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9 22:04:31

文档简介

开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10:CCBBD BCABC 11-20:ACADD BADDC 21-30:BCCBB BCDDC
综合题
31.
拉萨 大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地壳 地幔
上下颠簸 左右摇晃
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32.
(1) 散射
(2) 缩小 减少 增加
(3) 地壳 海洋 陆地
(4) 少
33.
(1) 降低 对流 散射
(2) 高于 高于 甲地
(3) A
(4) 湖风 东南风/偏南风 冬季 小
(5) 增强
34.
(1)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2分)
海拔较高,空气稀薄;(2分)
多晴天,无云或少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2分)
(2) 开发利用新能源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3分)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3分)开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 理
2023.11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城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关城是长城防御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下图为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及关城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城修建的地形部位是( )
A.山顶 B.山谷
C.鞍部 D.山脊
2.图中不能看到烽火台的地点是( )
A.敌楼① B.敌楼②
C.敌楼③ D.关城
3.缆车索道MN两端的相对高度差可能是( )
A.190米 B.290米 C.390米 D.490米
2023年9月23日至2023年10月8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办。下图为杭州市和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的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对杭州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与汉堡相比,杭州( )
A.冬季降水较丰富 B.冬季气温较低 C.夏季降水较少 D.气温年较差较大
火星探测是指人类对火星进行的科学探测活动。2023年7月13日,国际某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称,通过“毅力号”火星车在火星上的陨击坑,探测到多种有机分子的证据。下图示意火星上“奋进”陨石坑西缘“不屈不挠峡谷”的景象。完成下面小题。
6. 火星被认为是可能拥有生命的行星,主要是由于火星( )
A. 温度比地球高 B. 与太阳距离适中
C. 拥有大量淡水 D. 太阳光照稳定
7. 火星表面遍布大小不等的陨石坑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化作用弱,陨击坑保存完好
B. 火星地表松软,容易被撞击成坑
C. 邻近小行星带,受撞击的概率高
D. 火星地表温度高,不断融化形成坑
资料表明,中国的辽西一带是被子植物的起源地,而出现于1.45亿年前(中生代)的“辽宁古果”则是“迄今唯一有确切证据的、全球最早的花”。在其化石周边同时也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下图为“辽宁古果”化石及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8. “辽宁古果”出现的地质年代( )
A. 爬行动物盛行 B. 哺乳动物盛行
C. 蕨类植物繁盛 D. 早期鱼类繁衍
9. 根据材料中信息推测,“辽宁古果”的生存环境最可能是( )
A. 沙漠 B. 湖泊 C. 草原 D. 森林
在甘肃省敦煌市向西约20公里处,被称为“超级镜子发电站”的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在戈壁滩上闪耀。电站内的1.2万多面定日镜以同心圆状围绕着260米高的吸热塔。下图为光热电站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与武汉(114°E,30°N)相比,敦煌(95°E,40°N)太阳能资源更丰富的原因是( )
①植被稀疏,反射强 ②沙漠广布,地面辐射强
③气候干旱,晴天多 ④海拔高,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为了保证定日镜的的聚光效率,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的项目是( )
A.镜面除尘 B.地面除草 C.调整角度 D.检修设备
12.敦煌一年中发电效率最高的月份是( )
A.1月 B.5月 C.8月 D.11月
地球表面各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转换,从而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为四大圈层物质交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①圈层的特点是( )
A. 连续但不规则 B.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 由坚硬岩石组成
1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直接反映的圈层有(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地震波是人们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下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和为某次地震时,甲、乙、丙三地震台站测得的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作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若甲地震台站测得纵波、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甲地震台站震中距最接近( )
A. 3000km B. 3500km
C. 4000km D. 4500km
16. 依据甲、乙、丙三地震台站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8.有关图示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②有利于高空飞行
③上部冷下部热,大气稳定,以平流运动为主④有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线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我国北方农民常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山东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图左为山东某蔬菜基地塑料大棚生产示意图,图右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冬春季节,菜农常在大棚内墙上悬挂光亮镜面膜,其悬挂位置及作用是( )
A.南墙,提高棚内温度 B.北墙,提高棚内湿度
C.南墙,增加棚内光照 D.北墙,增加棚内光照
20.结合图右,盛夏时,菜农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的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D.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在沙漠和绿洲之间的过渡带,由于沙漠和绿洲地表水热差异,形成了沙漠和绿洲之间的局地环流,出现了“绿洲风”。沙漠与绿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是沙尘释放的主要源区之一。沙尘暴的形成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已引起全球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图所示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绿洲风”的是( )
A. B.
C. D.
22.“绿洲风”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
A.增加绿洲地区水汽含量 B.增加沙漠地区物种数量
C.抑制地表风沙输移变化 D.减小沙漠地区昼夜温差
下图是2023年1月16日某时刻我国南方部分区域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图示时刻,昆明地区的风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24.该时刻重庆、武汉、广州、上海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
A.重庆
B.广州
C.上海
D.武汉
唐代诗人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有“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诗句。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下面小题。
25.“人迹板桥霜”景象最可能形成在( )
A.多云无风的子夜B.晴朗微风的凌晨 C.晴朗无风的子夜 D.晴朗大风的凌晨
26.出现“人迹板桥霜”景象时( )
A.①强③弱 B.②强④弱 C.③弱④强 D.②强④强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环境预报中心监测显示,北京时间2023年4月23日17时到4月24日23时,地球出现了一次大磁暴,这也是第25太阳活动周出现的迄今最强的磁暴。在强烈的地磁扰动下,中国新疆、漠河、欧洲、北美等中高纬度地区观赏到绚丽的极光。完成下面小题。
27.下列关于极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是由色球层的耀斑造成的 B.出现周期是11年
C.是带电粒子流轰击高层大气的结果 D.太阳活动强的时候,极光较暗淡
28.材料中的磁暴会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有( )
A.影响无线电长波通讯 B.诱发地震、火山
C.全球降水增多 D.信鸽迷失方向
热岛效应造成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温度差,从而形成城郊间的局地热力环流。完成下面小题。
由于热岛效应导致的城郊间热力环流是( )
A B C D
30.下列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增加城市硬化路面的面积 B.减少城市绿化面积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D.提高空调使用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8分)
材料一: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9.20度,东经105.34度)发生了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及地球内部圈层图。

