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鸿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鸿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0 20:00:13

文档简介

1-10:DCACB DBCBD
11.(1)变小。通透性,降低。增大,加深。减少。减慢。积累,交流和传递。
12.人工去雄--套袋--人工授粉--套袋
13.自交法---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测交法---后代形状分离比为1:1
花粉法---观察到花粉类型和比例为1:1
单倍体育种法---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1:1
14.多个,线性排列。
15.
(1)ab段R型细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小鼠体内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致使R型细菌数量减少。
(2)bc段R型细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b点之前,已有少量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力,造成R型细菌大量繁殖。
(3)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成的S型细菌繁殖而来的。
(4)在上述转化实验中导致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时所需转化因子、原料、能量分别由哪方提供?
提示 所需转化因子来自S型细菌,而原料和能量均来自R型细菌。
16.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17.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造成上清液放射性也较高。
18.(1)基因的分离 (2)等位基因 减数分裂Ⅰ后期 (3)高茎∶矮茎=3∶1的性状分离 (4)高茎 35∶1 (5)1∶1 5∶1
19.(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1 1/2 (3)显 X染色体上 (4)BbXdY 7/16
20. 5 (2)BbXDXd、BbXDY (3)母本 BbXDnXd (4)白眼雄果蝇 红眼雌蝇∶白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1∶1∶1∶1(或红眼雌蝇∶红眼雄蝇=1∶1) 红眼雌蝇∶红眼雄蝇=2∶1 (5)Ⅰ或Ⅱ XdO鸿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生物
(总分100分 时长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二倍体植物B.进行豌豆杂交时,母本植株需要人工去雄C.杂合子中的等位基因均在形成配子时分离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均能够自由组合
2.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的花粉和种子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的花粉和种子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3已知果蝇的细眼和粗眼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只细眼的雌、雄果蝇交配,后代果蝇中细眼∶粗眼=3∶1,据此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该对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细眼性状为隐性性状C.该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D.该基因在雄果蝇体细胞中一定成对存在
4.番茄的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欲判断一株紫茎番茄是否为纯合子,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让该紫茎番茄自交B.与绿茎番茄杂交C.与纯合紫茎番茄杂交D.与杂合紫茎番茄杂交
5.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会出现2n种不同表型的个体
B.n越大,植株A测交子代中不同表型个体数目彼此之间的差异越大
C.植株A测交子代中n对基因均杂合的个体数和纯合子的个体数相等
D.n≥2时,植株A的测交子代中杂合子的个体数多于纯合子的个体数
6.下图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若图1、2、3中的同源染色体均不发生互换,则图中所示个体测交后代的表型种类依次是(  )
A.4、2、3 B.3、2、2
C.4、2、4 D.4、2、2
7.某种自花传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花色,红花对白花为显性。若基因型为AaBb的亲本进行自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子一代中红花植株数是白花植株数的3倍
B.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是1/12
C.亲本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数是不育雄配子数的3倍
D.亲本产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与含b的可育雄配子数相等
8.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
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活细胞中的细胞质的流动时,可以将叶绿体作为参照物
B.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
C.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时,应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再换用高倍镜仔细观察
D.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
10.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体内不同类型的蛋白质行使不同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借助载体蛋白,并消耗能量
B.某种蛋白与病原体结合,可抑制病原体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C.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可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神经递质
D.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不会改变生物膜的通透性
二、填空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1.细胞衰老的特征
(1)形态结构方面
①细胞萎缩,体积 。②细胞膜 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 。③细胞核的体积 ,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 。
(2)细胞内的物质方面
①水:水分 。②酶:多种酶的活性 ,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速率 。③色素:细胞内的色素逐渐 ,妨碍细胞内物质的 。
1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杂交操作流程(4个环节):
13.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写出两种)
14.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1)数量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 基因。(2)位置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
15.
(1)ab段R型细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 (2分)。
(2)bc段R型细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 (2分)。
(3)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 (2分)而来的。
(4)在上述转化实验中导致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时所需转化因子、原料、能量分别由哪方提供?(2分)
16.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 (2分)。
17.在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若保温时间过短或过长,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呢?(2分)

非选择题(共2题,每空2分,共30分)
孟德尔曾利用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当只考虑一对相对性状时,F2总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于是其提出假说,作出了4点解释,最终总结出了相关的遗传定律。请以高茎(D)和矮茎(d)这一对相对性状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茎的高矮在遗传上遵循__________定律。
(2)1909年,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后来人们又把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________。该对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开的时间是________(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3)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的,则F2将不会出现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4)如果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不是成对存在的,而是纯合个体的体细胞中每种遗传因子有4个(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1的表型是________,F2中高茎∶矮茎=__________。
(5)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________。如果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有1/2不育(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____________。
19.神经性耳聋、腓骨肌萎缩症是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B、b和D、d基因控制。下面为某家族相关的遗传系谱图,其中已死亡个体无法知道其性状,经检测Ⅳ7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性耳聋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Ⅴ1与Ⅴ2分别带有神经性耳聋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腓骨肌萎缩症属于______________(填“显”或“隐”)性性状,为了确定腓骨肌萎缩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科研人员对Ⅲ1~Ⅲ5号个体含相关基因的DNA片段扩增后用某种限制酶处理,并进行电泳分析,得到如下结果,根据电泳结果,可以做出的判断是腓骨肌萎缩症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X染色体/Y染色体)。
(4)根据以上分析,Ⅲ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Ⅴ1与Ⅴ2婚配,他们后代中男孩不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附加题(共1题,共20分,附加题得分不计入总分。)
20.果蝇的灰身和黑身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B、b来表示;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用D、d来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选用一对雌雄果蝇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为灰身红眼∶黑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白眼=6∶2∶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__________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2)根据题干中F1的表型和比例,可推知亲代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F1中出现异常分离比的原因是其中某一亲本的一条X染色体上出现一个突变基因(n),含该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间死亡。请分析判断存在该突变基因的亲本是__________(填“母本”或“父本”)。该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欲从F1中选出不携带突变基因(n)的红眼雌果蝇用于后续的研究,需用F1中的红眼雌果蝇与______________杂交,观察后代的表型和比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果蝇即是所需果蝇;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是所需果蝇。
(5)该生物兴趣小组又用红眼雌蝇(XDnXd)和红眼雄蝇(XDY)做杂交实验,在F1中偶然发现染色体组成为XO的雄果蝇,后续研究发现是亲本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染色体异常分离,推断染色体异常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______________过程中,该果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