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言大义 ”——跟随成语学习中国文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梳理成语的来源 ; 2、探究成语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 教学重点:学习目标的 1、2 教学难点:学习目标的 1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 成语是汉语的“活化石 ”,不仅在语言层次上吸收了汉语言的各种 精华,还以简洁精辟的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大量成语出自 传统经典著作,表达着臧否人伦善恶、境界高下的价值观,堪称中华 文化的微缩景观。不断积累梳理学过的成语,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 内容。 同学们可以在以往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整合,对成语的来源、
- 1 -
类别、特点及保留的古代汉语词汇、语法的特征进行考察,尤其要对 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进行探究,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中华 民族精神的来源,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成语世界,共同探究成语的文化魅力。
环节一:追 根溯源 要想了解成语的意义,首先得弄清楚成语的起源,我们先看看成 语的来源有哪些。 活动任务一:请同学们从积累的成语中,考察其出处,总结成语 的来源,然后和全班同学交流分享。 学生活动举例 1、神话传说 :夸父逐日(《山海经·海外北经》),后羿射日, 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精卫填海(《山海经·北山经》)等 表达了古人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甚至改造自然的要求,反映出古 人敢于与自然争斗、无私忘我、奋斗不息的精神。 2、寓言故事:狐假虎威(《战国策·楚策一》),刻舟求剑(战国·吕 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朝三暮四 (《庄子·齐物论》等 通过小寓言故事表达对社会现象或某些行为的反思。这不仅具有 文学的价值,而且具有丰厚的思想内容,中国人许多卓越的见识往往 蕴藏在寓言之中,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寓言,就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 文学,也不能完整地认识中国人的思想精华。 可以说每一个故事都 向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从这里能够瞭望到一个新鲜的天地。那里不 仅趣味无穷,还可以领悟无数的世理。 3、历史典故: 闻鸡起舞,破釜沉舟,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三 顾茅庐等 通过历史故事,祖逖闻鸡起舞,项羽带兵救赵时义无反顾,廉颇 负荆请罪,赵括纸上谈兵,诸葛亮三顾茅庐,表现历史人物精神或者 做事态度。 4、文人作品:文质彬彬,升堂入室,不耻下问,任重道远,杯 水车薪,不言而喻,出类拔萃,越俎代庖,薪尽火传,白驹过隙,逃
- 2 -
之夭夭,锦上添花,中流砥柱,举一反三,门庭若市,世外桃源,青 出于蓝,锲而不舍,沧海一粟等 5、外来文化:想入非非,心花怒放,火中取栗,物竞天择 等 6、新生成语: 白手起家,分秒必争,变废为宝等 7、人民群众创造的:大海捞针、另起炉灶、三三两两、大刀阔 斧等 古代经典著作是汉语成语的重要来源,越是有名的著作,产生的 成语就越多,根据《成语探源词典》统计,出自《诗经》的成语有 177 条,出自《论语》的成语有 173 条,出自《孟子》的成语有 136 条, 出自“春秋三传 ”的成语有 255 条,出自《庄子》的有 161 条,出自 《史记》的有 265 条,出自《汉书》的有 158 条,出自唐诗的有 310 条,出自宋代诗词的有 140 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一定程度上 也是蕴含在这些成语当中。同学们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也可以 对其出现的成语做一整理。
环节二: 汲取族魂 “语言文字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一种认识工具,它更是一个民族 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结 晶 ”,我们在掌握成语意义的同时,也在不断汲取着成语中蕴含的中 华文化、价值观、哲学思想等重要的民族文化养分,下面我们就以几 个角度为例,尝试着探究成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学生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从内容方面对已掌握的成语进行分类 整理,每组选取一个角度试着探究某一类成语反映的民族精神和文化 内涵,全班交流分享。 关于成语中体现的民族精神举例 : 成语 : 自强不息、卧薪尝胆、朝乾夕惕、励精图治、志士仁人、 当仁不让、杀身成仁、浩然之气、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匹夫有责、 义无反顾、守正不阿、身先士卒等 分析:成语“ 自强不息 ”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 强不息。” 意思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的,君子处事, 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
- 3 -
后来这个成语指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的精神;“卧薪尝胆 ”出 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朝乾 夕惕 ”“朝乾夕惕 ”最早系语出《易经》: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厉,无咎。 ” “终日乾乾 ”这四个字,可以理解为整天都是干光明 正大的事;“夕惕若厉 ”,夕,晚,每晚都要警惕反省自己,如临危 境。成语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励精图治 ” 指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这些成语反映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的精神, 自强不息正是华夏民族拼搏进取、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 成语“ 当仁不让 ”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 于师。’”遇到合于正道之事,就算是老师也不必谦让,原指以仁为任, 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任重道 远 ”“死而后已 ”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意思是“读书 人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 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 程还不遥远吗? ”这个成语就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为 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日 知录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指国家大 事与每个人都有责任。浩然之气、义无反顾、守正不阿、身先士卒等 成语也都表现出志士仁人在中华民族的危难关头,挺身而上,主动担 当,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同学们可以选取类似的角度,对一些成语进行研究,大家分成小组, 集思广益,相信一定会有精彩的解读。我们来看几组同学的分享: 学生活动示例 1: 成语举例:厚德载物、殊途同归、宽以待人、异曲同工 宽容精神是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华夏民族精神的核心内
