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促织》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1《促织》教学设计统编版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0 08:3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 《促织》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一、以趣导入
宣宗酷好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长,以郡督遣,觅得一最良者,用所乘骏马易之。妻谓骏马所易,必有异,窃视之,跃出为鸡啄食。惧,自缢死。夫归,伤其妻,亦自经焉。(吕毖《明朝小史》)
二、自读课文
1.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
2.根据注释,疏通文字,并且在课本上“圈”“点”“画”,找出成为自己阅读“拦路虎”的字词。然后同桌间展开讨论,根据字词所在的位置判断它的词性,根据字词的前后搭配判断它的词义。
重点研习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省略句等。
三、梳理情节
1.贯穿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2.读完后编写一个情节提纲,选用合适的动词,训练自己的概括能力。
四、对话文本
课文中有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句子,实际却能透露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些关键句子加以探讨,那么就能引领学生更好地与蒲松龄对话,从而体悟蒲松龄的创作意图。如“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官吏的压迫把亲情都异化了,成名爱促织比爱儿子更多。这几个看似漫不经心的句子,对于荒唐可笑的统治者是多么辛辣的讽刺!
五、布置作业
1.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聊斋志异》,了解蒲松龄。
2.讲述曲折情节,并将《促织》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评析:本课时教学设计中,不难发现教者开阔的阅读视野,对文言文学法的重视。整体把握课文,既注意突出小说类性,也注意语用能力培养。对文本篇性审美,更是细腻、敏感。编写情节提纲和讲述《促织》内容的作业设计,还体现了存在式学习的价值取向,弥足珍贵。
整体上看,设计简洁、清爽,不乏新意。不过,仍有优化余地:
1.以《促织》原型故事导入,趣从何来?凸显故事的荒诞?比较其与《促织》的异同,感受蒲松龄的艺术创造力?暗示学生明清时代的政治腐败一脉相承?不论出于哪种考虑,都显得有些突兀,有先入为主的先天缺陷——不是基于学生的困惑或认知状况施教。从课脉视角看,激趣侧重于文本内容、主旨或艺术创造力的思考,下一环节却是字词大意理解和通假字、词类活用、省略句等语法知识的学习,二者的逻辑割裂是显而易见的。
2.自读课文环节中的研习词句,疏通课文;作业设计中的第1题,均可放在预习环节完成。既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有利于教学短平快地切入学生预习中存在的疑难,使教与学皆有高度的针对性,力气全用在刀刃上,何乐而不为?
3.从情节梳理过渡到抓关键句对话文本,体悟作者创作意图,不知理据何在?联系第二课时再次回到小说情节特点的感知,分明是兜了一个大圈。为什么不能一次性深入探究呢?
4.关键句特征,教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体现创作意图,二是富有表现力,有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融为一体的努力,但整体上外铄色彩还是有些强。如果从学生高质量的回答中,厘清内涵,习得方法,该多么完美。
5.作业设计中提到了《促织》这个“故事”,显然将小说与故事的类性混淆了。
第二教时
一、探究问题
1.小说在情节经营上有什么特点?
2.小说对现实的揭露有何深刻之处?
二、品读课文
1.曲折跌宕的情节。
2.细腻传神的心理描写。重点鉴赏第六段。本段写成名一家由悲到喜,由喜转悲,悲极复喜,突出了他因被征促织而心力交瘁。成名捕捉九岁儿子魂魄所化蟋蟀,为什么听到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觉得原先那条虫“宛然 尚在”?这是他一夜僵卧长愁、神思混乱的错觉。“见虫伏壁上”“审谛之”,为什么“以其小,劣之”? 因为它与上品蟋蟀,形体上、色彩上不合。为什么后来又觉得 “意似良”?因为它“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而这些正是一等上品的标志。但到底是有缺陷,所以“将献公堂”,又“惴惴恐不当意”。作者非常善于运用白描手法进行勾勒, 描绘出了人物亦怒亦悲亦愁的神态。
3.动词的运用。重点欣赏第七段小促织勇斗“蟹壳青”和“鸡口脱险”。这段文字通过“怒”“奔”“跃”“张”“伸”“龁”等词, 把斗虫过程中促织的神态和动作写得细腻逼真,惟妙惟肖。
4.衬托。如巧妙地借用景物衬托,以“茅舍无烟”(正衬))、“东曦既驾”(反衬)来表现成名夫妇 “不复聊赖”的精神状态。
5.对比。在对比中,凸显人物形象,如“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急解令休止”这一段中,写了少年的三笑,共有三层对比:第一次是他看见成名的促织“短小,黑赤色”不由地“掩口胡卢而笑”;第二次是他看见成名的促织“蠢若木鸡”,禁不住“又大笑”;第三次是他用猪鬣来挑逗促织,,但“仍不动”,于是“又笑”,得意至极。由此一个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游侠儿形象便跃然纸上了。
6.讽刺手法。如“抚军不忘所自”,真是明褒暗贬。“抚军”身为一省的民政军政最高长官,不关心国计民生,却一心拍马,细写《促织疏》;而那个一心“欲媚上官”,残害百姓的县宰,最后竟以治理才能优异而享有好名声。作者不露声色, 将揶揄讽刺的味道隐含其中,令人玩味不已。
三、作业
课外参照作品的故事情节,编写一个戏剧小品。可发挥想象力,在原作的基础上再创造,写出新意,写出灵气。
评析:两道探究题围绕小说类性展开,情节、心理、动词、衬托、对比、讽刺六方面表现特色的介绍较为到位,有的可以说深刻、独到——如对异化心理的揭示,对少年好事者三笑,还有抚军写《促织疏》表现力的解读,非常自觉、有力地守住了语文体性。
编写课本剧的作业设计,要求“在原作的基础上再创造,写出新意,写出灵气”,更是体现了致用、致美、致在浑然统一的教学追求。
不过,情节特点和主题揭示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情节曲折跌宕的特点又是怎样被表现的,教者语焉不详。心理、动词、衬托、对比、讽刺表现特色的介绍,似乎是奔着探究题2“小说对现实的揭露有何深刻之处”去的,但是“特色”与“深刻”之间如何建立联系的,依然语焉不详。这使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整体上显出碎片化的倾向。
用“细腻逼真”作为动词用得好的标准欠妥。因为这是照相机式的功能,而非对有灵性的作家创造力的评价。蒲松龄的创造力在于:虫的“怒”“奔”“跃”等动词中展现的勇敢、机警、敏捷,是以未幻化为虫时成名子的胆小、内向、木讷、无助做背景的,且是被恐惧、赎过、报恩等思想激发出来的。与“似报主知”的成就感一样,蕴藏了无尽的人世苍凉和作者的悲慨。
“段”是“自然段”的上位概念,不应误用。
第三教时
一、讨论主旨
1.《促织》是喜剧,还是悲剧?
