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5 小题)
大约在 2.99 亿年前,石炭纪雨林崩溃事件使大部分潮湿森林消失了,许多早期两
栖动物,如勺蜥蜴(下图), 由于无法适应新的
干旱环境,也随之消失。这次事件成为了陆地动
物生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完成下面小题
1 .和勺蜥蜴生活在同一时期的生物是( )
A .恐龙 B .昆虫 C .始祖鸟 D .类人猿
2 .勺蜥蜴生活时期( )
A .盘古大陆轮廓初现 B .蕨类植物繁荣
C .重要的铁矿成矿期 D .裸子植物繁荣
《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中国志愿军连队在极度严酷环境下坚 守阵地奋勇杀敌,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的历史故事。在长津湖战役中, 80 师 239 团 3 营 6 连 200 多名干部战士呈战斗队形冻死在阵地上,这就是令美军敬畏 的“冰雕连”!人们在冰雕连找到了战士宋阿毛写的一张薄薄的纸条:“我是一名光荣的 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 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解放军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能够反映狼林山脉与长津湖水库夜间的大气热力环流模式有( )
A .ab B .ad C .bc D .bd
4 .由于风力较强,该河谷上空云层较薄。云层薄使得夜间气温极低,其原理是( )
A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B .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多
C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多 D .夜间的大气逆辐射较弱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某季节日均温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城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的原因是( )
①人口众多 ②建筑密集 ③植被茂密 ④地面硬化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 .图中甲乙一线高空及近地面等压面示意图绘制正确的是( )
AB . C D .
下 图 为 摘 自 国 家 空 间 天 气 预 测 中 心 网 站 的 一 则 消 息 , 完 成 下 面 小
题。
7 .太阳风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
A .对流层 B .光球层
C .色球层 D .日冕层
8 .10 月 18 至 20 日期间,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A .无线短波通讯受到严重干扰 B .南极上空出现极光
C .太空中的宇航器安全受威胁 D .信鸽大赛顺利举行
要想了解地球历史, 就要了解地层和化石,就要学会读地质年代表。图左为彩虹恐 龙化石, 图右为地质年代表部分年代的气候变化及动物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古生代晚期两栖动物向爬行动物进化阶段的主要气候变化是( )
A .变冷干 B .变暖湿 C .变冷湿 D .变暖干
10 .据图判断二叠纪时期相较于志留纪时期( )
A .物种更丰富 B .冰川范围缩小 C .陆地面积扩大 D .海平面上升
11 .彩虹恐龙生活的时期( )
A .古老的两栖动物灭绝 B .陆地蕨类植物生长茂盛
C .形成丰富的煤炭资源 D .喜马拉雅山脉迅速崛起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 2022 年 9 月 17 日 13 时 35 分至 15 时 33 分,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航天员陈冬先后成功出舱。下图为“问天全景摄像机拍摄的 航天员出仓画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出仓后航天员看到的天空背景为黑色,
其主要原因是( )
A .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
B .无太阳辐射
C .太阳辐射全部被大气吸收
D .太阳辐射被云层反射
13 .试推测制作宇航服的材料应具备( )
①发光、发热 ②防辐射 ③保温、隔热 ④能吸收太阳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在气候系统内部发生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大量的反馈过程,它们起着从内部调节 气候系统的作用, 其中有些反馈过程对系统变化起加大的作用, 称之为正反馈。另一类 反馈过程则对系统变化起阻碍作用,称之为负反馈。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及洒水
车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大气中的水汽在白天对气温有正反馈过程, 当地面温度升高, 蒸发加大,大气中水 汽含量增多,气温升高。这个过程中,图中各个环节变化正确的是( )
A . ①增强②增强 B . ③增强②增强 C . ④减弱⑥减弱 D . ⑤增强②减弱
15 .晴天,炎热的街道在洒水车洒水过后短时间内,气温迅速上升,结合受热过程示意
图,分析其原因正确的是( )
A .大气中水汽含量大增,②增强 B .地面吸热大增, ③增强
C .地面蒸发大, 暖湿气团上升 D .大气中水汽含量大增, ④增强
下图示意某地多年平均气温随海拔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与乙相比,甲处空气特点是( )
A .气温低 B .气压高
C .臭氧占比高 D .水汽占比高
17 .甲、乙的主要直接热源分别是( )
A .太阳,太阳 B .地面,地面
C .太阳, 地面 D .地面,太阳
18 .暴露在阳光下的汽车,车内温度明显高于
车外,主要原因是车内空气( )
A .不参与水平运动
B .不参与上下对流
C .获得更多的太阳短波辐射
D .获得更多的地面长波辐射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与波斯湾相比,阿拉伯海( )
A .盐度高,密度大 B .盐度低,密度大
C .盐度高,密度小 D .盐度低,密度小
20 .大型货轮从红海进入地中海, 出现的现象及原因是( )
A .吃水变浅、海水温度的变化 B .吃水变浅、海水密度的变化
C .吃水变深、海水温度的变化 D .吃水变深、海水密度的变化
在认识到城市内涝问题的严峻性后,上海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
读左图“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和右图“快排模式与海绵城市”对比图, 完成下面小题。
21 .“雨水银行”的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
A .水汽输送量减少 B .地表径流量减少 C .下渗量减少 D .蒸发(腾) 量增加
