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二)
第七学习主题
(45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次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建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 )
A.吐蕃 B.辽
C.西夏 D.金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由契丹族建立,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是辽。
2.刚上完历史课,小明把一件黄色的夹克衫披在小亮的身上,同学们笑了,说:“你要政变啊!”你能判断出同学们模仿的是历史上的哪一幕吗 ( )
A.靖康之难 B.陈桥(驿)兵变
C.玄武门之变 D.葵丘会盟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题中的关键信息“黄色的夹克衫”“政变”,可以联想到960年,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
3.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是下图A、B、C、D中的哪一处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解析】选C。11世纪前期,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兴庆在今宁夏银川。故选C。
4.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 )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
D.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生育蕃息”“牛羊被野”“不识干戈”,可以看出宋辽之间和平相处,没有战争。所以B符合题意。
5.(2013·济宁中考)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灭亡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辽河流域的契丹建立了辽。960年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与辽、西夏并立。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建立,与金、西夏并立。所以答案为D。
6.“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元昊 D.赵构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金政权建立的识记。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
7.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提取题干关键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运用课本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阅读题干可知,小说中讲述的故事发生在蒙古灭南宋之前,所以D不符合。北宋被金所灭,所以B、C也不符合,应选A。
8.(2014·牡丹江中考)一位南宋抗金名将认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这位名将是 ( )
A.蒙恬 B.卫青 C.元昊 D.岳飞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判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能力。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南宋抗金名将”,以此辨析备选项,A、B分别是秦朝、西汉的将领,C是西夏的建立者,只有D与此相符。
9.辽、宋、夏、金并立时期,社会经济出现了新特点,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的是 ( )
A.棉花 B.甘蔗 C.烟草 D.剑麻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在宋代棉花种植面积逐渐扩大,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10.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以下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东晋时期流芳千古的书法艺术
B.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唐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结合图片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牛转翻车反映了宋朝农业的发展,纺车图、海船残骸反映了宋朝手工业的发展。故选B。
11.(2014·连云港中考)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政权并立 B.艺术精湛
C.民族融合 D.商业繁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商业活动的认识。从四幅图片看,都与经济活动相关,针铺商标属于手工业品买卖标记,“交子”属于货币流通凭证,《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当时街道繁华景象,海船反映了南宋对外贸易的发达。故选D。
12.“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 )
A.蕃坊 B.市舶司 C.蕃市 D.知府衙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运用知识的能力。南宋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机构专管海外贸易。
13.小明编写了一部关于北宋的情景剧,下面是场景之一(东京汴河沿岸),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
道路两旁的瓦顶平房(A)错落有致,街上的行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熙熙攘攘,他们多穿着棉布(B)做的衣服,不时有乘轿者、骑马者(C)从街中穿过,河中轻舟小船(D)荡漾。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链接所学知识,A、C、D与史实相符,B错误。北宋时麻布仍是人们的主要衣料,随着棉纺织业的发展,南宋时以棉布做衣料的人逐渐多起来。
14.《水浒传》中有这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 )
A.“坊”中 B.“市”中
C.“瓦子”中 D.“夜市”中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题干描述的“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是北宋娱乐场所“瓦子”里表演的节目。故选C。
15.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 )
①会子 ②市舶司 ③瓦子 ④岁币 ⑤“夜市”“晓市”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 ( http: / / www.21cnjy.com )移能力。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是①②③⑤,“岁币”是宋朝政府被迫每年送给少数民族政权的银、绢等实物,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应排除④。
16.(2014·烟台学业考)2013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11月3日,第九届中美电影节开幕式在洛杉矶举行。《忽必烈传奇》获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下列属于忽必烈功绩的是 ( )
A.统一蒙古草原
B.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C.建立蒙古国
D.灭西夏、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所以B正确。
