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质量的测量
一 、选择题
1.下列有关科学量与其单位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速度、米/秒 B.力、千克 C.力、牛 D.路程、米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取物品 B.取少量液体 C.加热液体 D.量筒读数
3.作为质量标准单位的国际千克原器, 百余年来因表面遭污染而增重约 50 微克,2018 年 11 月 16 日, 在新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家们通过投票,正式让国际千克原器退役,改以普朗克常数(符号是 h) 作为新标准来重新定义“千克”,若使用增重后的国际千克原器测量物体质量,测量值跟真实值相比将
(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下列各种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左侧,就停止调节
C.使用的砝码已磨损
D.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标尺的右侧, 造成视线与标尺不垂直
5.在用天平进行称量实验时,某同学在未掌握正确称量方法的情况下进行了如下错误操作:在未将游码 移到零刻度处的情况下先将天平调节至平衡, 再将物体放在左盘, 当右盘砝码加到 20g 时恰好使天平
达到新的平衡, 读得天平的示数是 23g。则该同学所称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A.23g B.20g C.26g D.17g
6.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1.8 米=1.8 米×1000=1800 毫米
第 1 页(共 8 页)
B.1.8 米=1.8×1000=1800 毫米
C.0.556 升=0.556 升×1000 毫升=556 毫升
D.0.556 升=0.556×1000 毫升=556 毫升
7.小科同学暑假去西藏旅游,随身携带的“蛋黄派 ”密封包装袋膨胀得像石头一样硬,在此过程中,
“蛋黄派 ”一定不变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温度 D.体积
8.老师请小红称取 25.3g(1g 以下用游码) 石灰石样品。当小红称量完毕后发现样品和砝码放反了,
你认为小红实际称出的石灰石样品的质量为( )
A.24.7g B.25.0g C.2.3g D.25.6g
9.关于天平的使用,以下操作有明显错误的是( )
A.调节天平平衡 B.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C.记录物体的质量 D.测量物体质量
10.海洋用最小砝码为 5g 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 他读出质量为 66.6g,后来同桌
小媛指出物体和砝码放反了,则实际质量应是( )
A.60.6g B.65.4g C.53.4g D.63.4g
二 、填空题
11.单位换算:
(1)2300 毫米= 米= 纳米。
(2)0.085 升= 毫升。
12.学过天平使用的知识后,好奇的小明想用家中的一架旧天平称一个鸡蛋的质量。在调节横梁平衡时, 先将游码移至“0”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 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他发现
无论怎样调节平衡螺母, 指针总略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 于是他在天平的左盘中放入几粒米
后重新调节平衡并进行了测量, 如图 B4-S-3 所示,则鸡蛋的质量
(填“大于 ”“等于 ”或“小于”)61 g。
第 2 页(共 8 页)
13.(1)用一底座已调成水平而横梁未调成水平的天平去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当物体放在左盘时,右 盘中放上质量为 m1 的砝码,横梁正好能水平;若将物体放在右盘时,左盘中放上质量为 m2 的砝码,横
梁也正好能水平。在以上操作中游码均未移动,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 m= 。
(2)使用工具测量物体的某些量时会因为某些因素的变化导致测量结果的偏大或偏小。下列操作会导
致结果偏大的是 (填字母)。
A.测量跳远成绩时,将皮尺拉得太紧
B.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C.使用生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
D.在测形状不规则小石块密度时,先用排水法测小石块体积, 再测质量
E.测量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 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
三 、实验题
14.小刚看见妈妈在厨房里炒菜, 往锅里倒了一定的色拉油, 他想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测量色拉油的质 量和体积,他进行了以下实验: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 M(如 同甲所示),再将烧杯中的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中, 测出烧杯和剩余色拉油的总质量为 23.8g,则量筒
内色拉油的质量 m= g; 图乙显示的是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 V,则 V= mL.
四 、解答题
15.使用天平时是不允许出错误的,但一旦发生,有时不重测也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对于下述的两种错误,
你能算出被测物体的正确质量吗
(1)甲同学误将砝码放在左盘,被测 A 物体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的砝码为 100 克、 50 克各
一个,游码的位置在 3.2 克处,则 A 物体的实际质量是多少
(2)乙同学用一架横梁以平衡的天平来测量 B 物体的质量,当在右盘中放入砝码 100 克,50 克各一个时
天平平衡,当他测量玩整理时发现游码在 2.8 克处,则 B 物体的实际重量是多少
第 3 页(共 8 页)
4.2 质量的测量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
解:在国际单位制中,
A.速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秒。故 A 正确;
BC、力的基本单位是牛顿,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故 B 不正确, C 正确;
D、路程也就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故 D 正确。
故选: B。
2.【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管要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
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 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C。
3.
解:天平使用时左物右码,右边的国际千克原器因表面遭污染而增重,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实际上 等于国际千克原器加污染物,而我们会按国际千克原器所标的质量读数,没加上污染物的质量,所以
这样测出来的值会比真实值偏小,故 B 正确。
故选: B。
4.A
【解析】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根据称量物的形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
第 4 页(共 8 页)
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A.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说明右侧较重, 根据“左物右码 ”
可知, 在左侧放置较少的物体可使托盘天平达到平衡状态,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故 A 正确;
B、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左侧就停止调节, 根据“左物右码 ”可知, 在左侧放
置较多的物体可使托盘天平达到平衡状态,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大;故 B 错误;
C、使用的砝码磨损后质量会减少,因此, 要放置更多的砝码使托盘天平达到平衡。造成测量结果比真
实值偏大; 故 C 错误;
D、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标尺的右侧, 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故 D 错误;
故答案为: A.
