固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大, 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
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它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
(2)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大,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小,分子除了碰撞之外自由移
动;
(3)液体分子之间的运动情况应介于固体分子和气体分子之间,即液体分子既在确定位置上不停振动,
又可在一定限度内自由移动;
故答案为:(1 小; 大;(2)大; 小;(3)分子既在确定位置上不停振动, 又可在一定限度内自由移动。
三 、实验题
14.分子运动快慢是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呢?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
(1)[1]用两支相同的针筒分别抽取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 液体的种类不同, 探究问题: 分子运动快慢
是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呢?
(2)[2]抽取过程中红墨水和水或酒精已经混合,会导致扩散实验无法验证。
(3)[3]选择针筒进行实验时,针筒可以直接抽取相同体积的液体
四 、解答题
15.因为在题图乙中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间存在分子引力,使其示数比较大。
第 9 页(共 10 页)
【解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可以从分子间的作用力上来分析。
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 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
大一些。
第 10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