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价检测(三)
第四、五学习主题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14·十堰学业考)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
A.“一国两制”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故选择D。
2.(2013·重庆中考)我国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今新疆地区的治理,采取了下列举措: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 ②设立新疆行省 ③设置西域都护 ④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左 ( http: / / www.21cnjy.com )宗棠收复新疆——1878年;设立新疆行省——1884年;设置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可见,正确的排序是③①②④。
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体现新中国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 )
A.各民族一律平等
B.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C.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D.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解析】选A。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4.(2014·临沂学业考)2014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做的重大贡献是 ( )
①参与指挥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②参与指挥淮海战役
③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邓小平在中国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命和建设中所做的重大贡献的了解。联系所学知识,1947年邓小平、刘伯承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1948年底,邓小平与粟裕、陈毅、谭震林等发起淮海战役;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改革开放后,针对祖国统一问题,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5.(2014·福州中考)“一国两制”的构想成功应用于( )
A.建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解决香港、澳门问题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邓小平针对祖国统一问题提出的,A、B、C为对外开放措施。
6.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过的材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中美较量”
B.“中华振兴”
C.“中法关系”
D.“中日友好”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识图与综合分析能力。《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97年7月1日,通过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正式回归祖国。由图一到图二的转变,表明中华民族已经崛起。
7.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这些成就取得的政治性因素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独立自主外交
D.“一国两制”方针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能力。澳门回归的依据是“一国两制”方针,与A民族区域自治、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独立自主外交均无关,故选D。
8.右图是八年级(3)班的一个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演练的一个课本剧《母亲与游子》,据图片内容信息判断,他研究学习的课题最恰当的是 ( )
A.香港与台湾的交往
B.澳门与台湾的交往
C.海峡两岸的交往
D.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获 ( http: / / www.21cnjy.com )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主要反映了港澳回归、台湾游子渴盼统一等信息,由此可以判断研究的课题最恰当的是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9.被火烧断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2011年5月,大陆将画的前半卷移交台北故宫博物院进行合并。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被分开360多年后首次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众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 ( )
A.反映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标志着两岸实现了“三通”
C.表明了祖国统一问题已经解决
D.表明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反映的是两岸的文化交流。
10.小宁在复习时整理了一张知识卡片,根据卡片内容,标题应该是 ( )
A.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B.“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C.外交领域的成就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史料分析和归纳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解答本题应正确解读图片中的四个关键信息,明确前两个信息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后两个信息则是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收回香港和澳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通过分析可知,A、B分别将主题归纳为民族问题、“一国两制”的成就,叙述正确,但不全面。题干未涉及C,而D既包含了民族团结又包含了祖国统一,故可作为该图片的标题。
11.有一支英雄的部队,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没有宣布成立就参加了开国大典的阅兵,刚成立就在与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的战争中打出了自己的威风。这支“部队”与“战争”分别是 ( )
A.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辽沈战役
B.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渡江战役
C.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抗美援朝
D.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 解放台湾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由“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我们会联想到美国,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空军建立。一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故选C。
12.歼10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国产三代战机,歼10A战机已经达到世界空军第三代战斗机的要求。人民空军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 )
A.“空中保护神” B.“钢铁长城”
C.“长空利剑” D.“第二炮兵”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空军已发展成为由航空兵、高射炮兵、地空导弹兵、雷达兵组成的多兵种部队,空中作战、对空作战和空中对地面目标实施突击的能力大大提高,成为共和国的“空中保护神”。
13.强大的国防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担负我国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 ( )
A.海军陆战队 B.战略导弹部队
C.空降兵部队 D.武警部队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战略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创建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在艰苦卓绝的奋斗中,风雨兼程80余载,铸就钢铁长城。下列有关人民军队发展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红军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C.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世界战争史上书写了一段奇迹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不断扩大部队总人数的同时,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军之路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综合、比较能力。A、B、C三项叙述准确,故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宣布百万大裁军,加强现代化国防建设,故D项所述不符合史实。
15.(2014·滨州学业考)新中国逐渐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上世界舞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新中国外交的史实,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谈判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D.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识记能力。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2年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开始。故选D。
16.右图是一幅珍贵的新闻照片,名称为《乔的笑》,人物是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地点是在联合国大厅。照片反映的历史是 (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万隆会议圆满结束
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有关新中国外交的成就。图片反映的正是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外交成就。
17.(2014·泰兴模拟)下列对“尼克松访华”“习近平访美”事件的解读中,错误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尼克松访华发生在1971年
B.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自尼克松访华以来,中美关系保持了总体稳定
D.习近平访美对于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尼克松访华发生在1972年,故选A。
18.(2014·南京模拟)右图是小明家珍藏的“中美建交纪念瓷盘”,你认为该盘制作的时间应该是 ( )
A.1949年 B.1972年
C.1979年 D.2001年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故选C。
19.(2014·乐山模拟)某同学在探究了解新中国外交成就时收集了以下四幅图。图片集中反映了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弱国无外交,落后要挨打
B.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在世界舞台上
C.只有积极参加国际合作,才能赢得世界各国的尊重
D.我国国际地位越来越高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纵览四幅图片,对比各备选项,D是最佳选项。
