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光寻美——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6.2《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溯光寻美——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6.2《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9 15:5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溯光寻美——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背景,了解新月派的“三美”主张
2.赏析诗歌的意象,品读诗歌情感
3.反复朗诵,涵咏兴味
【教学方法】
1.朗读法,通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师生齐读的方式,由浅入深地指导朗读。
2.讨论法,讨论《再别康桥》中意象的特征、寓意、情感,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3.活动法,活动一:朗读感知,通过学生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画面美,朗读时想象画面, 尽可能地身临其境。活动一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在初读课文时尽量地在脑海中构想画面,使朗读不仅仅局限于对文字的复述,而是对情景的再现与再创作。对意象的把握也能够提高朗读感染力。当然,在初步朗读中,同学们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活动一的作用还有引出对意象的思考。通过后面活动二的学习,对意象有了更深入地分析后,再来反馈活动一的朗读。活动二:设计海报。通过课前绘画《再别康桥》海报的活动,激励学生想象画面。课上展示图片,同学们通过描述画面,对比画中景物来品析意象的特征、寓意,进而体会《再别康桥》的绘画美。活动三:仿写诗句。选择一处高中校园里的景物作为意象,仿照《再别康桥》,写一到两节诗。这个活动是对活动二进行延伸,在学习欣赏意象之后,再自己动手去写意象。扣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以及审美的鉴赏与创造。
【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话题“穿越”,引导同学们带入情境地朗读诗歌。)
活动一:朗读感知(初步朗读,想象画面)
请学生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画面美。
活动二:品析意象(设计海报,对比意象)
教师展示学生绘制的《再别康桥》海报简图。请同学描述画面内容,分析几幅画的特征。点出主意象柳树。通过分析意象柳的特征、寓意、情感,提示学生赏析意象的角度。接着,小组交流讨论各自喜欢的意象,结合诗歌进行赏析。在小组展示环节,同学们在赏析完意象之后,教师给予评价建议,并鼓励学生带入画面、情感局部朗诵诗歌片段。
意象分析过后,教师范读,学生齐读。配合音乐《雨的印记》,感受诗歌的意美、情美。
活动三:诗句仿写
请同学们选择搬经中学的意象,以“三美”为要求,仿写一到两节诗。
通过仿写诗歌,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意象美。并在模仿中,感知《再别康桥》形式上的建筑美,韵律的音乐美——学生在仿写时会力求句式整齐,偶句押韵。学生以评分标准为标杆,进行诗歌的片段创作。
最后,同学们小组互评、互赏,并展示自己的诗歌仿写。教师点评或同学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