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8《找最小公倍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5.8《找最小公倍数》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19 19:2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小公倍数》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第8课《找最小公倍数》,主要介绍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通过结合具体情境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并掌握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 探究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过分数的概念,并且对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较强,能够通过具体情境和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应用。然而,对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难度,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操作进行引导和讲解。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假设小明和小红都有一些糖果,小明有6颗糖果,小红有8颗糖果。他们想要公平地把糖果分成若干组,每组的糖果数量相同。请你们思考一下,最少需要多少颗糖果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思维)
第二环节:概念讲解
教师:同学们,当我们找到一个数,它能够同时被两个数整除,我们就称它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而最小公倍数,则是能够同时被两个数整除的最小的数。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具体的例子,如找出6和8的公倍数并求出最小公倍数,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教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10和15的公倍数,并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请你们观察一下,有什么规律?
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很好!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这些公倍数都是10和15的倍数。
教师:对的!公倍数都是10和15的倍数。那么,最小公倍数是多少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最小公倍数是30。因为30是10和15的倍数,而且没有比30更小的数同时是它们的倍数。
(教师通过引导和学生互动,帮助学生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第三环节:探究方法
教师: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请你们分组讨论,利用列举法找出10和15的公倍数,并求出最小公倍数。
学生开始在小组内探究,利用列举法找出10和15的公倍数,并求出最小公倍数。
教师:请你们将你们找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与同组的同学分享。
(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互相分享并讨论)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学生:(回答)
教师:很好!通过列举法,我们可以找到两个数的公倍数,并求出最小公倍数。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教师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探究方法并总结规律)
第四环节:练习应用
教师:现在,我们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个生活实际的问题。小明和小红分别有12个苹果和15个橘子,他们想要将苹果和橘子分成若干组,每组的数量相同且最少。请问,最少需要多少个水果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并计算。
教师:请你们将你们的答案与旁边的同学分享,并解释你们的思路。
(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互相解释思路和计算过程)
教师:同学们,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学生: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最少需要60个水果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教师:非常好!你们是如何计算得出这个答案的呢?
学生:我们找到了12和15的公倍数,并求得最小公倍数为60,因此最少需要60个水果。
教师:非常棒!你们运用了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找到了最小公倍数,并正确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师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解释思路,巩固学生对最小公倍数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五环节:总结回顾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以及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我们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请你们总结一下,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非常好!我们可以通过列举法和探究法找到公倍数,并求出最小公倍数。这些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非常有用。
教师: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你们在学习中表现得非常出色!继续努力,下次见!
六、板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
- 公倍数:能够同时被两个数整除的数
- 最小公倍数:能够同时被两个数整除的最小的数
七、教学反思:
通过结合具体情境和生活实际,以及探究方法和练习应用,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并学会了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通过板书设计和总结归纳,学生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