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字、词。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叙述的中心句。
3.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知道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4.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知道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学习作者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叙述的中心句。
2.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轻音乐)
1.师:夏天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奔放的、炙热的、高亢的、多情的,在大自然的四季更替中,唯有夏能让太阳散发出如痴如醉、肆意狂放的热情。于是万生万物在夏的爱抚下显示出勃勃生机,孕育着新的收获和希望。作家梁容若他也对夏天情有独钟。今天,我们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夏天里的成长”。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感受万物的生长。要求:1.圈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扫除字、词障碍。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同学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3.初读课文,感受成长: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主要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齐读)
(2)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夏天是万物迅
速生长的季节?植物、动物、山水、铁轨、柏油路、人
三、研读文本,感受成长
1、生物
①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这句话写“看见”“听见”了植物的生长,短短“一天”“一夜”的生长,更突出了植物长得飞快的特点。
②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句话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植物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才出现的“苞蕾”“鲜花”“小果实”几种生长状态浓缩在“昨天”“今天”“明天”这三个较短的时间段里,巧妙地写出了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齐读:夸张、语速稍快)
③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几天不见”“长满”“变成”形象地表现出苔藓、草坪菜畦短短的时间里生长的状态,生动、形象
2、生物在夏天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生物在夏天成长的共同特点是快,从“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地长,跳跃地长,活生生地看得见的长。”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了这一特点。
3、拓展:夏天,你周围的生物还有哪些也在生长?用自己的话写一写。例:鸟窝里嫩黄的小鸟扑腾扑腾翅膀,几日不见,便可以飞出鸟窝去觅食了。学生展示
五、自主学习
1、像这些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在夏天里都成长,那么非生物在夏天里是否也在生长呢?
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稻秧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高起来。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把这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说出来。通过男女生合作朗读体会出非生物的生长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草长,草长,树木长,树木长,山是一天一天变丰满,变丰满,变丰满啊!稻秧长,稻秧长,甘蔗长,甘蔗长,地是一天一天高起来,高起来,高起来啊!水长,水长,瀑布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变宽变深,变宽变深!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女上带着男生读,感受植物的迅速生长。人:小学—中学—大学或快或慢(总是要长)
六、主题升华
1、师生共同学习。
谚语:(1)六月六,看谷秀。意思: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2)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意思: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2、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①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②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③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④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白了什么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也要及时长,尽力长,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七、课堂小结
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通过颜真卿的这首《劝学》勉励大家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八、布置作业
读了本文,我们对夏天里的成长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来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吧,用不同形式展示夏天。
建议:可以用手中的笔写一首《夏天里的成长》的小诗;可以画出夏天里你喜欢的植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