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麻 雀
四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欣赏图片
新课导入
麻雀是一种很常见的鸟。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注意它。
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麻雀》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少见的事。
学习目标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学习课文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
3.归纳和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对俄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有《猎人笔记》《贵族之家》《父与子》《罗亭》等。
生词学习
嗅 xiù 嗅觉、嗅到
呆 dāi 发呆、呆滞
奈 nài 奈何、无奈
巢 cháo 巢穴、蜂巢
齿 chǐ 牙齿、口齿
躯 qū 躯体、身躯
掩 yǎn 掩饰、掩盖
护 hù 护卫、护航
生词学习
幼 yòu 幼稚、幼年
搏 bó 搏击、搏斗
庞 páng 庞大、脸庞
量 liáng 力量、度量
愣 lèng 发愣、愣住
字词解析
摇撼:摇动(树木、建筑物等)。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没有办法可想。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扎煞:(手、头发、树枝等)张开;伸开。
嘶哑:声音沙哑。
课文分析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课文分析
第三自然段对小麻雀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呆呆地”说明小麻雀吓傻了,“无可奈何”说明了小麻雀没有任何办法。从小麻雀的动作、外形中,可以看出小麻雀从鸟巢掉落到地上时的孤独和无助。
课文分析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摇撼”的意思是使劲地摇动,说明风刮得特别大,这句话交代了小麻雀落在地上的原因,为后文做铺垫。
课文分析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挖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课文分析
文中提到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母爱的力量,是老麻雀为了小麻雀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
课文分析
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什么唤回猎狗,把它带走?
因为作者被老麻雀的坚定不移和奋不顾身的精神所感动,同时产生了怜爱之心,所以最后还是唤回猎狗,带着猎狗离开了。
课文分析
文章在描写猎狗、小麻雀时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我也会写这样的句子。(至少运用两种描写方法)
示例:我刚一进门,我家的猫就边瞄瞄叫边跑到我身边,不停地用身子蹭我的腿,还眯着眼睛向我撒娇,我只好抱起它走进房间。
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 (1):“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第二部分 (2—6):老麻雀拼尽全力救护小麻雀,猎狗被吓退了。
第三部分 (7):“我”最后带着猎狗离开了。
中心思想
《麻雀》一课主要叙述了受母爱驱动的麻雀在幼儿千钧一发之际毅然落到幼子前面,保护幼子免受“庞然”的猎狗侵害的故事。
作者在文章中详细描述了麻雀和猎狗对峙的场面,突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同时也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敬佩。
写作特色
通篇都是第三人称叙述,以素淡的语言,白描的笔触,通过麻雀与猎犬之间的“此消彼长”的敌对关系的变化的描写制造出了一种紧张的氛围,最后猎犬”落荒而逃“。
选段中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样子、动作、神情和心理活动等。比如麻雀的动作——从巢里掉下来,站在地上,拍打着小翅膀。说明处境危险,急需帮助。
课后作业
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我们都在母爱的滋养下健康成长。请同学们在课后搜集三到五句与母爱相关的诗,同时写下你最想对妈妈说的一段话。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