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川教版八年级下历史期末综合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春川教版八年级下历史期末综合检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06 21:5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综合检测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14·聊城学业考)与右边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相符合的事件是 (  )
A.制定《共同纲领》
B.作出抗美援朝决策
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选A。本题考查历史照片的再认再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分析能力,难度中等。题中图片人物是毛泽东、还有法律的标志,故排除B和D,再观察时间是1949年,故选A。
2.(2014·广东学业考)某导演准备拍摄一部反映1949年共和国诞生的纪录片。其中,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可选的画面是 (  )
A.淮海战役   B.渡江战役
C.开国大典 D.三大改造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2014·济南学业考)2013年7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北省西柏坡提出“面向未来的赶考”;六十五年前,毛泽东在离开西柏坡时提出“进京赶考”。下列能够体现毛泽东“进京赶考”成绩的是 (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
③土地改革 ④港澳回归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B。解答此类问题一般采用排除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题干关键词为“毛泽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属于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措施,④属于邓小平为祖国统一做出的重要贡献。
4.右图是为庆祝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而发行的特种邮票。它发行的时间是 (  )
A.1949年    B.1954年
C.1956年    D.1966年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审议并通过的。
5.下图是我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引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点(1959年)前后粮食产量变化的历史事件和引起乙点(1979年)之后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C.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文化大革命”,《863计划纲要》的实施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由图片可以看出1959年粮食产量下降,1979年粮食产量提高。1959年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当时正在进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正常的生产活动。1979年粮食产量提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后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6.(2014·来宾中考)1959-1961年,我国面临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造成此次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连续的自然灾害的影响
B.“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影响
C.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抓住关键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时间信息“1959-1961年”排除B、C,这两项发生于1966-1976年间;A、D都是造成这次困难的原因,A是客观原因,D是主观原因也是主要原因。
7.右图漫画讽刺的现象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由漫画中“打倒一切”可以联想到“文化大革命”。
8.(2014·龙东中考)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会议是 (  )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战略转移,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9.(2014·湖滨新区模 ( http: / / www.21cnjy.com )拟)党的十八大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力争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正确的是 (  )
①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的比较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承包集体的土地,获得了生产自主权,没有土地所有权,故③不正确。①②④均符合史实,故选D。
10.(2014·南通模拟)与“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描述相关的城市是 (  )
A.上海 B.汕头
C.厦门 D.深圳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符合题意的是D。
11.“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规划建设项目共65个,总投资约12.4亿元,将全部用于改善民生。援建西藏有利于 (  )
①消除民族差异 ②民族共同繁荣
③维护民族团结 ④建设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民族之间必然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消除民族差异显然不是援建西藏能够实现的。
12.强大的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那么,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的成就包括 (  )
①1964年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试验成功
②组建解放军战略导弹部队
③建立了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④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1964年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71年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这些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成就。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建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故不能列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防建设成就。
13.(2014·福州中考)下面两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外交成就 B.国防建设
C.文化繁荣 D.科教兴国
【解析】选A。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提高学生识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左图反映的是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外交部长乔冠华在得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消息后开怀大笑的场景,这是新中国在外交方面的一大成就。右图反映的是中美建交,这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又一大成就。
14.“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政治事件是 (  )
A.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B.1955年中国参加亚非会议
C.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词中“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反映的是中美关系的发展,而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反映的正是中美关系的发展。
15.(2014·聊城模拟)右图为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社发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新闻照片。今年(2014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多少周年 (  )
A.50 B.49
C.51 D.48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计算能力。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14-1964=50,故选A。
16.有人说,“世界可以没有比尔·盖茨,不可以没有袁隆平”。这是因为袁隆平 
(  )
A.发明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B.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给出版印刷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C.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实现了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D.培育和推广了杂交水稻,给世界人民带来了福音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主要成就是培育和推广杂交水稻。
17.现在学校体育课已成为重点科目,而且很多地方已经把体育课作为了中考考试科目,你认为这些举措出台的目的是 (  )
A.提高中国竞技体育水平
B.增强学生体质
C.完善学校的课程设置
D.培养体育专业人才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把体育课作为中考科目,面对的群体是学生,所以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
18.党编制的“十二五”规划,强调了保 ( http: / / www.21cnjy.com )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如右图漫画),强调居民收入要与GDP同步增长,即“国强”“民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历来把民生改善作为工作重点。下列事件体现了党和政府这一执政理念的有 (  )
