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要的是葫芦》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组14课。本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文章语言优美,通俗易懂却饱含哲理,讲述了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可在葫芦长蚜虫后不听取邻居的建议,最后葫芦都掉落的故事。
通过这篇寓言,主要告诉了学生事情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光看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并做出及时的反应。同时要让学生体会同一意思的句子能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自然表达出了不同的情感。
【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识字方法,
2.图文结合,感知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比,进一步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
【教学难点】
体会感叹句的语气。
【教学课时】
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继续语言故事配音秀,激发兴趣
1.导语:上节课,我们得到了“中级配音达人的称号”这节课我们继续咱们的配音秀去摘得高级达人的桂冠,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
二 初读感知,巧记生字
过渡:让我们打开课本,翻到64页,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读之前,请听清楚要求——
1.初读课文,出示要求
①听课文范读,听清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②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书声渐渐地轻了,一起带拼音读,去拼音读。重点讲解难读的几个字,学生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
读得这么好,老师奖励你们玩一个“摘葫芦”游戏。
三 走进故事,体悟配音朗读的乐趣
1.师:现在把生字词送回课文。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读。【重点指导: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评1:读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漏字添字。你再来读一读。这个长句,谁来挑战一下?
评2:你读的真好。这个长句,你也读得很流利。谁还想试试?
师:你读得既流利又有节奏,(出示停顿)让我们一起学着来读一读。
同学们,第一句话说的“一棵葫芦”和课题中的“葫芦”一样吗?(一棵后面+植物,指的是整株植物。课题中的葫芦和这段话中“几个小葫芦”指的都是葫芦藤上长出来的小葫芦。)
今天老师想和你们合作,给这篇课文配上连环画插图。先来看第一幅图。缺了什么?(葫芦的样子)
4.这课葫芦长得怎么样?(很好)从哪里看出来?把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交流反馈:
【品读第二句】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1)细长的葫芦藤
师:老师先把葫芦藤画下来(板画)。接着画什么呢?请同学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圈一圈,再来说。(课件先出示“葫芦藤”被圈出,学生补充后面三种事物)“葫芦藤”、“绿叶”、“小花”、“小葫芦”
长满了绿叶
师:(贴一两片叶子)这样够吗?(不够,再贴两张)这样呢?还是不够,
为什么呀?(板贴词条:长满了绿叶)你能不能用朗读把长满的感觉读出来?真好,你重读了“长满”,谁还想试试?(读得好的贴几片叶子)。我仿佛看到了叶子层层叠叠的样子。(男女生赛读)
就像这样,叶子一片叠着一片,密密麻麻,几乎看不见缝隙,就叫做——长满了。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
雪白的小花
师:长满了绿叶后,还开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
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有问题吗?
【品读第三句】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①理解“谢”字,出示字典里的意思选择:a.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b.认错,道歉c.(花或叶子)脱落
②原来要花谢了之后,才能长出小葫芦呢!这就是小葫芦的生长过程。(出示视频)
小试牛刀做个选择题巩固一下吧
师:看,细长的——,长满了——,雪白的——,难怪种树人夸它——
①你们觉得这些小葫芦可爱吗?请你夸一夸。还可以加上动作来夸一夸吗?
②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种葫芦人喜欢吗?
是啊,他太喜欢了,所以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实在是喜欢极了,所以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师带读)
师:第一幅连环画完成啦,让我们拿起书,美美地读一读这一段。(齐读)
5.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那么最后他得到葫芦了吗?看图说不同。(叶子、葫芦、人)
(1)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变黄掉落呢?
(接话接出蚜虫)蚜虫我们很熟悉,在《棉花姑娘》一课中见过,它的牙很厉害,是专门啃植物叶子的害虫,难怪是虫字旁,右边加一个牙。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就——
要点:抓住“慢慢地”、“一个一个”读好这个过程的缓慢。
师:原来葫芦多么可爱啊,现在葫芦黄了,落了一地,你有怎样的感受?带着失落、惋惜的语气齐读。
为什么种葫芦的人那么喜爱小葫芦,到最后却什么也没留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画出来。
四 写字,重点指导
观察结构,练习书写
提示要领:一看结构;二看宽窄、高低;三看重点笔画
重点讲解:“想”上长下短,“木”的末笔捺改点;“心”要略扁,第二笔是卧钩。“棵”左窄右宽,左高右低;“果”字的撇捺要舒展。
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事导入
课文中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没有,为什么?
都是蚜虫在作怪,你觉得这是怎么样的蚜虫?(填空)
种葫芦的人看到这些蚜虫,心里怎么想的?
①【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几个虫子不可怕。)改成下面这句好吗?(他一点都不关心叶子,一点都不在乎。用第一句更好。)指导读好这句话,还可以加上手势来表示自己的满不在乎。
②他还自言自语呢,读——
【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这句话里有两个感叹号!说明种葫芦的人?(急切想要葫芦快点长。)读出这种感觉。认识“赛”:下面是个“贝”,赢了比赛就能获得宝贝。和熟字比较识记(寒、塞)
什么是“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学生答,老师补充:千言万语、只言片语、三言两语、不言不语、甜言蜜语、豪言壮语)
这句话他是自言自语说的,那要读得轻声些。个别读。
他边自言自语,边做了一个动作?(盯)演一演这个动作。边动作边读。
小结:我们通过抓住提示语,把这句话读好了。
③从这句话看出,在他心里,葫芦和叶子有没有关系?(没有)
邻居看到了,说了什么,用横线画出来。种葫芦的人又说了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同桌合作朗读。注意抓住提示语读好语气。
找到句子,分角色读。邻居话里有感叹号,表示他心情?(着急)种葫芦的人话里有两个问号?说明(感到疑惑、不理解、奇怪)。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是什么意思?叶子上的虫不用治。用问句,语气就更加强烈了。配音秀一秀,体会两组句子的不同。
句子积累:
下几滴雨怕什么?下几滴雨不可怕。
二、领悟寓言的道理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重读:“更”“慢慢地变黄”“一个一个”等词语,语速放慢,声音轻一些,读出种葫芦的人的难过。
自由练读,男女生比赛读。
总结寓意。
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学生交流,小结归纳:①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思考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这一次,他会怎么做呢?结果会怎么样呢?请你接着编故事。
三、小结
本单元我们一起进行了“寓言故事”配音秀,大家也摘得了“高级配音达人”的桂冠,恭喜各位同学。
四 写字重点指导
观察结构,练习书写
提示要领:一看结构;二看宽窄、高低;三看重点笔画
重点讲解:“邻”“怪”“治”
练习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开花 ↗可爱
绿叶↗ 不治 ↘葫芦
————→ ↘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