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灰雀》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5.《灰雀》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9 19:4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灰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雀、郊”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灰雀、郊外、胸脯”等词语。(重点)
2.能正确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好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重点)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对话,体会列宁和小男孩的内心活动,感受列宁和小男孩的爱鸟,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对孩子的尊重与呵护,以及小男孩的诚实品质。(难点)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板书课题,注意“雀”字的写法。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说说课文围绕灰雀,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列宁发现公园里的一只红色胸脯的灰雀不见了,问一个小男孩有没有看见。小男孩说没有看见,列宁对这只灰雀很担心。小男孩告诉列宁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第二天,列宁果然见到了那只灰雀。
4.大致了解一下列宁:前苏联伟大革命领袖,领导了著名的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初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1.这是几只怎样的灰雀呢?引导找出课文中描写灰雀的语句。
2.随文学习“胸脯”“婉转”“惹人喜爱”等词语。
(1)在语段中读一读这几个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理解“胸脯”:让学生拍拍自己的胸脯,课件上指指灰雀的胸脯。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呢?
(3)理解“惹人喜爱”:“惹”还可以换成什么字?(讨、引、招、让……)
3.体会灰雀为什么惹人喜爱。
——样子惹人喜爱:两只胸脯是粉红的 ,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活动惹人喜爱: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活泼可爱。
——声音惹人喜爱:婉转地歌唱,听一听小鸟“婉转”的啼叫。
4.有感情地朗读,要让人觉得这几只灰雀特别惹人喜爱。
5.那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这几只灰雀呢?
出示语句: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理解“仰望”。
(2)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爱这几只灰雀?
引导抓住“每次”“都要”“经常”进行体会。
6.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出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
三、带着问题,品味对话,体会小男孩的内心活动
1.设问,明确学习要求:
一天,列宁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那么,这只灰雀到底去哪儿了呢?这个问题是很多同学在预习的时候读不懂的,也最想知道的。
出示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阅读单元导语: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2.这只胸脯深红的灰雀到哪儿去了呢?当个小侦探吧,默读3-12自然段,画出你找到的线索。
学生默读课文有关自然段,交流找到的线索。
3. 如果你是这个男孩,当时心里会怎么想呢?
通过角色体验,品味小男孩与列宁的对话,体会小男孩的内心想法,给对话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1)读第一次对话: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想__________,就( )说:“没……我没看见。”
引导体会小男孩当时的紧张、不安、矛盾心里,说话时的结结巴巴、吞吞吐吐。
(2)读第二次对话: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心想__________,就( )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引导想象体会小男孩从矛盾、犹豫到决定把灰雀放回来的转变过程,说话时的肯定语气。
(3)连起来分角色朗读对话
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喜爱灰雀、诚实、知错就改。
4.小结设疑:这节课我们通过揣测小男孩与列宁的对话,读懂了他的内心。原来这只灰雀是男孩抓走了。那么,列宁当时知道吗?他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第二课时
一、认读生字词
灰雀 列宁 郊外 养病 胸脯 粉红 惹人喜爱 仰望 面包渣
或者 冻死 可惜 肯定 诚实
二、带着问题,品味对话,体会列宁的内心活动
1.呈现预习单,看看同学们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2.再次默读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想一想,列宁当时心里在想什么?
3.交流反馈,引导品味和体会。
(1)读第一处对话: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 )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引导体会列宁当时的急切心情。
(2)读第二处对话: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 )地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引导体会列宁当时心里的想法:小男孩说话这样结结巴巴,这只灰雀很有可能是被他抓去了。可是,我如果直接问是不是他捉走了这只灰雀,那么他一定会很羞愧,或者不承认。我要让他自己认识错误,把灰雀放回来。
(3)读第三处对话: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点拨设问:列宁为什么不对小男孩说,而是“自言自语”呢?
引导理解:列宁其实在委婉的把这句话说给男孩听,尊重男孩,让男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4)读第四处对话: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 )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引导体会列宁听小男孩这样说之后的欣慰、高兴。
4分角色整体朗读,读好对话的语气。
(1)指名角色扮演朗读,同学评价。教师适时指导、范读。
(2)同桌互演,请一组加上表情、动作上台演一演,同学评议。
(3)男女生起立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的语气。
三、带着问题,想象写话,进一步体会列宁的内心
1.读一读课文最后3个自然段
2.思考: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不批评男孩,而去问灰雀呢?
3.随堂写话练习: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于是,他决定不再追问男孩,而是微笑着对灰雀说:“灰雀,你好!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呢?”
4.交流分享。
四、整体把握,讲一讲这个美好的故事
1.利用三角关系图,回顾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评价这个故事中的两个人物:列宁和小男孩。
3.这个美好的、有爱的故事,很值得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