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

文档属性

名称 土地的誓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06 21:2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松花江上歌曲欣赏:松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好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 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 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一、走进作者: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 土地的誓言 他和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及关内各地的一些青年作者一样,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正是他们,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三省,“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家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二、写作背景 土地的誓言 怪 诞 ( ) 亘 古 ( )
嗥 鸣 ( ) 炽 痛 ( )
泛 滥 ( ) 斑 斓 ( )
谰 语 ( ) 污 秽 ( )
默契( ) 田垄( )
蚱蜢( )生字词 土地的誓言 dànháolàn lángènchìlánhuìqìlǒngzhà měng字词解释:炽痛:
嗥鸣:
亘古:
怪诞:
斑斓:
谰语:
污秽:
默契:
土地的誓言 热烈而深切。(野兽)大声嚎叫。从古代到现在。奇怪;古怪。灿烂多彩。没有根据的话。不干净, 不干净的东西。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课文朗诵 土地的誓言 整体感知课文: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了解的东北相关信息,结合图片,进一步把握作者对故土的情感。 土地的誓言 图片欣赏 土地的誓言 东北印象肥沃的土地广袤的森林东北特有的物产:白桦林马群蒙古狗鹿
群驰名中外的“东北三宝”鹿茸人参貂皮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玉米豆粒煤块高粱丰富的矿藏东北物产丰富,
地大物博。勤劳质朴的人民鬼子来了9.18回顾历史1931年9 月18日,日本侵略者炸毁
南满铁路,挑起事端,并于当晚10点20分突袭东北军北营驻军,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1年9月18日,正当中国发生大面积的水灾之时,日本关东军按照预谋将沈阳北部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一段炸毁,并诬为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挑起事端。当夜10点20分,日军突袭北营中国驻军。在蒋介石不抵抗命令下,中国驻军撤退到东山嘴子。日军占据北大营。而后日本侵略军分别从南市场、北市场、大、小西门三路向沈阳城进攻。凌晨6时30分,沈阳城沦陷。随后侵占东北三省,从此揭开了中国抗日的帷幕。
日军攻战沈阳,在城墙上射击成为一片废墟的东北军北大营1934年日本在山海关附近设立伪满州国界碑 日本在战领区实行奴化教育。伪满州国在学校的《学则》
中,强行将日语定为国语。日军用铡刀屠杀反抗的人民。日伪军屠杀东北抗日义勇军士兵对反抗的军民用酷刑。 被日军残杀的同胞累累白骨是对日本法西斯暴行的无声的控诉。杀人取乐,悬头于柱。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杀人如麻。当这些冤魂在1970年
被挖掘出来时,早已成为累累白骨…… 吉林辽源煤矿,万人坑一角。死者多为被日军统治者折磨致死的中国劳工。逃难 流浪乞讨我要妈妈战争是无情和残酷的,日军的侵略造成了中国军民30万人伤亡,最著名的就是日军南京大屠杀。如何理解“土地的誓言”这个标题?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 第一段:
第二段:概括课文内容 土地的誓言 思念故乡。发出誓言。1、作者为什么在文章开头列举了一大串的景色、物产?列举了一大串富有东北地域特征的景色、物产,作者如数家珍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富饶美丽,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留恋和炽痛的热爱,也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深入文本:2、作者向家乡的土地发出了什么誓言?用原文回答。
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
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
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
耻辱。
土地的誓言 3、结合相关语句,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土地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 (1)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2)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故乡有一种声音在召唤着我。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
(3)没有人能够忘记她。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
(4)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5)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头用第三人称,是因为作者的感情起初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地激动,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做“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土地的誓言 文章开头写“关东大地”,用第三人称“她”来称呼,而后文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这是为什么?总结: 文章抒发了作者对沦亡的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而牺牲的誓言。 土地的誓言 我国历代文人写过不少关于思乡的诗句,你知道哪些呢?六、拓展延伸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 岑参《逢入京使》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你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 土地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