22 .“海绵城市”与传统“大雨快排”措施的差别是( )
A .“快排”措施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 B .“快排”措施与自然水文环境相仿
C .“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 D .“海绵城市”提高城市抗旱防涝能力
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 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 游到某一产卵场后, 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下图示意某海域部 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甲、乙、丙、丁四地中盐度最低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4 .丁地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主要原因是( )
①距陆地远,水温高 ②纬度较低, 水温高
③受暖流影响, 水温高 ④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5 .推测小黄鱼产卵季节的洄游方向及原因是( )
A .甲 → 乙 →丙,寻找适宜水温 B .甲 → 乙 →丙,顺流节省体力
C .丙 → 乙 → 甲,南部海域水温过高 D .丙 → 乙 → 甲,北部海域逐渐回暖
二、综合题(共 50 分)
26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1)图一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
①甲、乙两处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 ④空气垂直运动
(2)一般情况下,图一甲地为 天气,乙地为 天气, 两地气温日较
差较大的是 。
(3)图一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4)假如图一所示环流为海陆间热力环流,若甲地为陆地, 则此时为 (白天/黑夜)。
(5)图二中 A、B、C、D 所标风向正确的有 (双选)。
(6)图二中 A 和 B 两处风力较大的是 ,理由是 。
(7)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画出下图中的气流运动方向.
该市的煤炭发电厂应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 处(填图中数字序号)。请说
明这样做的理由 。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一、地球圈层结构图材料二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气候变化
(1)科学家主要通过对 的研究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
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其中 F、G 之间的不连续面称为 。
(2)材料一图中, 表示生物圈的是 (填字母),岩石圈的范围是 (填字母)。
(3)受人类活动影响, A 圈层中 等温室气体增加,使得全球气候呈现变暖趋势。其原 理是温室气体吸收 辐射的能力增强,大气 辐射能力也增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增强。
(4)与第四纪相比,恐龙繁盛时期地球表面气候特征是 、 (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 度作答)。科学家推测因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超级火山喷发,大量烟尘弥漫天空, 烟
尘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填削弱作用类型)增强,最后造成了恐龙的灭绝。
28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 的热岛强度变化。下图为同学们根据数据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
岛强度变化图。
(1) 据图,说出该城市 7 时、 17 时城区与郊区之间风的异同(4 分)。
(2) 图中显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分析其可能原因
(6分)。
(3)据了解该城市同时受日周期海陆风的影响,且某时段的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 度。在下图绘制该时段海陆间热力环流示意图(2 分),并解释其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
强度的原因(2 分)。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 14 分)。
口袋公园是一种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 可 提供多种功能。图示意 2023 年 7 月上海闵行区新开放的某口袋公园亲水休憩区景观,
下图中取水器与高处人工水渠相连接,人工水渠与水域相通,主要用于净化水质。
(1) 说明该公园中的水域、取水器、人工水渠、水生植物构成的水循环过程(4 分)。
(2) 简述人行道铺设透水砖对水循环环节的直接影响(6 分)。
(3)据图说明该类公园建设对减轻城市内涝的积极意义(4 分)。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5 BBBDB 6-10 ADDDC 11-15 CACBC 16-20 CCBDD 21-25 BDBAD
26(12分).(1)①④③②(2)阴雨 晴朗 乙(3)乙>甲>丁>丙(4)白天(5)AD
(6)A A处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
(7)画图(顺时针)
② 煤炭发电厂会产生较严重的大气污染;布局在②处,即城郊热力环流影响范围之外,有利于保护城市大气环境
27(10分).(1)地震波 古登堡面(2)B D+E(3)二氧化碳 地面(长波) 逆
(4)温暖 干燥 反射
28.(1)风向相同,由郊区吹向城区;风速不同,7时的风速大于17时的风速。
(2)强降雪后,郊区地面多被积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较强;积雪融化吸收热量,气温降幅较大;城区积雪清理较及时,人工制热较多,气温降幅较小;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气温差值加大,因而城市热岛强度加大。
(3)
原因:白天受海风影响,海风从气温较低的海洋吹来,对城区具有降温作用,从而降低城市热岛强度。
29.(1)取水器将水域的水引向高处的人工水渠,水从水渠流向水生植物,通过水生植物的过滤、净化,水再次流入水域,形成一个水循环过程 。
(2)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 。
(3)植物、透水砖等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地表积水;水域作为储水场所,减轻内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