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小学2023学年五上科学素养检查
、
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
像正在发光的电灯这样能够自己发光的物体叫作
2.
要
人们发现野生程猩能将树技做成“长矛”选行捕鱼,程猩看到的鱼的位宜比实际位置
比如
(填“深”或“浅”)一些。
3.科学家利用
4.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
原理,测量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传播的。
5.
如图所示,将铅笔分别放入盛有水的玻璃杯中,我们发现
笔看上去弯折了,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填“垂直”或“倾斜”)放入的铅
6.当灯光照射到书本上时,光会发生
文字或图像了。一束阳光通过三棱镜时,会分解
当这些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时,我们就看到书上的
7.从方形鱼缸的
种颜色的光。
两条,这是因为光的
(填“正面”“侧面”或“一条棱处”观察,里面的一条鱼看上去是
8,地球表面的主要陆地地形有
高原、
9.我们在课堂上制作的简易潜望镜中安装了
盆地、
面镜子,可以让光的方向改变
等。
10.成语“水滴石穿”说明水的作用对地表的改变是
次。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4分)
(填“迅速的”或“缓慢的")。
1.“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
它捞上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亮是自然光源
B,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的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C.水面的作用相当于平面镜
2.下面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A.皮影戏
)。
B,灯罩内部涂白色油漆
3.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C.医生戴的额镜
)
A.点燃的蜡烛
B.阳光下的镜子
4.观察中国地形图,可知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C,月亮
A.西低东高
B.西高东低
C,东西同高
5,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写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上会呈现出红色的原
因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6.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里,用肉眼(
C光的反射
A能看到红纸
B.能看到白墙
)。
7.光能穿过的物体(
C.能看到镜子
D.看不到任何物体
A,玻璃窗
B,水泥墙
8,某地区地形高低起伏较小、
C.实木门
相符的是(
坡度较缓,
)。
有连绵不断的平缓山丘。下列地形的特点与这段描述
A,丘陵
B,山地
C.平原
9当河流从结框不平的山地流到宽广平缓的平原时携带泥沙的能力会()
A.保持不变
B.
逐渐变弱
C.逐渐变强
10,0年月云南发生64级地。下列有关地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B,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能准确预测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