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课 《沁园春·雪》2023年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课 《沁园春·雪》2023年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9 18:0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 沁园春 雪》2023年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qìn) 上阕(jué) 须晴日(必须)
B.莽莽(mǎng) 妖娆(ráo) 惟余(只)
C.折腰(zhé) 稍逊(xùn) 略输(稍微)
D.滔滔(tāo) 风骚(sāo) 俱往矣(都)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雪已经停了,城外连绵的群山尽在红装素裹之中,非常美丽。
B.新疆轮台气温骤降,塔里木河出现了千里冰封的壮观景象。
C.今年夏天,我们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一代天骄李老师激情澎湃地朗读了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D.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堪称一代风流人物,他们的功绩将流芳千古,为世代人民所传颂。
3.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荆门市教育局积极开展了“放眼看世界,我与‘一带一路’”。各校踊跃参加,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
B.这次成功演示表明,未来使用高容量、自由空间的量子通讯,创建地基网络和卫星之间的安全通信链接将成为现实已是明证。
C.从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质量改善速度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以价格为主的产品竞争格局亟待改变。
D.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4.下列诗句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C.欲/与天公/试比高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基础知识
5.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莽莽    分外   
妖娆    稍逊   
风骚    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    今朝   
6.根据拼音写汉字。
红装素guǒ     zhé腰     稍xùn    
顿失tāo tāo     江山多jiāo     一代天jiāo    
7.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惟余莽莽     A.只有我 B.只剩 C.只有
(2)惟余莽莽    A.景色迷茫 B.草木茂盛 C.白茫茫一片
(3)顿失滔滔     A.立刻 B.停顿 C.安顿
(4)须晴日     A.必须 B.须要 C.等到
(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A.弯腰 B.折服 C.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8.文学常识填空。
(1)《沁园春 雪》是一首词,词又称    。其中“沁园春”是这首词的    ,“雪”是这首词的    。
(2)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杰出的    。他的著名诗作还有    。
(3)《沁园春 雪》中,把静景写动了的句子是    ;过渡的句子是    ;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
三、语言运用
9.下面是小明分享的一段学习感悟,请你帮助修改。
中医药课程让我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中医药的神奇。我们通过去基地参观,亲手种植、观察并记录药植物生长过程,设计植物名片二维码,【甲】制作中药标本,书签、山楂丸、香包等,学习简单的按摩技艺等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了探究意识、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让中医药文化走进了课堂、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乙】不仅能促进青少年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能普及中医药知识。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一个标点运用不当,应将“   ”改为“   ”。
②【乙】处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四、综合读写
10.伟大领袖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词笔力雄健,风格豪放,颇受人们喜爱。某校九年级(1)班的同学们为此准备举办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2)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根据上联,补写出下联。
【链接材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上联:巨手一挥,破碎河山成旧景。
下联:   
(3)请你就本次活动写一段总结性的发言。(100字以内)
五、默写
11.填空。
(1)《沁园春 雪》词中总写北国风光的句子是:   ,   。化静为动的句子是:   ,   。
(2)《沁园春 雪》词中写词人的想象的句子是:   ,   ,   。
(3)一位对联爱好者以“风景这边独好”为上联征求下联,我们可以用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的“   ”应征。
(4)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雪”的名句,如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最喜欢的关于“雪”的名句还有哪些?请再写两句。
六、阅读
1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甲】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乙】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选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同为写雪,但两段文字呈现出来的雪景却不同。试简要说明。
(2)【甲】【乙】两段文字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哪几句?各自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甲】段句子:   
情感:   
【乙】段句子:   
情感: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中加点的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万里雪飘(形象地描绘出大雪纷纷扬扬、随风飘舞的情状)
B.惟余莽莽(叠音,读来音响浑厚,富于音乐美,渲染出磅礴的气势)
C.北风卷地白草折(描绘出雪前狂风肆虐的声势,渲染肃杀的气氛)
D.散入珠帘湿罗幕(细致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点点飘落进来,给人以暖意)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冬雪的话
吴晓冰
冬日里最后一片枯叶,
兀自挂在空空的枝头。
早已不是秋日的彩蝶,
而是冬日中一片永不飘落的雪。
看啊!
那堪凄凉的冬将雪捧来,
这偏执的叶子,
你为什么还抱着那土灰色的枝干,
享用着专属于你一个人的孤单?
我是雪花啊!
是多么想与你共舞的雪花啊!
我一直想象着与你相依,
在风的歌唱中,
张开羽翼。
你用你干枯的黄,
点缀了这单调的雪原,
映着天上,
那皎洁的月亮。
我笑了。即使我幻化成了风,
也不能任你飘飞。
可我为何偏偏生了洁白的翅膀,
却不能带你轻轻地飞翔?
你在风中单调地飘荡,
好像随时都会飘落。
我静候着,
静候着这冬日里最后一抹色彩的消失。
你分明是离不开那树梢。
看那飞翔的小鸟,
你何不也张开你的翅膀,
借着风,轻缓地飘。
在那树梢上走过的,
不只有秋吧!