5.B
【解析】根据天平的工作原理分析解答。
根据题意可知, 游码的质量为: 23g-20g=3g;由于游码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就已经在现在 3g 的位置, 它 是用来平衡左右两盘的质量之差的,所以在称量其它物体的质量时,这 3g 的游码是不能再加上的,那
么该物体的实际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也就是 20g,故 B 正确,而 A.C、D 错误。
故选 B。
6.
解: A.换算过程错误, 应该是 1.8×1000 毫米=1800 毫米,故 A 不正确;
B、换算过程缺少单位, 故 B 不正确;
C、“0.556 升×1000 毫升”得到的单位不存在,故 C 不正确;
D、进率及过程正确,故 D 正确。
故选: D。
7.A
【解析】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质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小科同学暑假去西藏旅游,“蛋黄派”的位置发生变化, 但是它的质量不变,故 A 正确,而 B、C、D
错误。
故选 A.
8.
第 5 页(共 8 页)
解:小红称取 25.3g(1g 以下用游码)石灰石样品时,所用砝码的质量为 25 克,游码示数为 0.3 克。
物体和砝码放反了, 则物体的实际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对应的示数=25g﹣0.3g=24.7g。
故选: A.
9.D
【解析】根据天平的使用规范分析判断。
A.调节天平平衡时,首先游码归零, 然后调节平衡螺母, 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使用天平前, 要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之和, 故 C 正确不合题意;
D.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 绝对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10.D
【解析】当砝码和物体放反位置时, 物体的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因为海洋读出的质量为 66.6g,且最小的砝码为 5g,
那么砝码的质量应该是 65g,而游码的质量为:66.6g-65g=1.6g;
因此铁块的实际质量为: 65g-1.6g=63.4g。
故选 D。
二 、填空题
11.
(1)2300 毫米= 2.3 米= 2300000000 纳米。
(2)0.085 升= 85 毫升。
12.左;等于
【解析】(1)平衡螺母总是向轻的那端调节;
(2)虽然天平本身没有能够调节平衡,但是在左盘放入大米后天平实现平衡,此时可以将大米和天平
看做一个整体, 即这就是一个正常的天平,然后根据 m=m 砝码+m 游码分析判断即可。
(1)调节横梁平衡时,先将游码移至“0”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 说明左盘轻右盘重,
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他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平衡螺母,指针总略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于是他在天平的左盘中
放入几粒米后重新调节平衡并进行了测量,如图 B4-S-3 所示,则鸡蛋的质量等于 61 g。 第 6 页(共 8 页)
13.
解:(1)根据题意可知, 该天平为等臂天平, 设 m1>m2 ,横梁水平平衡时两侧力臂都为 L,物体的质量 为 m,不考虑游码的移动, 所以原来横梁是右高左低,无论物体放在哪一侧,由于横梁右端较高,横梁
右侧较轻, 所以右盘需要一定的质量用于平衡天平的横梁;
设右盘中用于平衡横梁所需的质量为 m0(它相当于一个平衡螺母, 在计算时应减去这部分质量),
①当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mg ×L=(m1﹣m0 )g ×L,即 m=m1﹣m0;
②当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m2g ×L=(m﹣m0 )g ×L,即 m2 =m﹣m0;
解得物体的质量:m= ;
(4)A.用被拉紧了的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皮卷尺的分度值变大,因此其读数比真实值偏小,故 A
错误;
B、用量筒量取 50mL 液体时,仰视读数, 读数小于实际数,故 B 错误;
C、生锈的砝码的质量大于正常的砝码的质量, 如一个标有 50g 的砝码的实际质量可能是 51g,而读数
时仍按 50g 读取,这样会造成测量结果变小, 故 C 错误;
D、先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石块上会沾有水, 导致质量的测量结果变大,
故 D 正确;
E、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 说明一开始右侧的质量就偏小,而这一部分质量必须通过多添加砝码或移动
游码读取出来的,所以测量结果会偏大, 故 E 正确。
故选: DE。
故答案为:(1);(2)DE。
三 、实验题
14.28.2;30
【解析】量筒内色拉油的质量等于原来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 M 减去烧杯中剩余色拉油的总质量 23.8g; 天平称量得到的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游码指示的刻度值。量筒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读数时视线
要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由砝码质量和游码指示值可得到总质量M=50g+2g=52g,倒入量筒内色拉油的质量m=52g-23.8g=28.2g;
图乙显示的是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 V,则 V=30mL。
故答案为: 28.2g;30mL
第 7 页(共 8 页)
四 、解答题
15.(1)146.8 克
(2)147.2 克
【解析】当将砝码的放在左盘, 被测物体放在右盘时,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为砝码质量减去游码质量;
使用托盘天平前要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1)当将砝码的放在左盘,被测物体放在右盘时, 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为砝码质量减去游码质量,即
A 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100g+50g-3.2g=146.8g;
(2)根据题意可知,游码刻度为 2.8g 时,相当于 0 刻度线,B 物体的实际质量=100g+50g-2.8g=147.2g;
故答案为:(1)146.8g;(2)147.2g。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