①引导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
②大跃进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解析】选C。“大跃进”和“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公社化运动”是忽视经济发展规律的“右倾”错误运动,阻碍社会的发展,没有使“国强”“民富”,“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都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故答案选C。
19.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以下贯彻了邓小平此理论的举措有 
(  )
①实施“863”计划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④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⑤“科教兴国”战略 ⑥发展高等教育
⑦成功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
A.①②③④⑦ B.①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⑦ D.①③④⑤⑥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运用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在发展科学和教育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是实施“863”计划、制定科教兴国战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②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0.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圆了一个又一个梦: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飞天梦,世博梦……你认为这些梦想成真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综合国力逐步提高
C.中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在外交、科技等领域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8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4分,共50分)
21.请你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1)新疆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开始。 (  )
(3)1999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2003年,党中央又作出了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决定。 (  )
(4)党中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确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就业”的战略方针。 (  )
答案:(1)× (2)√ (3)√ (4)√
22.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收集了一组图片,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1年的奋斗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
根据图片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分)图二对中国的革命有何意义 (2分)
(2)图三中的“新政”指什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 (2分)“新政”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分)试列举在“新政”指导下中国在经济、科技、教育和外交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各一例。(4分)
(3)党的“十二五”规划坚持民生优先的原则体现了党的什么执政理念 (2分)并举一例说明党在民生方面作出的成绩。(2分)
【解析】本题以图片切入,考查的知识点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等。第(1)题第一问难度不大,图一、图二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新中国的成立。解答第二问关键是注意“对中国的革命”的限制,要结合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有选择地回答。解答第(2)题关键是理解“新政”,结合图片及图注可知,“新政”指的是改革开放。在回答成就时注意是改革开放后的成就。第(3)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只要围绕民生,观点积极向上即可。
答案:(1)图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图二:新中国的成立。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新政”是指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成就:经济上,形成对外开放格局或加入WTO等;科技上:载人航天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教育上: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外交上:香港澳门回归或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
(3)执政理念: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皆可。举例:义务教育学费减免;取消农业税等。
2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印、美人均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
国家项目 中国 印度 美国
钢产量(千克) 2.37 4 538.3
发电量(千瓦时) 2.76 10.9 2 949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 624 20 370 102 398 421 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 343.4 1 826 7 073 28 762
(1)依据材料一,为改变落后状况,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结果如何 (2分)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80年前后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3)材料三中,1978-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归功于1978年中共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次会议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分)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中数据说明当时的中国工业落后,所以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78年开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我国1980年前后粮食人均产量大幅上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由此回答第(1)、(2)、(3)题;第(4)题答案不具唯一性,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角度回答。
答案:(1)措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果: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道路曲折。(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恩来即兴补充发言:“在我们中间有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同的基础呢 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邻近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万隆会议,促使此次会议圆满成功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中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 ( http: / / www.21cnjy.com )台上的“中国的声音”除了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方针外,主要还指什么 (2分)(提示: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材料三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失败,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3)在这一段时间内,中美之间出现了哪一次重大军事对抗 (2分)
(4)20世纪70年代,我国结束了同美国长期对抗的僵局,实现了关系正常化,请你列出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所发生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2分)
材料四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根据材料四,诗歌中的“喜事”是什么历史事件 (2分)喜事的到来是因为实施了什么政策 (2分)
(6)请你列举两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事例。(2分)(不得与材料四反映的事例重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事业不断发展,1955年的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而在之前的1953年中印会谈时我们就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之间的直接对抗指的就是抗美援朝战争。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事例有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建交等。材料四反映的主要是1997年和1999年的香港和澳门的回归,这是我国“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外交成就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等。
答案:(1)求同存异。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抗美援朝。
(4)尼克松访华或中美建交等。
(5)香港、澳门回归。一国两制。
(6)中国加入WTO,成功举办奥运会、亚运会和世博会等。(任举两例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