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气候》课后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气候》课后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20 11:1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理七年级上册3.4节《世界的气候》课后训练
选择题(共12小题)
下图是四地的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1-3题。
1.图中四地均位于( )
A.南半球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西半球
2.某中学生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环境:“隆冬时节,天寒地冻,春节时赏雪观灯;盛夏时节,树木葱茏,三伏天听雨纳凉。”由此判断能反映该气候特点的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
3.因高温干燥而容易引发森林火灾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下图“北半球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完成下面4-6题。

4.由图可知,北半球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大致是( )
A.由东向西递减 B.由西向东递减 C.由南向北递减 D.由北向南递减
5.图中甲地区年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6.下列四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图中,与图中①地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2022年5月4日中午,“巅峰使命”13名科考队员成功登顶,五星红旗在珠峰迎风飘扬!登顶后,科考队在8830米处架设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读图,完成下面7-9题。

7.自动气象站运行所需要的能源最有可能主要来自( )
A.水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 D.生物能
8.科考队在珠峰附近海拔5800米处,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前的植物化石,现在这种植物不可能分布在海拔这样高的地区。这种现象出现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气候变暖 C.海平面上升 D.人类活动影响
9.科考队成功登顶后,有利于架设自动气象站的天气情况是( )
A. B. C. D.
欧洲西部一直以来是中国人暑期避暑的热门之选,然而2019年7月,热浪横扫整个欧洲,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气温创历史新高,开启“烧烤模式”。下面为世界局部地区气候图,据此完成下列10-12题。
10.图中能体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气候特点的城市是( )
A.伦敦 B.北京 C.雅典 D.乌鲁木齐
11.导致欧洲西部开启“烧烤模式”极端天气的原因是( )
A.太阳直射 B.全球气候变暖 C.板块运动活跃 D.地处热带地区
12.读图可以看出,欧洲分布广泛而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气候
二、解答题(共3大题)
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气候的两大要素是 和 。
(2)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月,B地降水最多的月份是 月。
(3)就南、北半球而言,A地在 半球,B地在 半球。
(4)从A、B两地的降水月份分配看,雨季相对集中的是 地。
(5)写出B地的气候特点:B:夏季 ,冬季 。
(6)影响气候的因素有 、 、 。
14.读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月平均气温都在 以上,按“以温定带”的原则,属于 带,主要分布在 附近。(备选项:A.极地附近 B.赤道附近)
(2)降水超过100mm的为雨季,该地属于( )。
A.全年多雨型 B.全年少雨型
C.夏季多雨型 D.夏季少雨型
(3)该地属于 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是 。
(4)该气候的主要植被是 ,它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又源源不断提供氧气。被称为 “ ”。
(5)该气候类型所在地最不可能出现的动物是( )。
A.骆驼 B.大象 C.河马 D.狮子
(6)热带雨林气候区的降雨是在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遇冷形成的,其降雨类型主要是( )。
A.地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锋面雨
15.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以“发现气候”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图1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组一:发现气候的分布规律
(1)同学们发现,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
小组二:认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同学们发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阅读下面材料,指出影响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影响因素是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影响因素是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比较密调,影响因素是 。
小组三:发现气候与你我的联系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做出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3)我们共有一一个地球,“碳中和”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中学生应该做到_______。
①垃圾分类,少用塑料袋 ②节约用电,节约用水 ③炭薪毁林,尽情烧烤 ④提倡步行,绿色出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C 6.D
7.C 8.A 9.B
10.C 11.B 12.D
13. 气温 降水(可换位置) 1 8 南 北 B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纬度 海陆 地形
14.(1) 20℃ 热 B
(2)A
(3) 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
(4) 热带雨林 地球之肺
(5)A
(6)B
15.(1)热带雨林
(2) 地形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3)D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