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1 《短歌行》说课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1 《短歌行》说课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2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9 22:5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短歌行
曹操
一、说教材和学情
教材地位:
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
单元要求:
领悟思想感情、品味语言特点
课文特征:
理想高扬、情感真挚、语言精练 、艺术手法多样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学生品读诗歌的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对诗歌鉴赏感悟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本诗,从表层角度理解不难,但从深层角度理解却有一定难度。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 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
2、能力目标: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
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
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依据:
①《新课标》的 三个维度的要求。
②单元要求,品味诗歌的语言,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了解四言诗、五言诗、骚体诗的语言特点。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
的心情,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等艺术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依据:
《新课标》要求,诗词教学要以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理解诗词的内容为主。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提问法。即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美读法。即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
理解重点提示。
3、点拨法。即抓住关键词句进行点拨,以点代面。
4、情景设置法。即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依据:
①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②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得其法读,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二)说学法
1、质疑释疑法: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
2、体验法:学生结合情境,通过诵读,深刻理解诗歌
的情感和内涵。
3、合作探究法:通过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
话--学生与教师对话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
与探究能力。
4、拓展研究法:运用新旧知识进行拓展迁移,丰富诗
的文化内涵。
依据:
“疑,思之始,学之端。”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思路
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品读诗歌,领会感情;
欣赏意象,体会语言;
结合小结,拓展训练。
(二)课题导入
简介中国诗歌发展史,重点提及建安文学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过渡到建安文学时期贡献突出的曹操。
题解:短歌行
1、感受诗意:通过诵读来感受本篇课文的整体情感基调。并解决生难字词句问题。
(三)课文赏析
2、合作探析,品味意境:
(1)把握诗歌整体内容。探析“忧思”到“解忧”思想情感的变化。
忧思 解忧
人生苦短 珍惜妙音
三忧 贤才难得 招纳贤才
功业未就 天下归心
(2) 艺术手法探析。
反问: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比喻:朝露 年华
明月 贤才
子衿
借代:杜康 酒
起兴:鹿鸣 嘉宾
典故、借用:“周公吐哺”、“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四)归纳小结
全诗着眼点:忧(功业、人才)
全诗落脚点:志(天下归心)
六、说拓展训练及作业
(一)拓展训练
1、将杜甫的《登岳阳楼》与本篇课文对比赏析。
2、通过诸多对曹操的不同评价,以“曹公我想
对你说……”为题写一段对曹操的评价。
(二)作业
1.背诵并默写本文。
2.积累以前学过的一些有涉及酒这个
字的诗词句。
3.预习本课题其余两首诗歌,注意其
所用的艺术手法。
依据: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
忧思 解忧
人生苦短 珍惜秒阴
三忧 贤才难得 招纳贤才
功业未就 天下归心
七、说板书设计
礼遇
广集
诚招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