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2.下列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鼓励私人购买燃油车 B.实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
C.实施垃圾分类 D.倡导“光盘行动”
3.日常生活中,我们源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呼吸的空气②饮用的水③日常使用的钢铁工具④取暖用的煤⑤做饭用的天然气⑥太阳能热水器利用的太阳能⑦学习用的纸质书本来
A.①②⑥⑦ B.①②③⑤ C.③④⑤⑦ D.①②④⑥
从广袤的东北到西南,从西北荒漠到东南海滨,一抹抹绿色在中国大地上延伸,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绿色奇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森林属于( )
A.可再生的水资源 B.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C.非可再生的气候资源 D.非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5.森林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 )
①涵养水源②维护生物多样性③净化空气④增加沙尘暴发生频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小鸟的悲哀”漫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漫画形象地说明了( )
A.小鸟和伐木工和谐相处 B.我国的森林资源利用率高
C.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 D.我国环境问题已经解决
7.针对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切实可行的做法是( )
A.严禁采伐森林 B.平原地区一律植树 C.大量进口木材 D.采伐与更新相结合
2022年4月28日,中国气象局发布《2021年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该公报显示:与近10年相比,2021年全国风能资源为正常略偏大年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关于风能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风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B.风能属于化石能源
C.风能属于清洁能源 D.风能形成与河流的落差有关
9.下列关于图7显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均匀
B.西北地区风能资源少于中部地区
C.东北地区可利用风能等时数没有低于3000小时的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多于中部地区
10.广东湛江是我国最早进行风电建设的地区之一,下列各项中有利于其发展风电的自然条件是( )
A.风能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 C.河网密集 D.环保意识强
2023年3月28日,西气东输三线中段(中卫—吉安)工程枣阳—仙桃段线路工程第四标段顺利实现线路贯通。西气东输三线中卫二站建设项目位于宁夏中卫的施工现场,紧邻腾格里沙漠,地域生态脆弱。该项目首次实现在15米宽的管沟内,三条直径超过1.2米的管道并行建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我国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和三线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市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B.线路走向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C.管道输气量无明显季节变化 D.主要气源均来自于中亚地区
12.中卫二站项目实施最小间距并行建设有利于( )
①节省建设用地②保障能源安全③保护生态环境④缩短输气距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力发电,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我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读我国风电基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我国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较丰富区只分布在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B.青海省是我国风能资源最贫乏的地区
C.山西省较西藏自治区风能资源更丰富
D.总体上呈现北方多,南方少的特点
14.与煤电相比,开发风力发电的优势有( )
①发电稳定 ②成本低
③清洁无污染 ④可再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A.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B.地势起伏大,发电稳定
C.人口密集,需求量大 D.经济发达,资金雄厚
16.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1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200千克,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43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334千克。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总量 、人均占有量 的特征,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主要是 。
(2)根据材料二计算: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是( )1949年的 倍,这说明了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比粮食增长速度 (快、慢)。
(3)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 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目前,我国耕地正在逐年减少,请你说出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 。(请任意写出两个)
参考答案:
1.D 2.A 3.A
4.B 5.A
6.C 7.D
8.C 9.D 10.A
11.A 12.C
13.D 14.B 15.A
16. 丰富(多、大) 少(小) 人口总量大 43 1.67 快 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滥占耕地, 利用不当,土地退化、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