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拉萨、乌鲁木齐、上海、北京)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接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泸县发生地震时,当地震波传到莫霍界面时,传播速度变 (填大、小)。
甲图所示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是 。
根据材料可以推断出,泸州市地震的震源位于 (填地球内部三圈层名称)。岩浆发源地位于 。(填地球内部三圈层名称)
地震发生时,震区居民的感觉是先 后 。
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3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8分)
材料一: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其景色优美,蓝天白云,雪山冰川,还因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而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材料二: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图1为拉萨河谷,图2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1)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由于大气削弱作用中的 作用。
(2)近年来,青藏高原上冰川面积呈 (扩大/缩小)趋势,该趋势使得地面反射 (增加/减少),进而导致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增加/减少)。
(3)青藏高原上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了 (地球内部圈层)发生剧烈变动,地理环境经历了 环境向 环境的演变。
(4)拉萨7月白天降水 (多/少)。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天山南麓,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湖风与天山谷风共同存在。下面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博斯腾湖区域图湖风、陆风风速月变化统计图
(1)该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大气 运动显著;傍晚乘舟荡漾在波浪涟漪的水域中,望着这碧波荡漾的湖面,纵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之景,“落霞”是大气 (填削弱作用的具体形式)作用形成的。
(2)在水平方向上,左图图中湖区上空的水汽含量 (高于/低于)山顶,甲地气温 (高于/低于)乙地,甲乙两地中更容易产生逆温的是 地。
(3)下列四幅图中,能准确表示博斯腾湖地区白天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根据材料可知,博斯腾湖区湖风和陆风两者中风速更强的是 ,甲地湖风的风向是 风;湖陆风最弱的季节是 ,此季节湖陆风弱是因为湖陆间温差 (大/小)。
(5)若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白天湖风将 (增强或减弱)。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北非国家摩洛哥小城瓦尔扎扎特位于撒哈拉沙漠边缘,海拔1151米,年平均降水量102毫米,太阳能资源丰富。现在,这座小城正孕育着全球最大的集中式太阳能发电厂。下图示意摩洛哥地理位置。
(1)从纬度位置、地势和天气的角度,分析瓦尔扎扎特太阳能丰富的原因。(6分)
(2)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保温作用”的原理解释其原因。(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