《促织》的结局是喜剧性的,但这个喜剧性的结局丝毫不能掩盖故事深刻的悲剧性。如果以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角度来审视这个结局,我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结局,其实是作者“赏赐”给善良读者的一个“谎言”。
2.一只小小的促织,竟使成名一家为之悲与喜,为之生与死,为之贱与贵。这样写是不是太夸张、太虚幻了?
①由求神问卜而得佳品,魂化蟋蟀且轻捷善斗,这是不可能的。神产生于人对自然的恐惧, 源于人对现实的无法超脱。成名正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 才求神问卜的。
②小说中成名的力量如此微弱,虫却因为附着了统治者的权威而神勇无比,命贱既不如虫,则人变为虫便成为当然的社会逻辑。
③结尾“裘马过世家焉”的“喜剧”结局,实际上是嘲讽了一出丑剧,“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这岂不荒唐可笑!这有力地说明,百姓的生死祸福,竟系之于区区小虫,封建统治的腐败已到何种程度!
④人的生存意义是超越于任何一种动物的。可是在这个故事里,人为了获得生存的权利,宁愿自我否定,而幻化成一只促织。这种否定,是极其震撼人心的,影射了人的生存环境是多么可怕!
3.《促织》熔铸着蒲松龄一生的辛酸、深广的忧愤。作者在文中批判了什么
其一,他批判了造成民不堪命的社会根源。成名的入邑庠、发大财,官员的得奖赏、获升迁,完全取决于皇帝的偶一欢喜。这是何等的荒诞!
其二,由上而下的众多贪官污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系统, 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作者批判的矛头直指整套封建官僚机构。
其三,作者还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在这样一个黑白颠倒、弱肉强食的社会环境里,善良、质朴是不为人称道的一种品质,而自私、奸诈、凶恶成了人们竞相学习的“生存品质”。那些具备最美好品德的质朴的人们怎么能够守护自己人性的一方净土呢?
当然,我们在肯定《促织》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局限性。如以因果报应来规劝人,无异是愚民。但蒲松龄生活在17世纪,我们不能超越历史条件加以苛求。
二、走近聊斋先生, 走进《聊斋志异》
师生共同根据相关资料对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进行深入解读。
三、布置作业
1.就《促织》中的某一点写一篇评论。
2.研读《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席方平》,并作简评,600 字左右。
评析:由悲剧,还是喜剧的探讨,到夸张、虚幻手法的剖析,再到批判主旨的分层得出,有一种蓄势而发,水到渠成的自然和深邃。为什么?每一个问题的探讨均触及了文本的篇性。无论对喜剧其表,悲剧其质的点明,还是对荒诞手法与荒诞社会生存逻辑的揭示,均体现了教者卓尔不凡的审美识见。尤其是对求神问卜背后深层心理的分析,堪称妙绝。
由文及书及人,在走向群文阅读、书评写作的过程中,课程意识与存在意识兼具,体现了对学生言语生命的自觉牧养意识,境界一下子高迥、阔大起来。
导入部分的史料,如果放到这一课时来比照阅读,感悟蒲松龄的创作匠心,或许更为合适。在主旨和成名人物形象的感悟中,如果结合具体细节,将教者所说的“一生的辛酸、深广的忧愤”坐实——成名的所谓好日子仅是皇恩中的一杯残羹,且是建立在自己杖痕累累,儿子魂化促织的基础上的,本身就是一部血泪史;驼背巫、魂化促织又充满了虚幻,实际上又构成了对这一好日子的否定,因此有说不尽的苍凉和反讽。如此设计,效果是否会更佳?
称小说中的虫“因为附着了统治者的权威而神勇无比”,不知从何说起?如果说其因为附着了统治者的喜好,却成了压榨民众,异化人性,助纣为虐的帮凶,是否会更为稳妥?
作业指向言语表现与创造,值得嘉许。但是单篇文本教学,三课时布置了四项同类作业,自有一种不能承受之重。如果四选一,或许更能确保学生有兴味、高质量完成,并深化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