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期末重难点突破复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期末重难点突破复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9 21:1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重难点突破复习题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
第一单元 声音
1.判断声音的高低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振动物体短、细、小、紧、薄,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物体长、粗、大、松、厚,振动得慢,发出的声音低。
※回答下列问题。
(1) 1号、2号3号、4号四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上自来水(如下图),用小棒敲击杯口。请你判断:几号杯的音最高,几号杯的音最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B、C、D四个相同的试管,分别装上自来水(如下图),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请你判断:几号试管的音最高,几号试管的音最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声音的高低、强弱辨析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弱。
※连线题。
轻轻敲大音叉
轻轻敲小音叉
用力拨动橡皮筋 声音高
轻轻拨动橡皮筋 声音低
钢尺伸出桌面长 声音强
钢尺伸出桌面短 声音弱
用力敲击锣
轻轻敲击锣
3.小乐器,声音知识的综合运用
利用不同的材料,改变它们振动部分的属性,可以使它们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打击类乐器:利用鼓面振动发出声音。弦乐器:利用弦振动发出声音。吹奏类乐器:利用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
※如图所示,敲击铝片琴,发出了声音,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用小锤敲击铝片琴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____________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如果用手按住铝片,声音会____________。
(2)用相同的力量敲击不同的铝片,下面三根铝片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
A.敲击H的时候声音最高 B.敲击D的时候声音最高 C.敲击A的时候声音最高
(3)用力敲击B铝片,振动幅度____________,听到的声音____________;轻轻敲击B铝片,振动幅度____________,听到的声音____________。音量的强弱和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及解析:
1.(1)解析:用小棒敲击杯口,玻璃杯带动杯子里的水振动,水柱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水柱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答案:1 号杯音最高,4号杯音最低。
(2)解析: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试管内的空气柱振动。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答案:D 试管音最高,A试管音最低。
2.解析:判断声音的高低强弱,看物体振动的幅度和快慢。振动物体长短大小等相同时,用力敲声音强,轻轻敲声音弱;振动物体长短大小等不同时,振动物体短、细、小、紧、薄,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振动物体长、粗、大、松、厚,振动得慢,发出的声音低。
答案:
3.解析:铝片琴是打击类乐器,敲击铝片后振动产生声音,铝片的长短会产生高低不同的声音,铝片越短声音越高,铝片越长声音越低。
答案:(1)铝片 消失 (2)A (3)大 强 小 弱 振动幅度
第二单元 呼吸与消化
1.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是不同的。人体吸入的气体是空气,其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其他气体约占0.97%。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运动都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气体中氮气的含量不变,还约占78%,氧气约占16%,二氧化碳约占4%,其他气体约占2%。
※请根据“一般情况下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对比表”填空。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吸入人体 78% 21% 0.03% 0.97%
呼出体外 78% 16% 4% 2%
(1)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____________含量减少了,____________和其他气体含量增加了,说明人体的呼吸需要____________。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____________进入血液,同时排出____________。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是指选择多种食物,经过适当搭配做出的膳食。能满足人们对能量及各种营养的需求。在中国儿童的平衡膳食上,不仅要注意膳食的种类,还要考虑食物的数量。
※判断正误。
(1)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我们吃得越多越好。( )
(2)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提到每天应该摄取动物性食物,它们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都能为身体提供能量.所以我们可以大量食用动物性食物。( )
3.食物在人体的“旅行”路线
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7米长的消化系统,这是食物在人体的“旅行”路线,“旅行”所到达的每一个地点都是消化器官,不同的消化器官分工协作。食物在人体内要经过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人体器官。这些器官,除了食道外,都参与了食物的消化或营养吸收。
※小科吃西瓜时,不小心将西瓜种子咽了下去。这颗西瓜种子的旅行路线是( )。
A.口腔→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大肠→胃→食道→小肠→肛门
C.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答案及解析:
1.解析:根据表格中各种气体的信息对比可知,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含量增加了,说明人体的呼吸需要氧气。呼吸时氧气通过肺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
答案:(1)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2)氧气 二氧化碳 肺
2.(1)解析:维生素在食物中含量比较少,需要适当食用含有这类营养成分的食物,但是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如果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会让机体对食物中维生素的吸收率降低,一旦减少 食用量,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的症状。再者,如果大量服用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能导致胃黏膜出血。
答案:×
(2)解析:新鲜的动物性食物是优质蛋白质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来源,但是过多的脂肪摄入会造成肥胖的问题,所以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
3.解析:人体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食物在口腔中经过牙齿的磨碎和唾液的初步消化后,通过食道送到胃,然后在胃的蠕动和胃液的作用下,食物被进一步消化 ,最后小肠和大肠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后,食物的残渣形成粪便,经过肛门排出体外。
答案:C
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相同点 不同点
滑动摩擦力 方向:都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大小:都与物体的重量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物体以滑动的形式在接触面上运动
滑动摩擦力 物体以滚动的形式在接触面上运动
※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推动同一个箱子,这种现象说明( )。
A.物体重,摩擦力就大
B.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C.滚动时,箱子变轻了
答案及解析:
物体的摩擦力只跟物体的重量和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而图中两者都没变,变的是运动方式。滚动摩擦力要小于滑动摩擦力。
答案: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