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分层作业
【基础题】
1.下列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 )
A.乌龟 青蛙 鳄鱼 B.大鲵 鸭子 乌龟
C.蝾螈 大鲵 蟾蜍 D.蟾蜍 鳄鱼 水獭
2.青蛙是常见的两栖动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B.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
C.繁殖时出现抱对现象 D.发育类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3.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
A.体温不恒定 B.肺不发达
C.用皮肤呼吸 D.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4.“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形象的描述了青蛙的发育过程是( )
A.受精卵、幼蛙、蝌蚪、成蛙 B.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C.卵细胞、幼蛙、蝌蚪、成蛙 D.受精卵、幼蛙、成蛙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的“蛙声”,指雄蛙鸣叫,吸引雌蛙抱对,其意义是( )
A.防御敌害 B.完成体内受精 C.诱虫捕食 D.提高卵的受精卵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下列有关青蛙的生殖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蝌蚪 B.青蛙的生殖发育摆脱了水的限制
C.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 D.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有求偶、抱对等行为
7.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人类的好朋友。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某学校兴趣小组欲探究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请根据他们的探究回答问题:
(1)青蛙在生殖过程中有 现象,有利于提高受精率。青蛙的精子和卵细胞在 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 (填“体外”或“体内”)受精。
(2)图1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正确的发育顺序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
(3)同学们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图2的柱形图,分析图示,实验的变量是 ,由图可知,蛙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 ℃
(4)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 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主 要用 呼吸, 辅助呼吸。大鲵的发育过程和青蛙相同,都属于 发育。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与鸣蛙作用最相似的是( )
A.孔雀开屏 B.老马识途 C.大雁南飞 D.螳螂捕蝉
【 综合能力提升题】
1.下列有关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在水中完成 B.受精卵是发育的起点
C.蝌蚪尾部逐渐消失 D.成蛙用鳃呼吸
2.“穿花蛱蝶深深见”“青草池塘处处蛙”,蛱蝶和蛙在生殖和发育方面的相似之处有( )
①变态发育 ②卵生 ③有性生殖 ④体外受精 ⑤不经过蛹期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③④⑤
3.如图为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③的发育在水中进行
B.②和④的呼吸器官相同
C.②和③用肺和皮肤呼吸
D.①-④发育过程,蝌蚪先长前肢
4.“抱手鸡”学名双团棘胸蛙。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滥捕滥杀等诸多原因,不少地方“抱手鸡已濒临灭绝。下面关于“抱手鸡”生殖发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殖必需在水中进行,幼体发育在陆地进行
B.幼体发育必需在水中进行,生殖过程在陆地进行
C.生殖和发育必需在水中进行,幼体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
D.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需在水中进行,幼体不经过变态发育就能上陆地生活
5.如图是某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其中①代表受精过程,②代表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若图中生物体代表家蚕,过程②需要经历受精卵、 、 、成虫阶段,这种发育方式属于 (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3)在家蚕的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主要原因是体表的 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
(4)若图中生物体代表水稻,受精卵会发育成种子的 ,种子外面常有 包被。
若图中生物体代表两栖动物,过程①表示 。过程②表示 。
若图中生物体代表人,产生生殖细胞B的器官是 。
(5)青蛙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幼体和成体两个时期,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 呼吸。
(6)野生青蛙的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 。(填字母)
①水域环境污染 ②被天敌捕食 ③水域环境减少 ④人类大量捕杀 ⑤温室效应
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分层作业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C 2.D 3.D 4.B 5.D 6.D
7.(1)抱对 水中 体外 (2)D→B→C→E→A (3)温度 25
(4)鳃 肺 皮肤 变态 (5)A
【 综合能力提升题】
1.D 2.B 3.A 4.C 5.(1)有性 (2)幼虫 蛹 完全
(3)外骨骼
(4)胚 果皮 体外受精 变态发育 卵巢 (5)鳃 肺
(6)①②③④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