还有冬,还有夏。
转眼间你走到了春,
却依然坚守,
坚守在这寂寞的枝头。
我诚然知道,
纵然是大地也不能使你离弃。
你俨然是下一个春的,
第一片叶!
(1)第一节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了怎样的意境?
(2)诗中的“枯叶”具有怎样的精神?
(3)通过“冬雪的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由“坚守的枯叶”你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解答】A.有误,“上阕”的“阙”应读“què”,“须晴日”的“须”意思是“等到”;
BCD.正确;
故选:A。
2.【解答】ABD.正确。
C.有误,一代天骄:称雄一世的人物。对象错误。
故选:C。
3.【解答】A.成分残缺,在句中的“一带一路”后添加“的活动;
B.句式杂糅,将句末的“已是明证”删去;
C.正确;
D.成分残缺,将“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改为“使中国成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故选:C。
4.【解答】ABD.正确;
C.有误,句意:想要和天比试高低。停顿为:欲与/天公/试比高。
故选:C。
二、基础知识
5.【解答】答案:
mǎng;fèn;ráo;xùn;sāo;hán;shǔ;zhāo。
6.【解答】裹 折 逊
滔滔 娇 骄
7.【解答】(1)句意为: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根据语境,“惟余”在词中应理解为“只剩”;故选:B。
(2)句意为: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根据语境,“莽莽”在词中应理解为“无边无际”;故选:C。
(3)句意为: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根据语境,“顿”在词中应理解为“立刻”;故选:A。
(4)句意为:要等到晴天的时候;根据语境,“须”在词中应理解为“等到”;故选:C。
(5)句意为: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根据语境,“折腰”在词中应理解为“鞠躬倾倒,这里是称颂、赞颂”;故选:C。
答案:
(1)B
(2)C
(3)A
(4)C
(5)C
8.【解答】答案:
(1)长短句 词牌名 题目
(2)诗人《沁园春 长沙》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重点字:蜡、竞)
三、语言运用
9.【解答】答案示例:
①甲句话中的逗号应为顿号。
②乙句语序不当,应改为“不仅能普及中医药知识,也能促进青少年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四、综合读写
10.【解答】答案:
(1)走近伟人,领略伟人风采
(2)示例:豪情再展,风流人物看今朝
(3)示例: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通过诵读领袖诗词,交流学习心得,我们被毛泽东同志的品格、文采深深折服,我们要以革命伟大领袖为榜样,努力拼搏,锐意进取,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五、默写
11.【解答】答案:
(1)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重点字:蜡)
(2)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重点字:裹)
(3)江山如此多娇(重点字:娇)
(4)示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重点字:蓑)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重点字:曛)
六、阅读
12.【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找出两诗中写雪的诗句,挑选它们的不同之处进行分析。《沁园春》咏雪却不提寒,意在写雪景的壮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咏雪是为了渲染奇寒气候,描写送别时苍凉壮阔环境,由此突出惆怅的送别之情。
(2)本题考查的是关键诗句的赏析。做此类题目首先要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诗歌的写作年代、写作背景考虑。这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不同,诗人所抒发的感情也不同。“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可谓静中写动,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借雪景抒写情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伫立在风雪中远望朋友离去,朋友的身影已经消失,诗人还在深情相送,凝视着雪地上的马蹄印,惜别之情极为动人。所以传达的情感是:诗人因朋友离开归京而产生的依依不舍和无限惆怅之情。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以及在诗中的作用。
ABC.正确;
D.有误,应该是“给人以寒意”;
故选:D。
答案:
(1)甲诗以“千里”“万里”“长城”“大河”写雪,画面雄伟壮阔,意在写雪景的壮美;乙诗写雪早,雪美,雪寒以及戈壁冰封,意在写边塞雪景的风光奇异。
(2)甲: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赞美之情。
乙:“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3)D
译文
【甲】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乙】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就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了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已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时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之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13.【解答】(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赏析。从第一节诗中的“偏执”“抱着”“享用”等词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日凄凉孤寂的意境。
(2)本题考查意象分析。根据诗歌“却依然坚守,坚守在这寂寞的枝头”可知,它坚强不屈不,畏艰险;结合全诗可知,枯叶坚守一冬。开春它依旧是第一片叶子可知,它勇往直前,有理想信念。
(3)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的分析。通读全诗,我们知道诗歌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叶子面对任何如冬天一样的困境,都不会轻言放弃的执着和勇敢,都会坚守着自己内心的理想——做春天的第一片叶子,表达作者对“枯叶”精神的赞美与赞颂之情。
(4)本题考查结合诗歌联系生活实际。从叶子坚强不屈,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分析,找出现实生活中与这些精神相关的人或职业,言之有理,紧扣主题即可。
答案: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凄凉孤寂的意境。
(2)坚强不屈,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3)表达了作者对“枯叶”的敬佩与赞颂之情。
(4)示例:①驻守祖国边陲的解放军战士。②在工地默默奉献的工人。③忠于职守的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