- 4 -
容之一。《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中的“厚德载物 ” 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 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提倡这种宽容精神的还有“殊途同归 ”。《周 易·系辞下》有“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的记载,后形成了 “殊途同归 ”这个成语。现在我们使用这条成语,一般是指“走不同 的道路而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相同的 结果 ”,但其语源却是提倡不同派别、不同类型的思想相互渗透、彼 此交融,从而在共同的目标下实现有机融合,实际表现的是宽容精神 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强烈的兼容意识。类似的还有“异曲同工 ”,“宽 以待人 ”等。 学生活动示例 2 成语举例:一言九鼎、信以为本、信及豚鱼、推诚布信、言而有 信 “信以为本 ”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 以诚 实可信作为处世的根本。指言行要遵守信用,“信及豚鱼 ”, 出自 《易·中孚》意思是对小猪和鱼这样微贱的东西也讲信用,形容非常 讲信用。“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 学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指说话靠得住,有信用,对于“弃义背信 ”“轻言寡信 ”“言而无信 ” 等不好的做法也持以批判态度,我们民族崇尚诚信,在求生存、求发 展的历史过程中,视诚信为做人、立业和处世之本。 学生活动示例 3: 成语举例:蓬荜生辉、抛砖引玉、忝列门墙、一孔之见、才疏学 浅、挂一漏万、尸位素餐、班门弄斧、聊表寸心、避让贤路、高抬贵 手、不吝赐教、鼎力相助、高朋满座、大材小用、虚怀若谷、虚左以 待 谦敬精神,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 ”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 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诸多高尚的精神品质,谦敬待人,这不仅是 一种道德角度上的美德,更是一种人生的智慧、生活的智慧,展示出
- 5 -
中华民族温文尔雅、 有礼有节的待人风范。 以上这些成语不论是自 谦还是对他人的肯定与赞美,都是谦敬精神的体现。 总结:成语与中华民族精神 成语大都来源于古代,贯用古今,承载着极为丰富的精神财富。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同心同德的团结精神、 信及豚鱼的诚信精神等。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就是始终有一种精神在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它作为我们的精神力量, 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承载着过去,又让我们拥有了开拓未来的 不竭动力。 学生活动示例 4:成语中的“植物 ”文化 1、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 故宫禾黍、布帛菽栗、沧海一粟、一枕黄粱、膏粱子弟、瓜熟蒂 落、拔苗助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沧海桑田、桑榆暮景、雨后春 笋 中华民则灿烂悠久的农耕文化是汉语植物成语产生和运用的基 石,农耕文明不仅渗透到我国社会的各个阶层,而且成为中华民族几 千年来延续下来的一种文化形态。这些植物成语进而成为帮助我们触 摸汉族先民传统农业生活的一种文化形态。 2、体现出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以植物为喻体,借助于植物衍生的象征意义来树立某种人格精 神,如松的苍劲坚贞、梅的高洁傲岸、兰的幽雅空灵、竹的虚心有节、 菊的淡雅清真,这些特点在中华文化中常与人生的修养操守建立关 联,人们喜欢借助植物来彰显中华民族认同的道德标准或价值取向, 来勉励自身。 苍松翠柏、松柏后凋、玉洁松贞、松柏之志、梅妻鹤子、松柏之 志、兰质蕙心、雪胎梅骨、空谷幽兰、黄花晚节、人淡如菊、空谷幽 兰等成语比喻坚贞、刚强、坚毅、高洁的人格,我们借植物来表达对 美好品德的褒扬和推崇。 3、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
- 6 -
花容月貌、如花似玉、花枝招展、杨柳细腰、樱桃小口、兰姿蕙 质、兰质蕙心、出水芙蓉、豆蔻年华、人面桃花 美丽动人的容颜、柔弱窈窕的姿态、纯洁美好的品德,这些对美 好女子的评判标准,正是居于男性视角下的文人雅士对女士的审美心 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4、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思考 一叶知秋、拔苗助长、明日黄花、枯木逢春、朽木生花、柳暗花 明、独木难支、根深叶茂、胸有成竹、秋风扫落叶、树大招风、昙花 一现、铁树开花 这些成语借助于植物表达了对人生社会的哲思,表现出古人善于 思考、并以此来警示人生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特有生命观的流露。 像这样的精神品质在成语中体现的还有还有很多,可以说成语是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折射,同时成语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也潜移默 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继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 献自己的力量。
作业 与 期望 选择一个角度对成语进行分类整理(如爱国、民本、诚信、荣辱、 世情、师友、读书、岁月、动物、植物等),着重探究成语反映的民 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并以《成语中的 文化》为题,写一篇语言 札记。
结语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者,如何对待语言、如何更好地 表达其实也是如何善待文化、对待生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创新 与守正的辨正中感悟过去、探索未来,语言的河流就会奔腾不息。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