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1《 短歌行》-说课稿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1《 短歌行》-说课稿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9 20:0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短歌行
曹操

说课

说课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辅手段


说教学过程

说教材

本课属于诗歌鉴赏课。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短歌行》选自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
《短歌行》是曹操以乐府古题创作的诗歌,该诗一扫两汉及时行乐的颓靡之风,在诗歌中表现出了激昂的感情,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求贤若渴的心情贯穿于作品之中,对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有着积极的影响。

课型、地位与作用

由于古今有着千百年的时空距离,古代诗歌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均与现代汉语存在着明显差异;再加上对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情况缺乏了解,对文章中涉及的典故、制度、名物等不大熟悉,这些都会使我们的学生感到阅读诗歌要比阅读现代文难一些,甚至因畏难望而却步。
学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
了解背景,掌握基础知识,背诵默写诗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人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理解本文比喻、用典等艺术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心情,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目标


说教法


课前预习指导法:让学生通过图书馆资料和绿色网络资源查找资料、进行综合、展示,体验古体诗的情感魅力和艺术趣味;让学生在迁移欣赏影视剧《三国演义》中了解个性独特的诗人曹操。
小组合作与对话交流法:利用互动课堂,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
拓展研究法:运用新旧知识进行拓展迁移,利用教学助手和互动课堂,丰富诗的文化内涵。

说学法


课前预习法: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听课时对文章重难点的把握就会事半功倍。
诵读法:听视频名家诵读,听教师配乐朗诵,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利于学生理解品读文本,更有效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合作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通过诵读、思考、探究归纳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教学重难点,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

说教辅手段

教辅手段
利用学校图书馆绿色网络、多媒体课件、爱剪辑、教学助手、家校帮和互动课堂
目的:利用学校图书馆馆馆期刊和绿色网络资源,不仅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利用爱剪辑把网络歌曲和影视中吟诵诗歌片段剪辑下来,在课堂中播放,更形象,更能走进诗人的心理,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概。
利用教学助手、家校帮和互动课堂,可以及时了解网络资源,也可以进行课堂当堂检测,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说教学过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
【魏】曹操
1.备课时利用爱剪辑软件,剪辑视频,上课时播放林俊杰演唱的歌曲《曹操》。
2.学生听完《三国》后,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三国中都有哪些英雄人物,然后引导到作者——曹操
导入解题

(一)知人论世—作者简介
曹操,字 ,沛国谯郡人, (朝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建安时期文坛领袖诗人。他的诗内容丰富,气魄雄伟,风格苍凉,散文则善于以质朴简约的语言直抒胸臆,文风清峻通脱,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 ”。
(二)读准字音
青青子衿( ) 呦呦鹿鸣( ) 何时可掇( )
契阔谈 ( ) 鼓瑟吹笙( ) 越陌度阡( )
绕树三匝( ) 周公吐哺( )
(通过互动课堂发送给学生,然后通过随机挑人反馈结果)
自学检测

交流讨论

问题1、这首诗歌中哪个字反复出现,并且可以概括全诗的主要情感?曹操想借这首诗歌抒发什么情感呢?
问题2、用原诗句回答诗人因何而忧?并用自己的话概括。
问题3、这首诗运用大量的艺术手法。试举例进行简要分析。
采用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教师指导法
释难解疑

英雄,也许是历史上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帝王伟人,也许就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平民百姓。
你心中的英雄是谁?为什么?
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此处可以通过高光投影投射学生作品,或者通过家校帮拍摄学生作品直接发送至PPT以欣赏解读。
当堂训练

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通过互动课堂发送给每个学生
学生小结
教师总结
通过随机挑人来回答
反思小结

作业延伸3

赏析《泊秦淮》诗中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有什么效果?
泊 秦 淮
杜 牧
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后庭花”是指陈后主曾做一首《玉树后庭花》这首诗被认为是亡国之音、不祥之兆。(通过互动课堂发送给学生)
解析:诗中的《后庭花》是引用的一个典故,此曲为亡国之音。联系社会背景,晚唐正值国运衰微之际,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题发挥,表面上是讽刺歌女,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高层。
板书设计

天下归心

解忧
三忧
人生苦短
珍惜光阴
贤才难得
招纳贤才
功业未就
教学反思

《短歌行》这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短促的浓浓感伤,不过诗人并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以至于有了贤才难求之忧。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体会作者的情感上,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眼”,再通过读找出诗人的三种忧,并让学生自己试着欣赏三种忧,在学生赏析时,我适当点拨,指导方法,给学生以鼓励。
  在设计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使课堂教学更有效,让学生试着来赏析。为了使学生的欣赏有的放矢,我引导学生找出诗眼“忧”,并围绕着这几种忧进行赏析。在赏析中给学生以学法上的指导,如:怎样找诗眼这类问题。
  《短歌行》这首诗的理解上有两大难点。一是用了大量的典故。在学生赏析的时候我进行了适当的点拨,使学生知道典故的含义,更准确的把握全诗的情感。二是诗人变化起伏的情感不易把握。在这方面我引导学生分析诗中三种忧的内在关系,这样对诗人情感的脉搏就可以准确的把握,并理解它的变化。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