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0 08:3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2 课
俄 国 的 改 革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学习目标
1.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2.过程地图《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过程,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3.认识到彼得一世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柴柳,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通过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过程,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早期俄国发展
1.俄国的发展历程: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5、6世纪
16世纪初
形成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
被蒙古
征服
东斯拉夫人迁至东欧平原
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基督教化
伊凡四世
一.俄国统一过程
俄罗斯历史起源于东欧草原上俄罗斯的东斯拉夫人——俄罗斯联邦,通称俄罗斯或俄国,由22个自治共和国、46个州、9个边疆区、4个自治区、1个自治州、3个联邦直辖市组成的联邦共和立宪制国家。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国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占亚欧大陆面积42%
占地球陆地面积1/6
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崛起
①9世纪晚期,在“东欧地区”斯拉夫人建立了“基辅罗斯”
②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帝国”征服
③莫斯科公国崛起,16世纪初建立统一的俄罗斯
④伊凡四世执政时期正式采用“沙皇”的称号,简称“沙俄”
拜占庭继承人自居
伊凡三世统一
东正教是基督教,11世纪分裂的基督教的其中一支
一.俄国统一过程
2.背景: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改革促发展
二.彼得一世改革
1.改革原因: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农民
2.目的: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697年3月,彼得派遣了一个由250人组成的庞大的使团,出访欧洲各国。彼得化名“彼得·米哈依洛夫”装扮成一个下士随团考察。出访中,他在荷兰阿姆斯特丹造船厂当了4个月的学徒,在英国参观了海军造船厂,在普鲁士研究了兵制。
二.彼得一世改革
3.改革对象:西方国家
4.改革内容:西方科学技术
政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军事 创建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教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社会 习俗 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促进文明开化
进一步加强沙皇的
专制权力
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
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如:圣彼得堡)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
促进教育发展,
提高民众素质。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性质: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通过分析沙俄彼得一世的改革,你认为它与我国近代的哪场改革相似?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中国洋务运动
改革者     
改革者身份     
学习对象  学习内容     改革性质     结果     
西方国家
奕?、曾国潘、李鸿章等
封建统治者(18世纪初)
封建地主阶级(19世纪60年代)
彼得大帝
科学技术
封建地主自救
成功
失败
二.彼得一世改革
4.改革影响:
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
①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③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但未改变封建制度
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局限性)
局限性
①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②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③改革的手段过于野蛮和粗暴
一、彼得一世改革
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
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
叶卡捷琳娜
二世的统治
彼得一世死后,俄国政局动荡不安,贵族争权夺利,沙皇更迭频繁。1762年,叶卡捷琳娜通过宫廷政变篡夺王位,称“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她实行了一些开明政策, 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进一步增强了俄国的实力。她为取得贵族的支持,极力维护他们的种种特权,将大量国有土地连同农奴赐给贵族。

走 进 近 代
位于赫尔辛基的亚历山大二世雕像
三.废除农奴制
1.原因:
农奴:是指有自己的土地,但无自由的人;
奴隶:既无自己的土地,又无自由,其他大部分权也没
有,是属于主人的“物品”主人有权处置奴隶。
农奴制是极其残酷、极其落后的一种制度。农奴束缚
于土地上,像牲畜一样买进卖出,受地主任意殴打折磨,
地位的低下与奴隶相仿。
农奴与农民的区别
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矛盾激化,农民暴动不断。
据1687年统计,全国93万户农民中约89万户是农奴,属于贵族、教会和皇室,有的大贵族竟拥有农奴4万名。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这些影响了国内市场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日益恶化,俄国的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据统计,1858-1860年间,全国共发生了近三百次农民暴动。
“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三.废除农奴制
②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直)
英国“铁甲”战舰
沙俄“帆船”战舰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
三.废除农奴制
③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
普希金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专制的暴君和魔王,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 ——普希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果戈里《死魂灵》
涅克拉索夫:《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
反对沙皇专制的知识分子
2.开始标志: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
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亚历山大二世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16位沙皇,上台初,其父尼古拉一世挑起克里米亚战争进尾声,后俄国被迫在1856年3月30日跟英、土等国在巴黎签订和约,割让领土,被限制在黑海地区的各项军事国活动。国际地位下滑,国内危机、社会矛盾重重,威胁沙皇统治。亚历山大开始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一生遭遇近次100多次刺杀,被戏称为“遇刺之王”。1881年3月13日袭击中,他“成功”死掉了。他的儿子在他遇刺的圣彼得堡修建滴血大教堂以纪念他。
圣彼得堡滴血大教堂
三.废除农奴制
三.废除农奴制
4.改革内容:
3.目的:挽救沙皇统治,维护地主利益
内 容 影 响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三.废除农奴制
5.实质:维护级利益,对农民进行敲诈、掠夺
6.性质: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7.改革影响:
①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废除了农奴制度,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加快工业化进程
③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
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
农民为了人身自由和获得份地向地主缴赎买金。农奴主分给农民的全部土地价值约6亿5千万卢布,而农民必须交给近9亿卢布。农民须立即付20%-25%,其余75%—80%由政府垫付给地主,农民则在49年内每年向政府还本付息。
④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三.废除农奴制
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奴的无耻掠夺。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
8.启示: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要坚持改革开放。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列宁曾指出,经过 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背景
目的
时间
内容
性质
意义
局限
沙皇专制统治,农奴制盛行,工商业落后
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经济的发展
改变俄国落后局面,实现富国强兵
挽救统治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18世纪初
1861年
政、经、文、军、社
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农奴获得自由、高价赎买土地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
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农奴制强化,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
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对比
相同点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不 同 点 背景 俄国封闭落后 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
内容 加强中央集权未触动农奴制 废除了农奴制
性质 地主阶级封建性质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影响 开启了近代化;走上扩张道路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异同对比
课堂小结
俄国的改革
背景:俄国落后于西欧国家
影响: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开启近代化进程;强化了农奴制
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措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风俗
彼得一世改革
废除农奴制
背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影响: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课后练习
材料一:“诸位要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我都一一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问:既然是资产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可是改革者在线维护地主阶级利益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问:你如何理解列宁所说的这句话?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俄国废除农奴制后农民一贫如洗。
因为赎买政策使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生活更加贫困。
改革的实质是沙皇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1.面对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为缓解统治危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采取的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废除农奴制 C.请求英法援助 D.颁布《土地法令》
2.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主要依据是( )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行学校教育,符合近代化趋势 D.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3.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的彼得一世改革的最大意义是( )
A.开启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废除了农奴制
C.实现工业化 D.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4.归纳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之一。俄国通过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是( )
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都向西方学习
C.都让农奴获得自由 D.都推动了俄国的发展
B
B
A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