20.为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我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举措是 (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干的关键信息是“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A、B、C属于外交领域,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属于对外开放的经济领域。故本题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4分,共50分)
21.照片,能记载历史的瞬间;照片,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留下美好的记忆;照片,能记录成长的足迹;照片,能承载一份份温暖……下列一组照片是新中国四代领导人与少数民族代表在一起的历史照片。请读照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什么特点 (2分)
(2)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什么 (1分)有什么意义 (3分)
(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 ( http: / / www.21cnjy.com )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你知道这首歌反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吗 (2分)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体现了什么原则 (3分)
(4)请结合照片所反映的内容,设计一个主题名称。(1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运用知识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1)、(2)题,第(3)题有一定的开放性,第(4)题主题设计只要符合主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少数民族遍布全国,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
(2)民族区域自治。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
(3)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等。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民族大团结。(或党的关怀等,言之有理即可)
2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2011年7月12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胡锦涛同志参加了两岸万名青年大交流主题联欢活动,亲切看望两岸青年朋友,与大家共同领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共同展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景。并发表讲话:
你们这次交流活动的主题是“两岸同心,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同行”,很有意义。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台湾青年朋友到大陆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一定会得到不少收获,一定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大陆和台湾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
(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 (2分)列举其成功实践的时间。(2分)
(2)从材料二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2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分)
(3)举一例说明“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2分)
(4)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请谈谈你的认识。(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借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国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使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而对于台湾问题,我们一直坚持的方针就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2)、(3)题;第(4)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
(2)信息:两岸交流的加强。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元朝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台湾)。(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4)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3.中国的外交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说明中国唐朝时期政治经济在当时处于什么地位 体现了唐朝对外实行什么政策 (2分)
(2)图二表明近代中国外交上的屈辱求和。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3)尼克松访华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图三的照片应该拍摄于哪一年 同一时期中国外交上还有什么辉煌成就 举一例说明。(3分)
(4)香港的顺利回归与哪一伟大构想有关 香港的顺利回归体现了什么 (3分)
(5)通过新旧中国外交及对外开放的对比,你有什么感悟 (2分)
【解析】本题以中国的外交发展历程为切入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学生对这一变化的认识和理解。第(1)题,考查中国古代唐朝的对外交往,唐朝国力强大,辐射周边,对世界影响极大,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促进了日本的发展。第(2)题,鸦片战争,腐败的清政府战败签约,中国被卷入了近代史百年耻辱的开始。第(3)题,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变化。“同一时期”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在这一时期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中日建交。第(4)题,香港的顺利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是中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提高的表现。第(5)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符合事实即可。
答案:(1)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繁荣开放,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2)封建制度的衰落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3)1972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中日建交、中美正式建交。
(4)一国两制。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5)弱国无外交;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应该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只有国家实力增强,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任意一点即可)
24.中、美、日三国是亚太地区举足轻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的大国,三国之间关系的变化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回顾三国关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回顾一:友好的历程
(1)古代史上中日之间友好往来,大大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典型事件 (2分)
回顾二:伤痛的记忆
( http: / / www.21cnjy.com )
(2)根据图二说明美、日参与了近代哪一次侵华战争。为了摆脱图三所带来的民族危机,日本进行了什么改革 (2分)
回顾三:真诚的握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说明:图四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总署发行的中美两国共处方寸之间的一批珍邮首日封和邮票。这款将胜利标志“V”印在龙和鹰握手中间的首日封十分特别,设计者把象征中华民族的龙与象征美国的鹰一起握手,寓意中美关系和中美友谊。)
(3)根据图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标志“龙鹰握手”的历史文献是什么。该文件的签署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有什么重大意义 (3分)
(4)周总理意味深长地对尼克松说:“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我们25年没有交往了!”在中美敌对的20多年里美国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行了什么政策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了什么重要协议 (2分)
(5)图六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分)
回顾四: 感悟历史
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美关系健康 ( http: / / www.21cnjy.com )稳定发展对两国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习近平接受美媒采访
(6)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对三国关系曲折发展有何感悟 (3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1)题唐朝中日交往频繁,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借鉴中国先进文化进行大化改新,鉴真东渡等。第(2)题近代美国与日本同时参加侵略中国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图三是美国打开日本的国门,日本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进行明治维新,从而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第(3)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建立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它壮大了反法西斯的力量,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第(4)、(5)题根据所学组织答案。第(6)题答案开放,符合历史事实,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鉴真东渡。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明治维新。
(3)《联合国家宣言》。极大地鼓舞了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界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国际反法西斯的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或大大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进程)。
(4)冷战政策。中美《联合公报》。
(5)田中角荣访华。
(6)中美日三国和则互利,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俱伤;中美日三国有合作的基础和共同的利益;中美日三国合作有利于地区稳定,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中美日三国合作符合三方利益等。(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