17.(2013·黄冈中考)下列图1、图2、图3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3反映的朝代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识记和灵活应用能力。图1反映的是秦朝的郡县制,图2反映的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图3中关键提示信息是“中书省”“行中书省”,由此可判断为元朝的行省制度,故正确答案为D。
18.“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
( )
A.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文化事业发展
C.中外交往频繁 D.民族融合发展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句中的“胡人”指少数民族,在这主要指蒙古族,“汉女”指汉族的女子。诗句反映了蒙、汉人民的融洽关系,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故选D。
19.仔细观察下图,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图中间的“ ”处,应该是我国哪一个民族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藏族 B.回族 C.壮族 D.苗族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识图能力和再认再现能力。一些由中亚、西亚迁到中国居住的各族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至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20.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选D。宋元时期是封建国家由分裂 ( http: / / www.21cnjy.com )逐步走向统一的时期,各民族交往频繁,民族关系得到发展,出现了民族大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到长江流域,所以D准确地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0分,第24题16分,共50分)
21.以下是某学生撰写的《宋代的社会生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文中的五个主要观点,请你判断它的正误。请在正确观点后的括号内打“√”,在错误观点后的括号内打“×”。
(1)两宋时期,文人、农民、手工业者、商贩等在穿着上没有很大差别,只是官服和普通百姓的服饰有明显的不同。 ( )
(2)在宋代,南方人除吃羊肉外,鱼肉已成为桌上的大餐。 ( )
(3)宋代,内地人已完全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 ( )
(4)宋代,富人与一般百姓出行时乘坐的交通工具不同。一般百姓以牛车、驴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富人则多乘轿子或马车。 ( )
(5)南宋都城临安有遍布大街小巷的“勾栏”,“勾栏”是商人交流信息、商谈生意的好去处。 ( )
答案:(1)× (2)× (3)√ (4)√ (5)×
22.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一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3分)
(2)图二与图一相比,在政权名称上发生了变化,图二中的A、B、C分别代表哪三个政权 (3分)
(3)图二与图一相比,政权疆域也发生了变化,图二中的A、C两国在当时达成了怎样的协议 (2分)
(4)从结束图二这种局面到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图三这种局面,是由哪一个政权完成的 (2分)这一政权在政治制度上有何重大创新 (2分)图三这种统一局面的实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2分)
【解析】本题是一道读图分析题,主要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的识图、识记和分析、归纳能力。图一与图二很容易混淆,只要注意准确识图,第(1)(2)题便很容易解答;第(3)题依据所学内容回答即可;解答第(4)题时,要注意分析,图一、图二是一种政权并立、国家分裂的局面,而图三是一种国家统一的局面,这种统一的局面是由元朝实现的;这种统一局面实现的重要意义学生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切入自行归纳,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A.辽;B.西夏;C.北宋。
(2)A.金;B.西夏;C.南宋。
(3)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4)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结束了唐朝灭亡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二“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 。(2分)
(2)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最直接地反映了宋代的( )。(从三个选项中选一个)(2分)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 C.商业繁荣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2分)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分)
【解析】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早的纸币交子。材料一中三幅图片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商业活动不受地域的限制;出现了纸币。据此回答第(1)(2)题。第(3)题根据材料二中的“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可知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原因。
答案:(1)纸币 (2)C
(3)现象:经济重心南移。
原因: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②许多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③南方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④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24.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请结合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河中,元朝以前,还有哪些朝代统一过全国 (3分)
(2)元朝建立于哪年 建立者是谁 (4分)
(3)元朝统一全国后,统治者仿照汉制,实行改革,请列举其在政治上、经济上、交通上各采取的措施。(6分)
(4)元朝统治者的改革措施起了怎样的作用 (3分)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问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链接所学知识即可回答。
答案:(1)秦朝、西汉、东汉、西晋、隋朝、唐朝。
(2)1271年,忽必烈。
(3)政治上: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全国政务的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省,增设宣政院,专门负责对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管理;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设置了澎湖巡检司作为管理琉球(今台湾)和澎湖列岛的专门机构。
经济上:忽必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多次下令禁止把农田变为牧场,鼓励人民开荒种粮,他向全国推广棉花种植技术。
交通上:政府主持治理黄河水患;开凿了两段新运河。
(4)巩固了元朝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都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